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西陵行剑令 / 第七章 水滴石穿

第七章 水滴石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声鸡鸣,一缕晨曦。微光直直照进房间里,少年一夜未眠。
  略微洗漱之后,清玄就带着许元缓缓出城,在城外随便寻了个荒地便让许元坐下。
  待到许元坐定后,清玄提起自己常年只背着的桃木长剑,轻轻抽出,而后在空中随意的舞出三招两式,随即开口道:“修剑一途,其实就单分类而言,有许多种。倘若以修剑意气之分,就有杀人剑与慈悲剑。就例如凉州青剑顾先生,三尺青锋冷寒芒,一剑流转三千里。他的剑,就只是杀人剑,一剑既出,安不取头否,只为杀伐之意而修剑。就连持剑方式而言,也有繁多的区分之别,按持剑而分,也有正持,倒持,亦或是反手持剑。
  传说枯剑冢内还藏有独特的御剑法门,手中无剑,意气御剑。这套法门也曾在江湖之中引起过颇大风波。
  其实无非何种区别法。归结而言,大底只有剑招与剑意之分。剑招,即挥剑的章法脉络,每一招每一式都争取以最优气力杀敌与防守,这也是每一本江湖秘籍撰写之初的最大目标。
  至于剑意,其实就跟修剑内在精气神有关,腹有剑气千万丈,敢断沧江数万里。匹夫一怒,血流千里,其实说的就是武夫心气意力之争。至于剑意心境,终归还是得由你亲自感受才得始终,为师说的再多,终归是纸上功夫,所以我也不好过多赘述,免得你越陷越深。另外修剑之途还有关于剑气剑罡之修,奈何你现在根基尚浅,贪多嚼不烂,等到假以时日你剑道有所精进之后,为师再同你仔细讲讲。“
  许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一惯事跳脱性子的他也不敢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插诨打岔,老老实实的端坐,耳朵里也是一句不敢落下。
  清玄轻轻一拂,一柄普通的铁剑就直插在许元面前的沙土之中,这柄铁剑是清玄特意在西陵城中一处铁匠铺买来的,剑是最为普通的制式铁剑,谈不上多好。
  许元微微一愣,不知清玄这是何意。
  清玄当即开口:“剑招,无论何等高明剑招,都是从最基础的四母剑招演化而来。击、刺、格、洗四招,也是剑招最为基础的四招。为师道门天师府也有相对应的十三势基础剑招,不过大多也是从这基础四招拆分而出,而今现在江湖武夫反而做的更为细致,已经衍生出更多的二十八式,但其实,无论是二十八式亦或是为师师门的十三式,大多都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自今日起,为师要求你,四式母招的基础剑术,每日重复五千遍,单单只练这击、格、刺、洗。练罢一月后可减少次数至三千次,一旬可减至一千。随后每日也均可减少,但最低不可少于五百次。剑招之式,只在手熟。不论是修剑修刀修枪亦或是其他,水磨功夫,终归是从新手至宗师的必经之路,也是最为有效的路径。“
  这要是按往日来说,许元听罢,肯定是要叫苦连练的,可今日许元不但一句未提,反而一反常态,一句未发,只是坚毅的点了点头。
  清玄瞧着许元这般模样,不由得心里也对其多了些赞许,但外在却不表露丝毫,免得让这小子骄傲自满。这小子,性子还是极好的,表面叫苦,可倘若真让他做某事,也是会分毫不差的去完成,对于自己喜爱的剑术修行,即使如此艰辛,想来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性子。
  要想练到别人练不到的,第一要做到的事,便是毅,毅力的毅!
  随后,清玄简单的同许元演示了母法四式的注意点与招式。看罢,许元默默的拔出身前的铁剑。提剑直停,随后猛然抖腕发力犹如敲击钟鼎,是为击!猛击后收回,随之手臂屈伸,是为刺!剑尖上挑横身斜挡,是为格,撩、带、抽、截、斩、扫皆是为洗的一种方式,洗剑而出,泼水不进。说的其实就是练至高深的一种体现。
  许元刚开始练第一遍时,剑招难免歪七扭八,不成形式。可在清玄的指点之后,剑招基础四式已颇有规模了,起码在外行人看来,观赏性十足。
  等到许元挥舞数百遍之后,母剑四式行云流水,也已是渐渐熟络手中剑的体现了。清玄相信,许元今日手握铁剑练上数千遍之后,基础的四招定能烂熟于心游刃有余。
  可这还远远不够,修剑与练字一样,多是手上功夫,握剑直面对手,熟练剑招的人总能以最快最直接的用出最适合的招式。这便是清玄首先入门便让许元先单练某一招式上千遍的原因。
  瞧着许元一遍又一遍的挥舞同一套招式。清玄也没有闲着,给许元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之后,在边上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盘腿坐下,静静闭目修行。许元需要时间修行,清玄也同样需要。
  每当许元出现一丝不合规矩的握剑招式,清玄都会微微睁眼,而许元望见清玄睁眼后,同样也会清楚这是师父对自己无声的提醒,下一次就会更加用心。可许元也并没有长久握剑的经历,长久持剑,免不得就容易手臂酸痛,经常还会出现握剑脱手倒飞出去的情况。于是,清玄就会默默地坐的更远些,然后继续打坐。
  每每练剑结束后,许元的右手就经常会因酸痛而抬不起来,有时就连吃饭都需要清玄帮忙。
  而清玄和许元,也在往后的日子里从西陵城内搬出,原因也什么简单,一来客栈练剑过于拥挤不便于许元练剑修行,二来师徒二人的口袋也略显局促,不得已得先从客栈搬出,随后在西陵城外的某处村落旁简单的搭了个茅草屋子,屋子简单,不过好在清玄与许元也不是太过在意外在环境之人,就渐渐在此住下了。
  原先这个村落里的人们是极为抵触这对来历不明的师徒弟子的,实在是这位老道士的面容很难让人生出信任感,再加上这类村庄里的人群从骨子里就有些排外。
  原先清玄是想花些银钱在村里买些粮食和木材的,但极其排外的村户们非但没有答应,甚至还纠集了村落里的汉子想要给这个惹人生厌的老道一点教训。
  最后无奈,只得是许元出面,伪装成家世凄惨无家可归的少年,向村民们祈求能有个落脚之地,哭的稀里哗啦。乡里乡亲眼瞅着这个面容清秀的少年无家可归,心里大多也就动了恻隐之心,也就不好再动手赶人了。
  乡里村落的人们大多善良朴实,他们可能因为面相不好的人产生厌恶,也同样毫不吝啬自己的善良。
  听说这位无家可归的少年是被这位老道收留,不由得也对这位面相不是很好的老道报以善意,当天晚上就送来了许许多多粮食和用以休息的棉被。气的清玄当夜躲在房里怒斥这群以貌取人的村民是如何如何过分。
  之后的几日里,清玄四处逛过了村落里的大大小小各个角落,而许元仍旧是修行基础剑招,不过相较于之前,铁剑脱手倒飞的情况也远不如以前多,也连握剑的手臂酸痛的情况也在清玄秘传膏药的辅助下日益减退。
  这几日的探访之中,村民对这个面相不善的老道的好感也增添了几分。清玄这些日子里在村庄闲逛中也发现,村里有着许多已经达到入学年纪却因不得以进城入私塾的孩童。
  私塾在大元每一个大州的乡落都显得格外珍贵,更别说远不如那些更加富有的州地,孩童入学,大多都是城里稍稍富裕家的孩童才能有这样的机会,甚至有些稍稍偏远有钱人家都寻不到一个愿意来此的私塾先生。
  清玄当夜回到草屋,就连带着练剑极其疲惫的许元一同外出,在村落外一处不甚茂密的树林中伐树取材数日以后,在村落西边茅草屋旁,立起一间不是那么豪华却足够遮风挡雨的木屋,由清玄担任这座小村落第一位私塾先生,而清玄教的,仅仅是一些常用的文字和诗句。
  许元私下也常常询问清玄为何不多教一些,传授他们道法,教授他们武艺。清玄也只是摇摇头,只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而我,能做的也仅仅是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罢了。“
  ...........
  日后的某些年里,西陵也远比今日的西陵要更加繁华,而人们惊讶的发现,西陵的第一任领略史与第二任总兵大人,居然都出奇的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同一座村落。
  而这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原本无名,在清玄与许元离去后,将村名改成了清玄。
  ...........
  在西陵城外某个小村落练剑的许元已在这个小村落居住已有一个月了。起先的日子里,清玄还会抽出时间陪同许元练剑,依次来指出许元挥剑的问题与错误。而后的几日里,清玄大多也不愿来了,许元的动作也以越发标准,错误与问题也不需要清玄指出,许元自己就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而清玄也忙着教授他的孩子们下一课的文字与诗句,无暇来此。在此之后,许元除去基础的母剑四式,还学会了清玄的太极剑十三式并融会贯通。而清玄虽说不收这群孩童一分一厘的学费,但村落里的村民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虽说不收学费,但还是变着理由给清玄和许元送来家里的特产与菜食,这也让清玄师徒二人不必再担心物质上的问题。
  ............
  先帝驾崩,少帝即位,是为元明帝,年号宏祥。
  宏祥十六年襄王举荐州内文人徐文轩,文采惊世,国之栋梁。帝大喜,上拔入朝,帝面之,大喜,拜翰林学府,许求学一年后,入朝为官。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