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 第三章 读《西南联大国文课》

第三章 读《西南联大国文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延续联大的遗风,近日又重新读了这《联大国文课》一书。而这,又恰好勾起了我脑里的一些,不得不解决和明下来的想法。
  而这时,我又在网上与人争辩了关于和书中记录的内容相一致的事情。所以,两者结合下来,倒是让我又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这便是新旧文学之争。
  这里不得不说些外话。
  从上学,我就只有小学过语文笔记,此后对于学习是从来不作笔记的。
  这样一来,因为偷懒,所以我的重心就不全在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了。而是把其中的一大重点在了课本之外的生实际内容上。
  出来工作后,我也是在摸爬滚中慢慢发觉自己对于文学的兴趣是一延续着的。
  而如我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工作后也慢慢地养成习惯。积累下来的多,想学的也就多。
  对于文学,我原以为自己不过就是个吊儿郎当的货色,现在好像也就那么一事儿。
  既不会过于看重推崇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文学诣,也不会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个角儿。
  正是因为不读死书(如上课笔记之,说的我现在倒觉得笔记这事儿多少对学习有点助力,但能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不过按我现在的想法,要学,恐怕现在我会认好笔记或者以其他的方去记录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我现在的文学上的维,没能应试育束缚住,甚至于彻底困死在了某一个文学的圈子里。
  这里,我倒是想起了上一章节中看到余秋雨生《借我一生》一书中我所未谈的一个情节。
  就是关于其母亲带余秋雨生去跟一书老生读书时,那老生列了一个绕开绕去的很长一个句子(包含了好几个人物关系的内容)来举学,颇有点鲁迅笔下孔乙己拿旧文学(如“”字的几种写法)跟他人卖弄的子。
  母亲事后便对余秋雨生说道以后不要跟这生读死书了,因为这样只会把人成一个木讷的书呆子。
  同样地,因为不作笔记,我上学读书那会儿所记住的那些内容,绝大部分本就是那些我自己所感兴趣和觉得有用的内容。
  这样一来,我学的东有了选择性之后,所学的识也容易用起来。
  之后想开了,对文学的态度也似乎正经了点。严肃而不失尊重,好学而不乏质疑与反。
  刚开始正经触写作那会儿,我还曾担心自己课外书所读不多,古典著是一本没看过,会不会因此专业从事写作创作的人看轻鄙夷。
  所以,我这正正经经地看了好些书籍。当然,这个举动是促使我得以醒悟的重要原因。
  原以为文学只能在书籍里找,后来发现在生里,文学无处不在。
  尤其在我把以往的顾与反全都写到这本书里的时候,我便不纠结了——原来不不觉中,我早已从生里学到了很多。
  因此,我深深觉得,文学本身就该是不拘束的,是一种在生里存在的有力、灵性、理性和感性的事物。
  读《联大国文课》一书,我便发得赞同文中关于新旧文学的态度与评价。主要的内容则是中在新文学(或白话文)运动上的那一部分。
  这时还意外因为一首仿古诗,我同一从事写作的同起了一些争辩。我自是有自己的看法在。
  比如,旧文学是“死”去的文学,这死有两方面。
  一是表达上。因文学以文字为载体和工来表达,而这种表达有一种时代性。
  随着不断的革与发,表达工的内容也会替,使得阅读理解上会产生似于上下两辈人甚至几辈的鸿沟。
  旧文学以文言文为载体,之所以死,是因为理解上存在困难。旧文学在古代之所以能,那是因为有时代的大背景作为支撑。
  因为那时的人们,就生在以文言文或八股文一为官方沟通语言形的时代。
  所以那时的人们对于旧文学或是文言文的理解上,比现如生在白话文通行的现代人是容易,甚至是毫无阻碍的。
  时代大背景死去了以后,旧文学也就慢慢地跟着消亡死去(或者准地说,是退居到了历史的角落里)。而在此之上过来的,就是顺应时代大背景而产生的新文学。
  二是内容上。旧文学的死,有很大一方面就在于想上的固自封。只会不断循环往复地咀嚼死去的文学尸骸,所以难以望有么发和进。
  自然而然,旧文学在近现代方外来现代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因为旧文学已经随着旧时代腐朽得太久,在与外来现代文学的对抗中必定会惨败下来。
  这是一种历史上进和发的必然结,其中就包含了文学的内容。
  而这里,还涉到文学与文化的区。有些人时会混淆两者的内容,以至于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逻辑认。
  文化与文学是两个不同概念上的事。文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旧文学(一般都只是理论概念而已)的死去,不代表文化也会死。而文化(理论与生实际)之上,则是文明(包含学与文化)。
  只要现代文明一存在,那文化始终是不会消亡的。
  文化一是要延续传承的精神内容,文学不过是记载工或储藏文化的场所而已。
  所以便旧文学已死,但文化的内容却依旧能通过新文学继续着并传承下去。
  另外,不得不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归传统文化的现。这点无可厚非。
  可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走起了归旧文学的道。这点却是有些双面效应的。
  首还是在于旧文学这外壳虽死,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精神却依旧有源源不断的生机。
  我们要学习的只是旧文学里面的精神内涵和其中所储藏的文化底蕴,而不是要让现代人都仿效学习旧文学这一工本身。
  其,文学毕竟是要发和不断创新,进而变得好的。仿效旧文学在我看来,除了观念上的倒退与守之外,鲜少能发挥对于现代文学发的积极作用。
  在发起旧文学所谓的“文艺复兴”中,人们的本意无非是不忘旧文学的内容,从而重拾文化上的自,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旧文学已死是既定的事实,人们容易在这些事的时候走弯了——以为不忘传统文化,就该普旧文学育(照搬套用,迫使他人认同并学习旧文学)。
  可是,旧文学不过是个死去的外壳。便旧文学曾经辉煌,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过是一种比较虚荣的荣誉而已。
  文学应是大文学,我们所说的新旧文学之分其实没有多大意义。而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哪一种是适合作为当代文化的传承载体?
  这一点上,新文学毫无疑问要比旧文学显得合时宜。
  只要传承的文化内容与精神不变,用旧文学来记载或者新文学记载其实没有多大区。
  可能因为育上普力度和其中出现短暂的断层,所以导致现在的人看不懂旧文学。这许是促使旧文学消亡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自然,在现在人认里,过去旧文学的内容理解认是存在着不小的困难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关于旧文学的学习与使用,无非就是像考古一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与智慧罢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的文学里,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容和丰富的内涵,有不少是我们至还未意识到的宝藏。
  说到底,这也无非是一种传统文化上的积累与熏陶罢了。
  但又不得不承认,过去的文化(注意不是文学)对我们现代的发实起到了的积极作用——包含精神力量上的支撑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
  联大碑文上撰写着这样一句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
  重新认识旧文学是有必要的,发新文学也是必要的。两者并行学习本来就没有么矛盾冲突。
  许是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应巩固发适合现代的新文学,立础谈其他。而后是温故而新。
  因此,我实无法给予发旧文学一个肯定的支持态度。旧文学可温故,但要说发这死去的文学(如仿古诗文言文体写作之)多少有点钻死胡同的感觉。。
  我们能的,多是以新文学解译旧文学,把里面的内容传承下去罢了。要让文学走头,恐怕不现实。
  这也是我目前在新旧文学之中中站在新文学这一方面的原因。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