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宣帝 / 第二十四章一肚子坏水

第二十四章一肚子坏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迎娶小妾,这本是一个小事,纳妾,无非就是买个私人物品,就如一件衣服或者一顶帽子一样,用不着三书六礼,也用不着大摆筵席。隆重点的,摆上五六桌酒席,宴请至亲好友热闹一下,简单点的,连仪式都不举行,直接收入房中。
  但是,这次泗水邑令于增年大人,却通知了泗水邑大大小小的面上人物,这背后,是他那不成器的小儿子于安在作怪。于安为了放大影响,以彰显自己的孝心,尤其是在与刘强见面以后,有了灯笼这个依仗,于安更想在人前显摆显摆,显示自己的厉害,你看,西王母娘娘都被我感动了,不仅赐予父亲灯笼,还赐予了双喜字,你们没话说了吧。再者说,也确实能够多敛点钱财,这些钱财以后可都是自己的。
  邑令于增年,其实只请了一个人,就是鲁安王,他希望鲁安王能来,临死之前能够拜托一下主子,扶大儿子于建上马,他希望利用临终的苦情计感动安王。
  鲁安王带领归铭等人来到邑令府,看到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场面,“这个于增年干什么呢?这是娶夫人还是小妾?”鲁安王纳闷,娶个小妾,这场面也操持的够大的了吧。
  归铭笑道,“增年兄夫人已故,现在家中只有一位如夫人,可能增年兄改主意了,将娶小妾改为娶夫人。否则,怎么会如此恳切的请安王殿下莅临呢?”
  “这个于增年,搞什么鬼?”安王说道。
  武六看到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府前,从马车上面下来一个瘦瘦的老者,穿着跟一个农民一样,还有十来匹高头大马拱卫在马车两旁跟后面,武六知道,那位著名的安王来了,他快步跑向后面,大声的喊着,“公子,公子,安王殿下来了。”
  于二公子正在后面周旋于泗水的头面人物之间,他早就告诉这些人,鲁安王会来,而这其中的大部分人,是冲着鲁安王来的,毕竟谁都想同安王殿下攀上交情,于增年是个就要归西的邑令,犯不上再巴巴的给他捧场。眼看太阳西下,夜幕就要降临,鲁安王还未到来,于二公子心里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得,毕竟鲁安王来不来谁也不知道。
  一听武六说安王殿下到了,于二公子用最快的速度冲到邑令府门口,命令家丁将邑令府府中门打开,要知道,这个中门平时是不开的,因为中门与中道,是留给神仙与至尊至贵的人走的,唯有重大节日与尊贵人物到来,才能开中门,这次安王殿下来了,必须得开中门啊。
  于安整顿一下衣服,然后小步跑到鲁安王跟前,跪倒就拜,说道,“泗水邑令于增年不孝子于安恭迎王爷!”
  鲁安王说了声,“起来吧。你父亲呢?”那个意思,你父亲怎么不来接驾。
  于安也是会演,立即用哭腔说着,“父亲大人他,他已经病的在床上起不来了。我一直在侍奉父亲,父亲一直念叨着安王殿下您的到来,还对我说,安王殿下来了就好了,即使为父归西,安王殿下也会照顾你的。我那可怜的父亲,这个时候,心里一直想的就是他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啊。”说着说着竟然哭出声来。
  归铭在一旁说道,“好了于公子,节哀,”他心说你爹还没死呢,“安王殿下刚到,一路鞍马劳顿,先侍奉安王殿下进府歇息歇息。”、
  于二公子立即收声,恭敬的用手搀扶着安王,往邑令府中走去。安王问道,“你是老二?你哥哥呢?”于增年的大儿子于建,安王还是见过的,于增年去安王府拜见安王,带着大儿子于建去过几次,于建能够在曲阜太守府做事,也是经过安王曲折安排才能够进去的,在安王的印象里,那是一个知书达礼,忠厚老实的年轻人。
  于安一听鲁安王问起了自己的哥哥,他问旁边的武六,“武六,我大哥呢?怎么不出来迎接安王。”边说还边递了一个眼色过去。武六一直给于二公子当狗腿,自家公子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自己的主子心里冒什么坏水,听到于二公子这么问,他随口说道,“不知道啊,刚才还见大公子在院中里没啥事干,跟来宾有说有笑的。”这句话一说,鲁安王的眉头一皱,于安看在眼里,骂道,“该死的奴才,那你还不赶快去找,安王殿下莅临,父亲病重,不能起床,大哥作为长子,应该立即前来迎接才是!”武六委屈的说道,“二公子,不是小的不去找,是找不到。安王殿下一来,小的第一个就是去找大公子,结果怎么找也没找到,肯定又是跟如意躲起来鬼混去了,小的才又告诉在院子里忙的滴溜溜转的您!”
  于二公子一听,顺杆就爬上去了,装作生气的压低声音说道,“你这狗奴才,主子鬼混也用你管,回头打折你的狗腿,滚!”武六一看,自己的角色完事了,灰溜溜的走了。
  就连归铭都被这主仆两个坏水给糊弄了,心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这于增年的大儿子,看着老实,还挺花花,自己老子病成这样,都还没忘了风流,他不知道,那个平日跟如意鬼混的正是眼前的这位于二公子。
  鲁安王一听,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罢了,你来接驾也一个样。”鲁安王莅临,那么前来迎接鲁安王的应该是这个家的家主于增年,于增年病重,前来迎接的应该是嫡长子于建,这是礼仪,也是规矩。
  于安恭恭敬敬的搀扶着鲁安王往娶妾的别院走去,刚到院门口,就扯开他那小公鸡嗓子高声说道,“安王殿下驾到!”声音里面还带着自豪与骄傲,那意思是,看,小爷没欺骗你们吧,安王爷来了。
  院子里面本来还乱哄哄的,听着于二公子这一嗓子,都安静下来,呼呼啦啦的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安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鲁安王一摆手,说道,“都起来吧,朕今日来,也同诸位一样,是给于大人来贺喜的,不必拘礼。”鲁安王平时穿的朴素,做派也亲民,笼络人心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众人起来之后,鲁安王说道,“于安,先同我去看看你的父亲。”
  泗水邑令于增年,其实已经病的不行了,他强撑着一口气,就等着鲁安王到来。在小儿子于安搀扶着鲁安王到得床前,他猛的来了精神,从床上坐了起来,在床上躬身施礼道,“家主驾到,恕小的不能前去迎接。”鲁安王也快步走到于增年床前,强忍着反胃说道,“增年啊,你快躺下。”于安赶快服侍父亲斜躺在床上,说道,“父亲莫要激动,这不安王殿下已经来了嘛。”
  于增年点点头,四处又看了看,于安说道,“大哥马上就来。”他知道,于增年是在找自己的大儿子。
  于增年点点头,说道,“家主,增年没用,不能再为家主效劳了。”鲁安王点点头,装作伤心的扭过头去,并向外踱了两步,背对着于增年说道,“增年啊,咱们主仆这么多年了,你如今这样,我心里不好受啊!”
  于增年缓缓劲,清清嗓子说道,“家主不必伤心,虽然增年不能为家主效力了,我还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他们会继续对家主尽心尽力,忠贞不二的。”
  鲁安王点点头,于增年继续说道,“尤其是老大于建,在太守府也历练了几年,家主看他还成的话,就让他接我的班,任泗水邑令,如果还欠历练,就让他去王府再当几年差。”于增年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大儿子的,忠厚老实,继续在曲阜太守孔成洋手下做事,也没好果子吃。”
  鲁安王听后,说道,“你大儿子的事,我会记在心上。”于增年都这个样子了,鲁安王也不忍心驳他的面子,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对于增年的老大于建起了反感。
  于安适时的提醒自己的老爸,“爹,你快歇歇,安王他老人家是不会不管我们兄弟两个的。”
  于增年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点点头,说道,“还有我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虽然顽劣,可也孝心可嘉。在我生病期间,尽心尽力,四处为我求医问药,这次冲喜,也是他在曲阜,为我求的良方,一手操持的,家主看他成器,就给他一个差事,赏他一口饭吃,不成器的话,就让他给我守坟吧。”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即使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混蛋,整天不干正事,可是到这个时候,也还是希望儿子能有个好前程,至少是衣食无忧。
  鲁安王点点头,说道,“能守得父母坟茔,就可上得庙堂。”这个评价,就是答应了于增年,会给他的小儿子谋份差事。于增年听后哽咽道,“谢谢家主,家主大恩,增年只有来世再报了。”
  鲁安王也声带哽咽,说道,“增年啊,你好生将养,莫要说这些丧气话,放心吧,这冲喜之后,病就能好了,本王实在不忍心看你这个样子,看了之后,我伤心啊。”说着抬起自己袍袖,拭了拭眼角,背却始终没有转过来。
  于增年脸上透着安心的笑容,缓缓劲说道,“都是增年不好,让家主伤心。安儿,你快搀扶家主去大厅歇息。”
  于安听后,扶着父亲躺下,还细心的为父亲掖掖被子,说道,“父亲好生将养,孩儿出去服侍安王殿下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