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金钗志之蟾妻传 / 第二十三回 遭诬陷白中玉丢官 仗义勇余心月除恶

第二十三回 遭诬陷白中玉丢官 仗义勇余心月除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这一日,突发地震灾情。化州之地为中心,波及旁域三千里,损失巨大。白中玉这个官当的,着实累苦了。先后摊上类似的重大祸情。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尽到父母官的责任与义务,领导民众复一次重整家园。
  却有仇家都察院右都御史罗荣长,奏以白中玉在任二年,为官不清、不仁,导致天怒。魔魅、水怪、海妖、洪灾、地震,劫难屡见频繁,乃前代所未有。因此,当予惩办。宣德皇帝听信谗言而致怒,着有司严查。由此,白中玉获罪,丢官罢职,实属不白之冤。先交省院会审,而后还须押赴京师,交刑部再审。之后由大理寺复核,判定是否有罪,当何刑罚。白中玉连呼冤枉,据理力争。俗话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己在任一来,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一颗赤心系于地方百姓。绝无半分徇私枉法,欺压黎民。灾害乃天发,孽乃凑巧,与自己又何干系?是自己产生的吗?自己在灾害面前而不低头,引领民众自志自强而不息,以走出劫难阴影,重新安定。如此,有功而无罪。然广东提刑按察司按察使汪秉忠得罗荣长的秘密授意,一心想要坐实白中玉有罪,运用般般手段。但白中玉虽一介书生出身,却心志刚硬,拒绝供罪,坚持清白。这令汪秉忠也拿之无辙。
  银蟾因白中玉之获莫须有之罪,心中极为愤慨。暗骂这世道昏昏,官场黑暗。清楚是有奸佞背地使坏,方致白中玉有此一劫。当然,银蟾最为罪臣的夫人,也因此受祸,在监押看。也当然,这拘束不了她。她可以通过出神而暗中保护白中玉,避免遭受更大的委屈。汪秉忠也晓得白中玉的夫人乃通道术之人,所以不敢太过难为于他,尤其刑具之用。便是担心惹怒了那妇人,自己得降害处。否则,想个法子,会教白中玉死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外界即便怀疑被害,也无据确实。大刑不敢用,其他法子使得再多,极难起到效果。又加化州民众上万民书,替白中玉伸冤而鸣不平,搞得汪秉忠无法治办白中玉。道人家为官不仁,欺压百姓,而百姓却如此护保自己的父母官,你如何解释?予人交代?至少这两种原因,案子难以继续,只有一个无限期拖延,终无结果。
  次年春,正月,宣德皇帝驾崩,谥号宣宗。新王即位,即(英宗)朱祁镇,改年正统,并大赦天下。白中玉得以脱难囚牢,获得释放。走出监门,心潮澎湃,无限感慨。但是于之身之案,不清不楚。屈还是不屈,没个结论。这就是无头案。说他有头无尾也可。对于官吏而言,这种情况出现概率并非常见,并不算多,却为白中玉摊上。所以,白中玉并未能官复原职。他凄然告别化州,并同妻子银蟾回返原籍——黄州府罗田县。免不了一路风餐露宿,格外艰辛。
  话说行经韶州府乳源县,白中玉病倒了,还不轻,只能暂于客店住下。银蟾忙请郎中诊治。自己衣不解带,精心照料丈夫。两天过去,白中玉的气色有所好转。在白中玉睡间,银蟾闷来正同店家娘子闲聊。突然,外面街上大乱。有人高声呼叫,有些岔音,“妖蛇进城了,快逃。”店家娘子听得,神色大变,连人带凳一起摔跌。可见,怕到什么程度。又听得店人仓皇,上板闭户。
  银蟾不晓得怎个情况,赶紧将店家娘子扶起,问她妖蛇若何。店家娘子告诉银蟾,当地有大大一害,即此妖蛇。鳞赤如火,通常长下十数丈。怎么还通常呢?因为这家伙可以变化身体,而见更长更粗更大。行游夹带红光,形象骇人。巢穴于臈山之内。妖蛇时常窜入县城来,撒其狂野。毁坏房舍,餐食人、畜。十个人难以填饱它的胃口。即便吃饱,有时还不算完,犹加肆虐,大概图一乐子。张口而喷煞气,中之者,高烧发热。虽名郎中难解其症。受害者不上几个时辰,便呜呼哀哉。后来,人们为了减少它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还是保全人命,户户募集钱资另加县官请拨,在城之西关门外特设一土坛。日日会供上香气扑鼻的肉食、饭食,便备着它来。妖蛇吃个饱饱,也就不去食人了,钻入城内的几率亦大大减少。即便入来,性子收敛许多。也许,撑着了,不便宜大的动作。隔三差五天日,要来一次的,县城的人见怪不怪。但终归还是要躲着的好。未知此妖蛇具体出现于哪年,但不短。在大明朝开创之先,便已存在。洪武年间,这里来了位知县,姓黄。他招募了多名猎妖师,企图一举灭杀妖蛇。但结果,多名猎妖师只生还了一个回来。而且也死于当日,因于恶症。也所以,对于除掉此害的想法,多少年未有谁去再作打算,更别说敢于大胆尝试与施行了。妖蛇十足强梁,不是容易对付的。
  店家娘子又道银蟾,听自己那在县衙门当公差的哥哥讲,新任一位知县,名叫洪文广。这位县太爷好似不信邪,又在征召高士,许以重金,欲对妖蛇再加展开猎杀。
  银蟾道:“却还有如此孽障,危害地方。若任之继续存在下去,对于一方百姓的安宁还要长远并极大地造成影响,无法安心生活。”店家娘子道:“可不是怎的。”银蟾道:“若要安宁,是应该灭绝此患才是。”店家娘子道:“好想呐!但对于常人而言,极难做到呀!”
  正说,猛然听到人声呐喊,同时伴有轰隆隆房倒屋塌的声响,而且一直在持续,未知何情。店家娘子的小儿子窜入这间房来,惊恐万状,不知所措。他叫道:“娘,不好了,妖蛇撞入咱家店了。”“啊,”店家娘子一听,唬得魂飞魄散。
  这家客店在当地属于比较大的,左前、左后、右(稍见狭长)三个院套。饭厅、雅间、小住间(单间)、大通铺、牲口棚、草料棚、柴火棚、灶房、窖室、自家及伙计住处等等,错落有致。可现在瞅来,前房倒塌多半。此乃为妖蛇所造祸结果。但好像,妖蛇随后又去了。店家娘子见此光景,欲哭无泪。残房复起,可是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财。
  不远处里房屋遭破坏的响音并喊杀之声,犹不绝于耳。突然,有一个大活人飕地飞来这边,眼见就要落地。这要摔实了,骨断筋折,性命不保。银蟾见之,急忙小弄手段,行一股力量将此人托了一下,没教跌坏。这位全副武装,随之落地还有钢刀一口。店家娘子认出他,顾不得怕,赶紧上前搀扶,并关切地问道:“兄长,您没事吧?您这是……?”
  对方正是店家娘子在县衙门内当差的兄长,捕头颜昂。这位颜捕头虽没跌出好歹,但长时间方才缓过一些神智。他言道:“惊杀人也。”对妹妹说,自己并县衙差役,协助所聘请来的十多名猎妖师,正在猎杀妖蛇。提前制定好了计划,在供给妖蛇的食物当中用了毒药。认为着,即便不能立马将它毒死,也能药得不轻,行动不得。谁知,结果超出预料。初始,看到妖蛇扭曲翻滚了一气,好似毒药起了作用而产生了痛苦。继而,它蜷成一团,不动弹了。人众以为其已死,(不知业障是在自我疗毒)向前观察。不料,妖蛇突然动作,伤得数人。一班勇夫急忙挥舞兵械,对之展开攻杀。由此,两方大战。但妖蛇极其凶顽,人众无能制之,还为之打城外突入城内。自己为此害甩头一扛,便飞出老远距离,隔街落至这间。自己身为捕头,捕盗拿贼、缉凶办恶是本职,猎妖除孽也当是职责所在,不可回避。也自然不能做逃兵,既然身体尚且完好,自当再向斗场。于是,颜捕头重拾利刃,义无反顾而去也。店家娘子于之背后呼道:“兄长,多加小心。”
  银蟾不由得对于这位捕头肃然起敬。甘冒风险,不顾自身安危,只为击杀害孽,维护民众利益,义士、勇士也。眼前已然是一片废墟,残垣断壁,视野之内可望见一条巨蛇,赛过磨盘之粗,不测其长。在它起起落落之间,房屋墙壁但遭之触及,当即摧残毁败。又见它将一座高大的牌坊缠住,在之绞缩并挤压而产生的极大作用力下,牌坊粉碎。人声呐喊而如鼎沸,有身躯冲飞,刃光闪烁。可见,战斗之激烈。但随着进程,战场又逐步回移向客店这边。但是目前,只有(确切说,是只剩下)三名江湖或道家打扮的客士,应该便是猎妖师,还在顽强地同妖蛇搏杀。寥寥不多的公差,不能靠前,远远施放冷箭。他们也只能做到这样。其他一些人,猎妖师、公差全包括在内,可以断定非死即伤。也或许,有个别者临危开了小差。那位颜捕头再不见其人,凶多吉少。很快,距离银蟾、店家娘子越来越近。
  银蟾赶紧将惊呆了的店家娘子推了一把,教她赶紧带上孩子逃跑,避免遭受到伤害。自己则唤了白中玉,而加保护于他。这时,白中玉也早已不在客房之内。外边闹那么大的动静,如何稳得住?只是,他尚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银蟾护着白中玉一边退避,一边注意着战场。观情势,那些猎妖师根本对抗不了这条妖蛇。自己是眼视害孽行凶,还是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再出头一次?当然,凶险系数极高。
  银蟾尚未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呢,三名猎妖师当中有两人飞跌而不能复起。而剩下的那一个,也力气匮乏,丧失后劲,堪堪难保性命。银蟾实在沉不住气,捺不住火,大喝一声:“妖孽,休得凶狂,你滚你杀尔来也。”撮弄瓦砾,痛击妖蛇。妖蛇怒而扑向银蟾。银蟾向旁处诱之,以免为之伤害到店家人并自己的夫君。而后,同妖蛇搏杀。白中玉并没有埋怨妻子逞能多事,实现时也无心去想这些。自己插不上手,帮不上忙,使不上劲,只能提心吊胆瞅着,默默为爱妻祈福保佑。
  妖蛇果然非同寻常,别瞧时下变身庞然,但灵活性不弱。银蟾次次发招,而为之快速避过,甚至于飞剑。妖蛇反喷煞气,扑银蟾退走老远。之气乃采日之毒,合以山川瘴气之毒而炼成,别见恶劣。一般中者,难觅可治之方。好在,银蟾当初受到混世魔尊(王)之创,得野婆圣母之救治而用了灵丹妙药。不仅可以促使伤创迅速愈合,而且补充气血,恢复如初。另外,也能排毒去瘴,即疗毒。尽管已经很长时间过去,然银蟾体内仍蕴蓄其功,之效犹遗。又加银蟾本身修客,对于毒瘴煞气,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也别忘了,蟾蜍之种,本身便泌毒,较他类对于抗毒强过。
  银蟾反施神火丹,以烧妖蛇。认为蛇类喜阴凉,恶酷热,况且神火丹厉害非常,足以灭此害孽。然不明妖蛇底细,乃丹蛇一条。不同于别蛇,其不畏惧火烧热烤。传说,它为日之精所化、所生。遇见火,非但无恙,反增其精神,助之气力。银蟾见火术无功,急忙回收神火丹。接下,同妖蛇再作周旋。
  银蟾瞅见地有死尸,心说:“这位兄弟,对不住了,借您遗体一用。”撮弄死尸起,扑撞妖蛇。妖蛇误以为又有一个敌人攻袭自己,未加多想,张口啮噬。而银蟾乘此机会,奋力射身。宝剑恶狠击刺,搠入妖蛇的脖项。随之,横力一劐,给妖蛇大开口子,喉部血喷。妖蛇挺立的上半截身躯砰然劈落在地。随之缩小,不过也还有数丈之长。银蟾恐其不死,再加拦腰断之。
  此番为了猎杀妖蛇,本县募有一十七名猎妖师,外加公差(衙役、差兵)、乡勇,过百人的力量。但结果,超半数死命,其他人大多伤残,可谓惨烈又惨痛。若非银蟾见义勇为,不计个人安危而出手相助,怕是满城灾劫。暴怒、疯狂的害孽,是异常凶残与可怕的。于此次事件,银蟾至功一件。正是:
  侠义之气结心胸,柔躯内构铮铮骨;
  千钧一发神威奋,教人识我坤英雄。
  而那些虽然未能除掉害孽,但付出鲜血乃至生命,舍生忘死而斗妖蛇的勇士,同样令人尊敬、钦佩。他们的精神也是值得赞誉、值得肯定,值得后人牢记,不能抹灭的。诚可谓:
  凛凛豪气冲天汉,赴汤蹈火身不顾;
  不令凶孽祸人间,果敢无畏真烈士。
  银蟾之解乳源之祸,绝杀恶害丹蛇(妖),一时轰动。知县洪文广亲自接见,并予以表彰与诚挚感谢。银蟾谦虚,不敢认功,并辞赏金。请洪知县将这些钱银用以抚恤罹难人员家属。洪知县再赞这位侠义妇真高风亮节。
  除灭妖蛇一事风传,就藩于韶州府的淮王朱瞻墺很快获知。他马上派遣王官至于乳源县,相请女仙真。因为自己的王府出了祸情,闹了妖邪,已经有一段时间,急需解决。
  银蟾对于淮王朱瞻墺这个人并不陌生。想当年她在徐州敌会铁猴王,便是根于朱瞻墺的爱姬林美人身上,引起争端。伙同徐州官吏假传圣旨,打着选秀女入宫的幌子与名义,欺骗良家妇女,而推送入火坑。但现在,银蟾的身份不同于从前,乃为人妻,有了丈夫。不考虑自己,也当为夫君着想,细加考虑。最好不要得罪权势,这是处世经验。
  银蟾不敢拒绝淮王之请,又同时想到,但能成功伏制于王府作祟的妖邪,自己可以求助于这位王爷出头,帮助白中玉平冤昭雪,还以清白。或就能重新步入仕途,当官作吏。看到丈夫好多些天来一副极度没落、消沉的样子整个人瘦得不成官目,她何尝不心疼?
  银蟾将白中玉暂时托付于洪知县,自己应淮王之请,来在韶州府曲江县(府治之所,府城之坐)。举目而观淮王府:
  阆前坐狮猁,檐头踞螭吻(也作鸱吻);
  红墙捧朱阖,华柱担美bian(門包弁);
  璀璨琉璃瓦,绚丽彩梁栋;
  殿阁紫气高,楼台满辉色。
  果然富丽堂皇,若似天宫下云幕。待到同淮王(现在已经是皇叔矣)相见,银蟾不亢不卑。而淮王则深吃一惊,暗道:“妖孽可除,我府可安也。”大礼而拜,口称:“仙姑娘娘。”当然还记得银蟾,(昔难所烙下的印象颇深)又哪会忘记呢?银蟾忙止,只言自己平常修行客而已。况且于今已嫁人夫,为人妻,实不敢当王爷如此礼数。淮王请银蟾落座,香茗奉上。并教那位林美人来,拜见恩人。
  银蟾向淮王询问王府妖孽作祟之事。淮王唉声叹气,言道:“小王(不敢称本王)为那两个妖孽折腾苦了。”称,新岁除夕之夜,王府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却突然之间,飞沙走石,簸土扬沙,打得窗户纸破碎,灯笼坠地(自然也残破严重)。紧接,黑雾漫漫沉沉,遮星蔽月。耳中听得有物尖啸,隐约好似有俩具翼于躯的东西飞翩。一番闹腾之后,风止沙(土)息,黑雾聚缩而入王府后苑内的太平楼。同时,夹带供品多多,大概享受去了。惊得人人惊悚,胆裂魂飞。且从此,两个怪物,凭印象好似蝙蝠精,便不去了,就居住在太平楼。日日索要饮食,而且必须做得美味可口。当然,也少不得美酒佳酿。吃饱喝足,他们俩一个操琴,一个鼓瑟,时而高歌,自在乐呵。甚至不论时候,半宿也会撒欢,搞得王府不得安宁,人人闹心。现在,太平楼分毫不符“太平”二字。
  淮王教下面到处聘请法师、法官,降妖伏魔,扫邪驱害。前后请了多位,其中有俩,乃莲花山伏龙寺空空上人、韶石山清平观飞飞道长,颇具名头。但结果,无不受制于妖精,相继出丑。什么天蓬尺、降魔尺、降魔杵、伏魔印、师刀、巫剑、木鱼、法钵,宗宗法器,派不上用场。咒语、道术、功法,全不奏效。两个妖精,善喷光气,亚赛哼哈二将。将对手击射而翻,昏迷不醒。道根高深一些的人遇厄,还能缓醒过来。但需要疗养长时,方可恢复身体。只是,道行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道根浅薄或无任何道行者中招,则只有向阎罗爷报到去了。
  银蟾听了淮王之说,言道:“如此,这两个妖精还都是硬茬。贫妇虽无十分把握予以降制他们,但亦会尽己所能而加抗衡。功成则好,不成,王爷还须另请高明。”淮王道:“但愿仙姑奶奶能够帮助小王消解妖祸,不教再有忧烦。小王委实难以另寻上士也。”银蟾道:“吾必努力。”这才要降妖伏怪。未知能够成功克制害孽,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