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乐章 / 第007章 打脸

第007章 打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家父昨日也派人去了胡记,所以便猜到三郎跑了个空。”
  “原来如此,那西市...”
  “西市与我们无关,咱们俩别站在门口...”
  李迄解释的时候,引着岑参走到窗边就坐,苏奈则识趣去出门泡茶。
  苏奈高挑身材配高发髻,仿佛要顶着头上门梁一般。
  岑参看她离去的背影,低声好奇问道:“此女莫非就是胡记...”
  “嗯。”李迄颔首打趣:“昨日才买回来的,家父可能觉得府上没婢女不方便,怕我再为客奉茶惹来误会...”
  “昨日的经历,反让人记忆深刻,令尊办事真是利落干净,不过...”
  岑参话到一半突然收住,他扭头再次看向门口,轻声问道:“此胡女虽然样貌不错,但是个子也太高了,站在身边不觉得怪怪的么?”
  “什么怪怪的?”
  “就是太高让人压抑,常言道女人似水,娇小玲珑才显温柔。”
  “压抑么?我觉得还好吧...”
  见李迄不以为然,岑参想起他比自己高半个头,暗忖你个高自然没压力,为兄可没有这样的本钱。
  “另外...她是不是有什么隐疾?身上肤色白的过了头,你可得小心谨慎些...”
  小心谨慎?啥意思?
  面对岑参‘善意’提醒,李迄微笑着回应:“苏奈肤色是白了些,不过应该没啥疾病,反正都是父亲安排,我岂能挑三拣四?”
  “那倒也是...”
  岑参微微颔首,喃喃道:“也许令尊喜欢异域情调,若我就买娇小点的新罗婢,不过我这段时间待在长安,没见到有好看的新罗婢售卖,还是咱们汉家姑娘养眼...”
  李迄听后只淡淡一笑,岑参怕他受李希楼审美影响,又补充道:“无论大唐儿郎还是番邦男子,皆以汉家女为上上选,黑头发、黑眼睛、身材均匀,那才叫好...听说你很少出青龙坊?有没有去过旁边曲江坊?”
  “没有...”李迄矢口否认。
  岑参哑然一笑,摇头感叹:“李家不愧将门之后,你们的家教可真严,既然曲江坊都没去过,那就更别提平康坊了...”
  “嗯?”
  “无妨,为兄会带你去见世面,正好回报李郎授艺之恩,保证让你记忆深刻...”
  李迄虽然对长安不熟,但他并不缺社会经验,看到岑参那玩味的笑容,已大概清楚曲江坊、平康坊是什么去处。
  对于风月场所,李迄的兴趣并不高,但古代的才子俊杰,却对此热衷不已。
  如果古代没有青楼,或许传世佳作会少很多。
  苏奈若放到现代社会,好好打扮定是个公认的美人,然而这个世界是大唐的时代,普世价值都以唐人审美看齐,再美的胡女都比不上汉家女子。
  肤白和个高,在后世本来是加分项,在大唐反而会扣分。
  此时听了岑参评价,再结合昨夜李希楼的话,李迄心说苏奈莫非真完璧?
  真是如此,苏奈堪比周敦颐的‘莲’,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古代奴籍等同牲畜,她在这几年是咋过的?
  李迄正想得出神,突然闻到一缕少女香,原来是苏奈端茶汤回来。
  “三郎先喝茶,我先吹两首唢呐曲子,一首简单一首略难,至于具体学哪首,你自己来选怎样?”
  “想得周到,如此甚好。”
  岑参欢喜接下茶汤,暗忖越惊艳的曲目越复杂,我要学就学复杂那首。
  李迄第一首曲子,后世的儿歌《新年好》,旋律简单且朗朗上口,也是唢呐入门的曲目。
  也因《新年好》只有八个节拍,岑参在李迄吹完后发出疑问。
  “就没了?”
  “嗯,这首比较欢快简单,三郎若想延展吹奏时长,可以一直重复...”
  “呃...听听下一首呢...”
  “没问题。”
  李迄言罢再次含住哨口,稍后铜碗里传出的声音直接炸裂,那是唢呐经典名曲《百鸟朝凤》。
  岑参与苏奈同时呆住,两人从未听过层次这么丰富的曲调,就好像多种乐曲合奏一样。
  等到一曲终了,岑参兴奋得跳起来,指着李迄大喊:
  “就学这个,我就学这个。”
  “好的。”
  李迄微笑点头,指着唢呐上的音孔,问道:“不知三郎对音律懂多少?以前有没有接触过管状乐器?如果会熟练按压音孔,上手就会...”
  “你要不从头教起?”岑参一句话就漏了怯。
  李迄看出他完全不懂,便把唢呐举在手中讲原理,解释不同手指负责的音孔,然后先让岑参练单个音符。
  等到岑参的单音有准度,李迄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铺在桌上,纸上是几排陌生的符号。
  1115/3331'/1355/432-'/2344/3231'/1325/721-'/
  “这是什么?”
  “第一首《新年好》的谱子,也是唢呐的入门练习曲目,三郎今天先把这首学会,等你掌握了指法、节奏以及换气,咱们再学第二首《百鸟朝凤》。”
  “唢呐曲谱...原来是这样,怎么练呢?”
  “三郎先跟我唱,唱会了才能吹。”
  “好。”
  “dododoso,mimimido,domisoso,famire...”
  李迄领着一句一句唱,岑参则像小学生般跟着唱,对于他这种盛唐才子来说,背几句简单音符就如探囊取物,但等到实际吹奏居然卡壳。
  一首简单的《新年好》,练习时磕磕绊绊总吹错音。
  窗外艳阳高照,岑参却像身在冰窖,按音孔的手指老僵住。
  直到中午开饭,依旧不能完整顺畅吹出一曲,让心气极高的岑参脸色难堪。
  随后李迄带他到偏厅就餐,见岑参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好言宽慰:“三郎别着急,我初学时也一样,三天都没练会...”
  “真的?”
  “当然,我没必要骗你,等到上手就好了...”
  “哦...”
  这就是善意的谎言了,李迄当初管乐先学的笛子,《新年好》两个小时就会了,而岑参学了一上午都不行。
  李迄刚吞下两块汤饼,又听到岑参提出疑问。
  “那按你的经验,以我的资质学会《百鸟朝凤》,一个月时间够吗?”
  “呃...”
  李迄舔了舔嘴唇,蹙眉做思考状,好一会才委婉回答:
  “这真不好说,《百鸟朝凤》难度极大,我之前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的曲目,若三郎急于求成,怕达不到好效果...”
  “一个月时间很长,我想以我过人天赋,应该能学会。”
  见岑参仍旧迷之自信,李迄陪着笑脸点头,“嗯,三郎先把《新年好》吹熟,明天再学个稍微难点的巩固,然后就直接学《百鸟朝凤》。”
  “甚好,李郎不光音律好,教也教得好啊。”
  岑参听完心情大好,边吃边与李迄聊理想。
  用完午饭,李迄带岑参到前堂纳凉,突然听到后院有唢呐声。
  岑参刷的一下站了起来,那唢呐曲正是上午学的《新年好》。
  “李郎也教过别人?”
  “没...”
  李迄刚吐一个字,马上意识到不对,急忙改口笑道:“啊对对对,我闲来无事教过...”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