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十八章 正德皇帝登基

第十八章 正德皇帝登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实际上,沈长安所说的这类出行指南并非他独创,包括官府也出了一些类似的舆图。
  只是,这类的指南专业性不强,内容比较简略,充其量也就比地图强一点点。
  而沈长安打算出的这本指南可就详细多了,包括了出行、旅游、经商、民俗、食宿、出产物等等。
  “唐兄,我的计划是这样,咱俩一起合作,让这本指南图文并茅,就算一些识字不多的百姓,也能通过图知晓个大概。
  咱们可以将之做成一个系列,有精装全本,也有价格相对便宜的,分为不同区域的小册子……”
  听到沈长安侃侃而谈,唐伯虎的眼神不由充满了惊喜。
  换作以前,他不一定感兴趣。
  自从会试失利之后,他颇有些自暴自弃,今朝有酒今朝醉。
  后来,与沈长安一起外出云游了两年多,心态已经改变了不少,再加上现在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想要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园林。
  这,需要银子。
  银子,不会从天而降。
  所以等到沈长安讲完之后,唐伯虎没有一丝犹豫,一拍桌子:“这个主意好,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沈长安笑道:“随时都可以。不过,我们还需要多搜集一些资料,力争做得更完美。”
  “嗯,回头我找人帮下忙……”
  接下来,唐伯虎充分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方搜集资料,包括官府收藏的一些地方志、舆图等等内容。
  年后,终于开始着手整理,编撰、绘图……
  内容尽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毕竟这本指南面向的乃是大众,而不是什么学术著作。
  不过二人也有分工,唐伯虎主要负责配图,沈长安主要负责内容。
  配图可不是简单的画几幅画就了事,而是根据文字内容配图,包括官道、河道、沿途驿站、重要市镇等等。
  有了这些图,只要稍微认识一些字,就能大略理解其内容。
  不觉间,到了五月。
  由沈长安与唐伯虎联手编撰的《南北行路指南》终于定稿,并交付作坊制版印刷。
  不觉间,五月来临。
  端午节,这一天本该是休沐日,但,却有三位当朝重臣匆匆来到皇宫面圣。
  “臣刘健……”
  “臣李东阳……”
  “臣谢迁……”
  “奉召来见,恭祝圣主安康!”
  这三位,乃是当朝内阁大学士。
  床上躺着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面颊憔悴,双眼无神,早已没有了平日里的君临天下的气势。
  他,正是当朝天子弘治皇帝。
  “来了就好,总算能赶上……”弘治皇帝喃喃说了一句。
  张皇后则吩咐了一句:“来人,给三位老先生赐座!”
  过了一会,内侍送来了人参汤,弘治皇帝喝了几口参汤之后,稍微有了一点精神,这才转过头冲着三位大学士道:
  “朕今年三十六岁,本期与诸卿共相扶持,以臻郅治,可惜,咳咳咳……”
  说到这里,剧烈咳嗽起来。
  “陛下……”
  三位大学士不由老泪纵横,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皇帝时日不多了,这是准备交待身后事。
  弘治皇帝断断续续说了一些话,算是对自己作为帝王的一个人生总结。
  最后道:“三位卿家都是顾命大臣,希望以后能够全心全意辅助新君,治理大明天下……”
  两日后,大行皇帝宾天。
  宫钟、京钟、寺钟不分昼夜齐鸣,令得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哀伤。
  嗣君毫无悬念,因为弘治皇帝只有一个宝贝儿子,也就是皇太子朱厚照。
  按谢迁的提议:“身御皇位,理应自正其德,然后才能正人之德,年号便取正德吧。”
  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照从皇太子变成了正德皇帝,君临天下。
  ……
  八月,《南北行路指南》面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这得益于唐伯虎的名气与人脉,有不少名士帮着宣传,各地书商争相采购。
  这也是沈长安找唐伯虎合作的原因。
  有捷径为什么不走?
  第一批只印了一千五百册,结果短短两天便被抢购一空,有些人转手一卖便能赚不少银子。
  因为,这一批书有唐伯虎的亲笔签名。
  接下来,作坊加紧印刷,陆陆续续印了一万多册依然供不应求。
  为了最大限度防止有人盗版,也为了打响知名度,每本书册上都加盖了唐伯虎与沈长安的印签。
  这本书的面市,令得唐伯虎又焕发了第二春。
  不少书商、同窗好友,以及一些外地的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提供了不少资料。
  收集了多方资料后,《南北行路指南》发行了第二版。
  相比第一版,第二版的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
  书的畅销,不仅让唐伯虎收获了更多的名声,也带来了不少实质性的收益。
  他在桃花坞买了二十亩地,并亲自设计了施工图纸,名字也想好了:桃花庵。
  当然,沈长安的收获也不小。
  名气不用说,至少有不少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而且,他也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赚到了七千余两银子。
  这时候,沈长安推出了人生中第一本诗词集,起名:《长安集》。
  这本诗词集共计八十余首诗词,其中大部分为沈长安自己所作,咏志、写景、抒情、叹世等等皆有之。
  当然,作为穿越人士,免不了也要文抄一些诗词。
  比如之前当众吟的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本诗词集只印了三百册,大多用于送人。
  不少文人都喜欢出自己的作品集,但一般不会用于盈利,主要就是图个名声以及与人交流。
  这本诗词集推出之后,受到了以唐伯虎、祝枝山等一众才子的热评与大力举荐。
  一来,他们的确欣赏沈长安的文采,二来,沈长安平日里可没少请他们喝酒。
  也因此,沈长安也被人冠以了“江南才子”的荣誉称号。
  人嘛,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点虚荣心的。
  当然,沈长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着前瞻计划的。
  他的人生目标可不是做什么才子,而是要改变这个天下。
  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打好自身的基础,未雨绸缪。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