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十四章 一举成名

第十四章 一举成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沈长安是最后一个。
  这倒不是巧合,而是按座次的顺序来的。
  今日前来参加诗会之人,沈长安乃是一个后生晚辈,重要的是没什么名气,那就只能坐到次席末尾。
  这时,所有人的眼光都瞟了过来。
  其实以沈长安的身份来说,本来是不会如此受关注的。
  主要还是因为阮继远故意挤兑的原因,大家想看看,沈长安到底是否有真材实用,是否真的值得唐伯虎大力举荐。
  虽说唐伯虎被罢黜了功名,但对他的名声并未带来多大影响。
  总之,在不少人眼中,唐伯虎依然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功名只是锦上添花。
  很多考中进士者,写出来的诗词、文章甚至远不如一些才气出众的秀才。
  这与朝廷开科取士的理念有关,录取原则侧重于策论,毕竟朝廷需要的是能够协助治理天下的官员。
  沈长安想了想,起身走到石世春所坐的桌前,拱手施了一礼:“不知先生可否借剑一用?”
  “借剑?”
  石世春愣了愣。
  一众人也有些讶然。
  阮继远则一脸嘲弄道:“难不成沈公子不敢吟诗,想要表演一下才艺让大家欣赏?”
  一见气氛不对,石世春赶紧打哈哈:“无妨无妨,剑乃君子之器,今日有幸欣赏沈公子舞剑,何尝不是人生快事?哈哈哈,来人,取剑!”
  “是,老爷!”
  管家应声而去。
  这时,阮继远又忍不住说了一句:“哦,对,我想起了,好像听谁提起过,说沈公子乃是军户,好像还参加过武科考试……”
  “不错,在下的确参加过武举。”
  “难怪……舞剑就舞剑吧,只要逗得大家开心就行,哈哈哈!”
  阮继远发出了一阵大笑。
  这次,石世春终于有些忍不住了,瞟向阮继远道:“阮老弟,来者都是客,老弟还是少说几句,来,喝酒。”
  “哈哈哈,怪我多嘴……石兄,小弟敬你一杯!”
  不久后,管家取来了一把带鞘的长剑。
  “多谢!”
  沈长安上前谢了一声,随之拔剑出鞘走到空旷处舞了个剑花。
  “好!”
  石世春抚掌叫好,随之又吩咐那弹奏古琴的姑娘抚琴助兴。
  沈长安剑舞可不比一些书生只是摆个花架子,他可是实打实的剑招。
  剑势如虹,身如蛟龙,看得在场之人眼花缭乱。
  那弹琴的姑娘显然是个高手,即兴而弹,基本跟上了沈长安舞剑的节奏,仿佛提前排练过一般。
  突然间,沈长安一边舞剑,一边高声而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时候,他舞剑的动作与他所吟的词合上了节拍,那抚琴的姑娘似乎也找对了感觉,更是配合默契。
  沈长安所吟的这首双调小令,名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词,后来也成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词作者乃是被后人誉为“大明才子”的杨慎,字用修,号升庵。
  其父杨廷和乃是当朝大学士,也是大明名臣之一。
  正德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慎便高中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可谓春风得意,前程无量。
  只不过……
  现在还是弘治年间,朱厚照还是皇太子,尚未登基。
  杨慎还是个少年郎,年龄比沈长安还要小。
  所以……
  抱歉。
  从今以后,这首荡气回肠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便成为了沈长安的成名之作。
  从这一刻开始,沈长安决定了。
  反正都这样了,雪芹同志、纳兰同志、松龄同志……统统对不住了!
  沈长安一边舞剑,一边反复吟唱了三遍临江仙方才停了下来,一副“谦虚”的样子拱手一圈:“在下即兴而作,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咕噜……”
  阮继远终于回过神来,艰涩地咽了下口水,嘴唇蠕动了一下,有心想要挑出一点毛病。
  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妙!妙!妙!实在是妙极!”
  石世春一脸激动,竟有些失态地拍案而起,大声呼妙。
  其他人也忍不住纷纷感叹:
  “好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让人不由想起杜工部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对对,还有苏大学士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一句,道尽了多少人的心酸……”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妙极,意境深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一句在老夫看来,堪称警世名句。”
  “难得,真是难得,沈公子年纪轻轻,却文武双全,实在让人汗颜……”
  基本上,每一句都有人解读,欣赏,感叹,不停地品味,谈论,唯有阮继远一脸涨红,神情尴尬。
  实在找不到什么缺点了,竟冒出一句:“这首词真是沈公子即兴而作?”
  沈长安笑了笑:“难不成先生在别处听过?”
  阮继元当即哑口。
  眼见一众人都在反复品鉴这首词,实在是没脸再待下去,干脆找了个借口灰溜溜而去。
  苏州府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这件事很快便在圈子里传开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在议论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更有不少姑娘抓住机会,争相弹唱,大有成为年度流行金曲的趋势。
  总之,沈长安出名了,成为不少人议论的焦点人物。
  唐伯虎也推波助澜了一把。
  他画了一幅画,这幅画根据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境而作,并配上了原词。
  据说,有人出三百两银子买走了这幅画。
  阁楼中。
  许文先一脸羡慕:“沈兄,你这一下子便出了名,真是可喜可贺。”
  沈长安笑了笑:“不过虚名罢了,没什么好庆贺的。”
  “不管怎么样,小弟是真的佩服沈兄的文采……”
  “一时灵光闪现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有了名气,以后结交的人也不一样,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话倒也没错。
  沈长安虽然不在乎名气,但,没有名气,很多时候就会被人看轻,甚至被人排挤在圈子外。
  他到苏州游学,为的是多多学习与积累。
  不想与人斗气,但,也不想被人轻视。
  适当的表现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是有必要的。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