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明第一捕 / 第三章 是谁杀了母猪

第三章 是谁杀了母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世间的所有巧合都非偶然,而是刻意为之。
  听到这句话,还在沉思中的许称便立刻回过了神来,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这位提刑使司的佥事像是明白了什么,神情微异,问道:“那么,你想要什么?”
  宋小明嘴巴微张却很快又闭上,低头看了一眼厅堂内的石砖,视线慢慢飘出了屋子,变得一语不发。
  马如风挑眉看了他一眼,只觉得有些奇怪,这有什么不好直说的?两位提刑使司的正五品佥事在这小小县城之中算作是天也不过分,什么事情办不到?难不成你还想到提刑使司里来当按察使大人?
  正当马如风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准备拎起这少年让他赶紧说时,一句轻飘飘的话便送入了他的耳中。
  “我想去国都南京——”少年顿了顿,又补充道:“参加捕考。”
  马如风怔了怔,很快又回过神来,一脸狐疑的问道:“你说你想参加什么?捕考?”
  宋小明将视线收回屋里,先前的目光不知是悠悠飘向了何处,但此刻他的声音无比的坚定而沉稳,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是,我要参加捕考。”
  捕考,南京天子脚下六扇门总部的捕头大考,能通过此考的便是六扇门正儿八经的缁衣捕头,听起来似乎是前程似锦,但许称和马如风都知道这不过是世家子弟弃之如敝屣的一个火坑罢了。
  马如风看了一眼许称,从自己这位同僚的眼中也看到了些微诧异,显然他们二人都无法理解宋小明的想法,不过出于好心,他还是决定提点一番,“你可知参加捕考的大多都是什么人?”
  宋小明说道:“江湖侠客、仕途不顺的捕快、缺钱花的赌徒、杀了人的囚犯,又或是青楼的妓,无论是谁,都能参加。”
  听到宋小明的回答,马如风更有些不解了,问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想参加捕考呢?虽说通过后便能直接加入六扇门总部,但也需要从司狱做起,干上那么七八年或许运气好升照磨了,那也不过是区区九品的官职罢了。”
  “其实你若想高升,我完全可以在事后保举你入提刑使司,论前途绝对远远强于去六扇门。”
  在一旁保持着沉默的许称此时也开口说道:“马如风说的不错,无论基于何种考虑,对你来说六扇门都绝不是那道龙门,当然——”
  许称话锋一转,微微笑了起来:“无论是六扇门还是提刑使司我都没办法保你前程,不过这位仁兄可以。”
  马如风也倒是没有丝毫避嫌,竟直接点了点头道:“没错,你若真帮我们哥俩破了这个案子,加入南京提刑使司不过是我一句话的事。”
  宋小明没有被二人的话打动,摇了摇头说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参加捕考,只是...我听说现如今的捕考已不再面向普罗大众,只接受被举荐的人,我——想要这个资格。”
  马如风眉毛往上一挑,说道:“你倒是对这事儿门清,不错,自打那恶女人当了六扇门知事以后便不再收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了,事实上,她根本一个人都不想招,只不过现在做不到罢了。”
  “但我敢打保票,你对这事还是想的太简单了一些,现在的捕考难度根本不是人能完成的,甚至参加去年捕考的六十七人中便有一半被杀,所以今年即便是那些世家中最纨绔、最没用的子弟也根本不想去参加。”
  “那是你想象不到的恐惧。”
  马如风玩味的笑了笑,走上前去拍了一下宋小明的肩膀,没再继续说下去,其实他自己对于南京城里的那道身影也有些许的畏惧,毕竟那恶女人真要说起来可能都无法算作人。
  “当然了,如果你真的想不开非要去参加那什么捕考,我也不拦你,只要你能帮我把这案破了,我自是可以举荐你去参加。”
  提刑使司五品佥事的霸气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马如风深信无论是名声、还是官途、亦或权势地位,五司之一的提刑使司都要比更近江湖的六扇门声势显赫,而他也深信,这小捕快很快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谁年轻时还没走过弯路呢?
  看到条件差不多谈拢,许称看向宋小明开口道:“那么,接下来你准备怎么查?”
  宋小明想了想,回答道:“我打算去见一见那个养猪人。”
  ......
  ......
  在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左近山死在了一五六六号猪圈里后,宋小明便很隐晦的察觉到了这件事情存在问题,可能和自己正在查的某个案子有关系。
  他先是梳理了近一年的卷宗,发现养猪人上报的猪失踪、猪被杀的案子有很多,而最近出现的一次便是发生在一五六六号猪圈。
  就像他说的,世间任何的巧合都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刻意为之。
  “下雨的前三日我发现县衙的府衙应该是来了一位贵客,因为县令、县丞和主簿出现的频率比起往常更高了。”
  “频率?”
  “嗯,就是出现的次数,这也说明那人的官职要远高于县令他们。”
  “虽说这件事是机密,不过对你倒是也不必要多隐瞒什么了,那人是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左近山左大人,还有,你对于这位左大人是如何从官衙里消失的有什么看法?说实话无声无息之间就能把他拐到十里之外的难度可不小,毕竟这位左大人一身武艺颇为惊人,并非是单纯的文弱书生。”
  “我认为,他应该是自己去的城西猪圈。”
  “自己去的?堂堂一位右布政使去那种地方干什么?”
  “我详细询问过那日的情景:这位左大人在午饭后便一直呆在府衙的房中,下午出来过一次,听一位在花园里修剪的下人说应该是去茅厕了,之后回房后便再没出来,直到傍晚时又出来了一趟,特意交待厨房多做一些饭,但是却不必准备晚上要吃的莲子羹。”
  “一个人的生活规律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他来靖城的前几日,每天傍晚酉时刚过就会出来吃饭,饭量恰好是两大碗米饭,亥时又会雷打不动的吃一碗莲子羹,但那日不同,他一连吃了三大碗米饭,晚上却没有吃莲子羹、甚至也没有再出现。”
  “还有一点,我翻阅最近几年的邸报后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这位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大人在官巡临北行省时第一站往往都是靖城。”
  “因此,当他从府衙消失、尸体出现在猪圈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回事,是一人所为,但是我觉得......嗯,这可能是两个人所做的两件隐晦关联之事,在府衙消失是这位左大人刻意为之,而死在猪圈却是他的意料之外,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那么,如果想要知道这个果、知道他是被谁杀死的,首先要知道他的因,为此就要先回到这个猪圈里来。”
  “为什么是这个猪圈?”
  “西郊里似这样的猪圈成千上万他为什么要来这里?”
  “这座猪圈与其他猪圈之间存在的隐晦差异就必然是他前来的原因。”
  “所以,我们不用先关心他是怎么死的,我们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这座猪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根据衙内的刑事卷宗来看,这座猪圈最大的一个特别点是最近发生了一件杀猪案,一头被养猪人精心饲育的母猪死了,猪肉被拿到了城中贩卖,而杀猪的人至今为止也没有找到。”
  “那么,问题又来了。”
  “是谁杀了这头母猪?”
  “为什么要杀这头母猪?”
  “这才是我要去找那个养猪人的根本目的。”
  ......
  ......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