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西陵行剑令 / 第三章 仙师在上

第三章 仙师在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也不知过了多久,许元终于回首望着西城门远远消失在视线外。身心俱疲的许元连忙找了个地方一屁股坐下,也好让自己紧张的心脏休息休息。
  转念回想出声的细节。
  突然发觉被老道摆了一道的许元正准备开骂,但又猛然想起老道一手掀翻凉马的画面,脸色也不由得缓和几分,蹲坐在仙师旁,满脸陪笑道:“仙师,您这可不厚道啊,小子可没有招惹那世家子呀,我一直可都是在边上瞧着的,仙师您拉着我跑,我怕是也连带着被那小子记恨上了。“
  自觉理亏的老道也挂不住脸,随即又出言反驳道:“周围的人可都瞧见了,老道我想收你小子做徒弟来着,老道虽说年纪大了,可是这嗓门料想也不小,你这小子想赖可是赖不掉,再者说了,我瞧着那小子身份可不低,不然也轮不上敢在凉州城里骑马,况且倘若老道我眼光不差的话,他那匹马多半是军马,而且还得是最精锐凉州骑兵才能有的马匹。
  倘若你小子以后要是在这凉州城讨生活,就算那人知道此事跟你没关系,保不齐哪天看到你了,又想到今日这次被羞辱的事,收拾我这个不知所踪的邋遢道人难,可要是收拾你,只怕是连个眼神都欠奉,底下就有人给你收拾的死死的了哦,最起码,在凉州生活是甭想了。你好好想想,老道可有半句虚言骗你?“
  自觉老道所言有理的许元也没了神气,自觉在凉州拜师学剑的计划破灭,只好思索着自己下一步该何去何从?那枯剑冢还能不能去?正当许元在一边抓耳挠腮苦恼怎么摊上这事的时候。老道好似瞅出了许元的囧境,轻轻挒着下巴那所剩不多的白胡子,摆出一个自以为世外高人的样子开口道
  :“小子哎,我知道,你想去凉州外的枯剑冢碰碰运气,像你这样的,提着破剑就想着拜师学剑的少年老夫不知道见过多少,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不是老道打击你,你小子的根骨一般,就算在凉州待上十年,也甭想拜进枯剑冢。
  可老夫不同啊,老夫于你有泼天的缘分啊,哎哎哎,你小子撇嘴是怎么个意思!老夫可不是什么江湖骗子,不是老夫吹牛!老夫在江湖上的名号,说人尽皆知那是假的,可要就单单论那京畿四州,可是没有人不知道我的名号,小子,听说过上清山吗,老道我,就是鼎鼎大名的上清四天师之一的清玄天师!“
  说罢,老道颇为傲气的扬起脑袋,身后的破烂道袍也十分配合的轻轻飘起,别的不说,卖相是极佳的。
  可谁知道许元压根连头抬都欠奉,许元自然是知道上清山的。不止许元,就大元朝随便拉出一个,都知道这位于永安京城南边陵州的道门祖庭!陵州气候适宜,风景秀丽,又是自古以来南方为数不多的巨大粮仓,这些年嘞,陵州粮仓和江南粮仓并称为:“东江南,南陵州“。陵州除去粮仓之名外,另外一大名便是这座道门祖庭山上清山了。
  上清山高不过区区两千,可早就数百年前的大宣王朝,就已经有了被官方敕封的第一道仙之山的美名,后来在大元开国以后,先帝也曾亲自入山焚香立碑,碑文刻言道:“道门祖地,天下共尊“。前些年还有那一代的文圣魁首写诗赞扬曰:“千山万岳共拱揖,五湖四海尽朝宗“的美名,意思大致就是崇敬上清山地位崇高无与伦比,山岳胡海共尊之意。
  之后数年间,上清山的美名也依旧不减,一来是上清山道教渊源广博,无论是求仙解签,亦或者是求仙问道,那可都是极其的灵验。二来呢,上清山的景色也是一绝,不然怎么说千山万岳都得来到上清山也得稍微拱手作揖了呢。
  可正是因为上清山太过于出名,上至天子百官,下至乞丐幼童,大多都知道上清山,也最容易被人拉出上清山天师府的虎皮行骗,前些年甚至出现,路边随便行走的道人,都自称上清山天师府门下弟子,一时间天师府弟子“人满为患“。
  老道搬出上清山的名头并没有让许元相信,许元心想,就算这老道身手不素,可毕竟初见了解甚少,倘若随便说拉出个虎皮自称什么天师,自己就跪下拜个师傅,那不是也对不起自己写堂堂襄王世子的威名啦?虽说襄王世子也没啥子威名,但好歹是个贵胄不是,总不出去一趟还给城里的老爹丢人不是?
  老道瞧见自己道出真名依旧没能让这小子纳头拜师,甚至还对上这小子一阵怀疑的眼神,不由得心里一阵气结,当真想着由着性子直接一拂袖给这小子打进城去,任由他被那世家子打杀了最好,无奈答应了人家老爹,年轻时吃人家的嘴软,这不,临老了得给人家儿子还债来了。按照跟那人家的约定,老道不但不能主动坦白自己和其父的嘱托,还得是心悦诚服的让这小子想拜师,当时老道拍着胸脯跟襄州城里的那位保证,以自己的名号自然是手到擒来,可谁想到这比狐狸还精的小子果真是不好糊弄,等会只好是真正给这小子漏点真本事才好了。本来按照其约定,是得带着他儿子走一趟江湖历练一番,一来,是想让他真正体会所谓的江湖,也好绝了这小子的剑客梦,好回来安安心心的成婚,二来也让这小子好好出去锻炼一番的意味。
  所以大底接下来还得带着这小子一路前行,不免咽下这顿火气。
  眼瞅着这小子半天想不出个主意来,清玄无奈,随后只得掐指结印,捏出一个道门印式,大喝一声,随后背后的那柄长约七寸五分的桃木剑直直窜出,随后仿佛自有灵性一般,直直在空中耍了个简单的剑花,然后又准确无误的插回自己的桃木剑鞘之中。
  许元不由的大惊,嘴巴直直张的老大,自觉有面的清玄也配合的装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瞧向许元:“现在,你可愿意入我门下呀?“自认皮厚的许元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其实一开始许元心底也还是愿意居多的,但奈何老道的模样属实不是太过于正派的模样。可随着老道一手御剑归鞘的本事一出,许元也是说一千道一万的愿意了,最起码在许元这种堪堪入门的半江湖人来看,老道这一手卖相是极为不错的。自己跟着他拜师,不吃亏,随即就准备正式磕头拜师了。
  正当老道等着许元下一步动作之时,直直就对上许元那张堆满笑容的脸,清玄突然心里一紧,一股不祥之感涌上心头,心道:“突然觉得收这个小子做徒弟有晚节不保的风险啊,这小子,还真像他爹那只老狐狸的模样“。
  不到老道反悔,许元直接退后一步,双腿一软,直直跪下,端端正正的大声喊道:“天师师傅好,小子许元,今日拜清玄老道为师,师傅在上,请受小子一拜!“随即,许元就重重在地下磕了三个响头。
  瞧见这小子才稍微有些拜师的模样,清玄紧紧的眉头这才松弛开,心里也悄悄气顺了些。然后便准备弯下腰扶着许元起身,正准备伸手,只见许元率先伸出了手,喊到:“我最最最伟大的仙师师傅啊!小子许元今天拜在您老人家的门下,按江湖规矩来说,师傅您老家人是不是得给点见面礼不是,小子也不是那不知足的人,您就随随便便给点武功秘籍或者神兵利器啥的,您徒弟以后行走江湖大发神威,也好好涨涨您老人家的面子不是!“
  说罢,清玄那双正准备扶起许元的手僵直的停在空中,黑的滴水的脸色顿了顿,随即出声道:“好好好,按理说是得给,为师也不是不懂情面的人,你来你来,你靠近些,师傅给你拿,为师见面礼放在兜里了,你过来些,为师给你好好挑些!“.......
  之后的几天里,在凉州西边的郊外猎户村落中经常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外人打猎的猎户们时常能听到树林中经常会传出少年的哭喊挨打声。可每每当猎户壮着胆子找过去时,确什么也没发现,这件事日后也经常被奉为神鬼之力,甚至在数十年之后,也时常有世世代代定居在此的猎户们就如此吓他们那半夜不爱睡觉的孩子。可惜当时挨打的始作俑者们并不知情。
  许元已经跟着清玄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里清玄已经带着许元穿过凉州,清玄也按照一个合格师父所做的教授许元一些基本的修行法门,例如上清道士独有的呼吸和心法,守一法和太上感应篇。许元也一直按照便宜师傅的给的呼吸法要求,两步一呼四步一吐,力求提高自己养气的水准,根据清玄所说,修行呼吸法是使自己的更加气息绵长持久。
  至于为何首先要练气,清玄给许元打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一口深井,能储存的水自然也就多,就算哪天干旱,深井和浅井里都会一同被晒干,可是倘若有暴雨倾盆的那一天,落在深井的水自然会被留住许多,浅井就留不住许多,只能流出去大半,就算没有暴雨,只依靠一天一天的打水,假以时日,深井的水也总会比浅井多,需要用水时,也总归会多用一段时间。人就如同那一口井,井深井浅就如同自己的一口气,高深武夫,一口气挥出三拳,可你挥出一拳就力有不逮,自然就弱于人!“这个比喻也让许元很是受用,为了提升气息绵长,苦挖深井,许元也经常请教他的这位师傅,清玄对比也常常只有一句话,提升气力,只有一个方法,“水磨功夫,滴石意志“。
  这不禁让许元一阵脸黑,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日复一日,不断锤炼自己的呼吸法门,力求进步。这段日子,许元将把清玄传授的呼吸法落在日常的每一秒,甚至在吃饭喝水时也都不忘稳定呼吸,在将这一习惯深深刻入脑子之后,许元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在不由自主的保持这种奇妙的呼吸方式。
  在这段时间持之以恒的保持之下,许元也清晰的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中居然真的有非常显著的变化,就仿佛内气腹肺有无形之气每日游走一番,每次内气循环周身三百六十二窍一遍,许元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气力有一分长进,可是许元还来不及高兴,清玄仿佛能时时刻刻觉察到他的体质力气的水平,每每有一分进步,每日的步程里数也会被清玄强令提升,原先每日只前行数里路就让许元休息,可是之后的每天,许元的里程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许元脚下的那双从襄州城来的长靴也早就磨破了,换成了更加便宜更加耐磨的布鞋,许元也不知道他已经磨破了几双鞋了,只记得脚下的老茧早就破了又结,之后又是磨破,反反复复。最让许元可气的是,身后的那个老道仿佛永远不知累一般,许元走多远,老道便跟多远,可是他确好像是毫无感觉一般,出发是什么样,傍晚休息的时候也同样是什么样。这也让许元经常在肚中腹黑这师傅是不是上辈子是骡子变的,连着走几天也不知疲倦。甚至在清晨日出时,许元每每都能看见清玄直面初阳吐息,修行之际甚至影影约约还有霞光相伴,据许元问出的结果,清玄只说这是道门独特的修行法门,之后清玄所说的,天者地者,许元也就只记得这么多了......
  一路向西而行,还有些日子就到了大元王朝的最西边,同样也是整个王朝人烟最为稀少的地方——西陵。西陵人烟极少,一是因为西陵多风沙常年风沙扑面,居住在这的人们,出去大多都会携带面布遮挡风沙,而且西陵气候又特别的干燥,常年居住在西陵的人许久都看不见一场小雨。如此恶劣的气候下连许多从小生在这的人都活不下来。
  西陵面积约摸有两个襄州那么大,可是西陵城池却没有襄州一半多,而且每个城池的人数也远不如襄州同等级的城池,可想而知西陵人数是何等稀少。
  终于,在远远瞧见西陵的界碑之后,一身白袍从头遮到腿的许元兴奋的朝身后喊道:“老头老头!!!快看快看,咱们到西陵了,咱们终于到西陵了哎,小爷要找个上好的酒馆好好的吃一顿,到时候老头你可别拦我啊!“
  清玄只是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少年大不敬的称呼下,清玄也没有在意,虽说这小子对自己嘴巴上不是很尊重,但是清玄望在眼里瞧在心里,在这一路的行走中,清玄也大底了解了这小子的秉性,这小子是典型的嘴硬心软的货,一路走来,这小子也是多次故意将所剩不多的水或者干粮多分给他,也总是会用一些不太直接的话关心关心他这位便宜师父。
  清玄也总是轻轻点头,告诉他没事。虽说一些水和干粮不足以让清玄这样一个历练江湖的老道就对许元如此轻易的定义,清玄也了解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道理。但清玄透过这小子的眼神,总觉得这小子是心里是不假的。况且这段日子里,清玄跟着这小子一路同行,虽说许元叫苦练练,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喊个上万遍惨,可真要是是该练的要求,那也是一步都没有偷懒过,甚至有些时候还会主动加重对自己的要求。
  这也让清玄看在心里的喜欢这个嘴硬的小子。清玄本来这趟主动找上许元拜师出行,本身就是带着故人的嘱托,就算是遇到的这小子,是个嘴上恭敬,心里弯弯绕绕许多的货,清玄碍于故人的约定,也不会因为个人喜好就这么轻易的把他丢下。
  但是心里多少还是免不得对其看轻几眼,对许元也不会像如今一般真心底的把他当做自己的徒弟。
  远远瞧着兴奋的许元,清玄忍不住低声骂道:“这小混蛋,跟你家那个老混蛋还真像哩。“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