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双穿烽火之后勤保障 / 第44章 准备换装

第44章 准备换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来的不是别人,而是从晋东北准备赶回边区延安的总指挥,顺便改个道路过一下蔡家坳。此时的总指挥还是那身洗的发白的老式军装,看着不像一个叱咤战场二十几年的长胜将军,更像是一个务农多年的老农,脸上永远是那副和蔼又严肃的笑脸。
  而此次总指挥提前返回边区的原因还跟苏雨有关,是他提出来的边区大开发,要发展工业可不只是买点工业设备开厂生产就行。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工业,也不能一直指望苏雨从现代购买,万一哪天被一颗子弹报销了咋整,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发展。
  这次边区政府要在半个多月后的十月五号召开一次会议,苏雨也在参会名单上,总指挥就是专门带他一起去的。
  “小雨,好久不见啊。”总指挥乐呵呵的说。
  苏雨回道:“首长好久不见。怎么有空过来了?
  总指挥诧异道:“怎么没人告诉你吗?”
  苏雨疑惑问道:“我应该知道什么吗?没人告诉我啊。”
  总指挥说:“那可能是他们一时忙忘了,你收拾一下跟我回延安,准备参加下个月五号的会议,这次首长可是点名必须要你参加啊。”
  苏雨说:“啊这?我这什么都没准备呢。”
  总指挥说:“不用准备什么,主要是一些发展的问题需要你参与,毕竟你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嘛。”
  苏雨无奈说:“好吧。”原本还想跟着李云龙在晋西北好好耍一波,忽悠他提前开始平安格勒战役呢。总感觉不管是李云龙还是总部都在避免自己参与战斗,一见到他连提都不提,郁闷的很。
  总指挥说:“我从老彭那了解到这几天就能把物资送到了是吧,我们就等你弄完再一起动身,这样也安全点。”
  苏雨无奈的点点头,斜眼看着李云龙,他这时候倒是跟个乖宝宝一样一直挺个身子跟警卫员似的。这两天苏雨一直在蔡家坳呆着,走走看看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又加深了不少。第一映像就是穷,不少人家别说什么肉蛋奶了,连吃饱都是问题,几乎每天都是窝窝头就野菜。听村里的民兵说,以前也有八路军驻扎,山里的野菜不够吃,八路军连长下令不能跟村民抢野菜吃,战士们只得跑到更远处去挖。至于这个民兵大哥怎么知道的,他原本就是这个连队的士兵,因为腿伤只能转为民兵。
  现在附近几个村子的生活因为八路军总部迁过来好上不少,倒不是八路军有多余的粮食,仅仅是因为八路军能为他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第三天一早,副总指挥,旅长,副参谋长,师长还有总指挥等几个知情人早早就在新一团修建的仓库前等候,而新一团和警卫部队早就下令撤离。一大早仓库里除了一点沉闷的声音外就没有别的动静,最后仓库后边响起轰隆的一声,过了一会,苏雨有些狼狈的从里面走出来,几个首长赶忙上前扶住,苏雨虚弱道:“报告首长,全部物资已经送达,这是清单。”
  “好好好。”几人架着苏雨往里走。看着一堆的集装箱,几个首长的面色红了不少。
  总指挥翻开清单,一行一行地从上往下看,越看越激动,拿着小本子的手止不住的有些颤抖起来。
  副总指挥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边全是迫击炮弹,摸着摸着有有些呆住了,喃喃道:“好啊好啊,有了这些宝贝我们能少牺牲多少战士。”
  旅长命令李云龙的独立团全团围绕总部修建防御工事,就是一只苍蝇飞进来都得登记是公是母,而丁伟的新一团全体又干苦力,把物资搬进盖棚的仓库里和后边的大洞穴里。当初建在这除了四面环山是个只有一个进出口的山谷外,还看中了山谷里有两个大型的天然洞穴,新一团一千多人花了两天时间才把洞里收拾平整。而从现在开始新一团就像蚂蚁一样从早上忙到晚再从黑夜干到白天,一连好几天都在轮轴转,没办法,物资实在太多,相当一部分还是重炮卡车机械设备这些重装备。
  接下来就没苏雨什么事了,只是在两天后的大会上简单汇报一下这次的物资情况:“五六半两万支、五六冲一点五万支、七九冲锋枪一万支、五六轻机枪一千五百挺、八零式通用机枪一百五十挺、八五式重机枪一百挺、八五狙五百支、四零火一千二百具、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一千二百具、前卫1单兵导弹发射器四百具,导弹八千枚,至于子弹每支枪配了一万发,五六式枪弹多一些一共六亿发,通用机枪弹二百万发,狙击枪弹五百万发,重机枪弹二百万发,四零火箭弹两万发,各种无后坐力炮弹两万发,冲锋枪弹一亿发。还有三条小型的子弹生产线,日产三十万发,一套迫击炮弹生产线日产二十万枚,这几条线各种口径的子弹炮弹都能生产。还有几百门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具体我还没看。”
  这次会议参会的人员还是很多,在保密的前提下总部召集了团以上的军事主官开了这次秘密会议,主要是部队轮流换装的情况。总指挥清了清嗓子:“这次根据地的火炮情况可是从红军以来都没有的,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就有二百四十门,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足足有五百四十门,85毫米加农炮有两百门,13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有六十门!至于迫击炮就更多了,60、82、120口径的各有三百门!足够我们每个团装备一个迫击炮营!”这个85毫米加农炮还是苏雨在瓜达尔清点物资的时候在清单上看到的后打电话给陈国风询问什么情况,他无所谓的回道:“你说那400门五六式85毫米加农炮啊,那是广州军火库和成都军火库扒拉出来的,你随便给俩炮弹钱就行,没事我挂了啊。”苏雨直接无语,合着几百门炮几十上百万发各种炮弹一声不吭就送过来,看样子不问还不打算说,这么壕的吗?不过苏雨从夹杂在里面的资料大概了解到:56式85毫米加农炮,全重仅2.1吨,一辆三轮车都能拉着走,于是乎苏雨在巴国本地扒拉了五百辆八吨王农用三轮车,想象那种三轮车拉着85加农炮和63火箭炮满地跑的样子,好不容易有点现代化样子的八路军又变回土八路,但是还是得讲究实用主义,三轮车比卡车好学多了,本身就轻,还容易维修,在山区貌似比卡车实用,果断拜托苏坤再向国内订个两千辆!
  在中国要衡量一支部队是否是主力主要看这支队伍的火炮投送能力,这下好了,在总部的设想中,两个师每个师要有一个重炮旅122152口径榴弹炮和130口径加农炮各一个团,每个团要有一个装备十二门85毫米加农炮营。这火力配置完全是让部队向更高一级编制做准备,当然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没有人会往外说,毕竟现在八路军可还是属于国军的战斗序列。一众军事主官交头接耳,脸上全是激动的笑脸。
  但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眼前,副总指挥苦笑道:“同志们,我知道大家此刻的心情很激动,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眼前,我们现在是光有炮但是没有炮兵啊!”是啊,这大炮可不是拉上战场装填打出去就行了,从拉到战场再全身退出战场,这都是学问,还是成体系的。炮兵阵地的布置,火炮指引,简介瞄准,打击评估等等等等。八路军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从被俘的国民党炮兵中吸纳人才才算是开始玩转大口径火炮,现在两眼一抹黑,就像是大餐已经摆上桌了,但是牙没长全,怎么吃?
  总指挥说:“同志们,在十几年的斗争中我们现在的装备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从现在开始,各部队把机关知识分子精简出来,派到总部,一起到延安刚成立的炮兵学校学习。总有一天我们也能玩玩大炮主义!”
  副总指挥接着说:“还有防空部队,这种导弹的学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各部队派比较机灵的战士到总部集中培训就行了,还有各团的迫击炮兵也调到总部统一培训。”
  副参谋长笑呵呵的说:“那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换装问题,总部研究决定就近原则换装,换装部队把武器弹药全部交付民兵,人到就行了。”
  这个会开了近四个小时,直到最后总指挥说:“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有就散会,都去准备吧。”
  “是!”各部队主官怀着激动的心情连饭都不吃,拿着几包方便面压缩饼干路上啃就行,连夜赶会驻地集合队伍准备换装。
  日军在干嘛呢,事实上他们啥也没干,此刻大部队在武汉跟国民党的一百万大军打的有来有回,当然结果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日军的大军分三路正在包围武汉。蒋介石都意识到武汉守不住,命令几大战区稳步后撤保存实力。而日军国小贫瘠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不管怎么打始终只能击溃国军而做不到全歼,无奈只能继续打这种烂仗。而山西的日军正在晋西南的运城追着阎锡山的晋绥军打,就算是得到晋西北八路军调动频繁的情报,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寺只能命令吕梁和朔州以及同蒲铁路沿线的日军加强防范。而八路军为了此次能顺利换装,命令民兵四面出击,拿着主力淘汰下来的装备,四处打落单的鬼子伪军。尤其是运输部队,能打就打,打不过就钻山沟。一时间把晋西北的日伪军打出了神经质,伤亡不大,但是很烦!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