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灵素入红尘 / 第七十九章 盛者有时空

第七十九章 盛者有时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开山怒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跟夫人说了此事。夫人一听,脸都吓白了。
  杨开山怒道:“你看你教育的好女儿!太任性了!”
  夫人道:“我们就这一个孩子,我们都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她却由着性子任性胡来,气死我了!”
  杨开山道:“你赶紧把她找回来,问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事,只有她最清楚!如果传出去,杨家的脸都被她丢尽了!”
  到了傍晚,杨夫人才找到了杨后溪。连拉带扯地把她带回了家。
  “说说吧,你怀的是谁的孩子?”杨开山怒不可遏!
  “你这孩子,说话啊?”杨夫人催促道。
  杨后溪还是不说话,只是流着眼泪。
  杨开山站了起来,伸手要打,被夫人拦住了。
  杨开山叹了口气,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我被那个人骗了。”杨后溪终于冒出了一句话。
  “那个人是谁?”杨夫人轻声问道?
  “就是那个孙小满。祝寿带我认识的。”
  “你不是说跟祝四喜有爱情的吗?怎么又和孙小满好上了?”
  “孙小满说祝家都反对,还说如果我和祝四喜好了,杨祝两家差着辈分,不好称呼。”
  “那你就和孙小满好了?”
  “他说一辈子都会对我好。”
  “你就相信了?”
  “那怎么办?如果跟祝四喜好了,我怎么称呼祝太爷爷?”
  杨开山站了起来,说道:“傻丫头,你知道那个孙小满有肝胆病吗?”
  “他不是好了吗?”
  “他现在是好了,但是将来呢?现在他年轻,精力旺盛,将来老了,你就得伺候他了,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杨开山耐心地解释着。
  “那怎么办?这孩子怎么办?”杨后溪慌了。
  “你自己拿主意吧。”杨开山又叹了口气,转身出去了。
  杨开山找到了祝由,把详细的事情跟祝由说了。
  祝由道:“你说的也是对的。为了孩子的将来,把这个病告诉她,让她自己做主,将来也不后悔。这毕竟是人生的大事。”
  “如果不要孩子,这个事情传出去,将来还能有谁要她?”杨开山想到女儿的未来,竟然滴下泪来。
  “假如后溪这丫头选择了孙小满,那就和小满结婚呗。这个肝胆病虽然预期不好,但是如果适时地调理,也不会有多差。只是平时的生活注意保护就好了。”
  “祝爷爷,那平时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喝酒,少吃辛辣。肝胆属木,主东。辛克木。西方属金,辛归金,尽量少碰辛味也就是了。”
  “祝爷爷,您这样一说,我心里也就清楚了。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是这个意思吧?”
  祝由竖起了大拇指,说道:“你放心吧,我让祝贺出面做媒人,给这两个孩子做媒提亲,争取早日完婚。”
  就在孙小满和杨后溪成婚之后,祝四喜离家出走了。
  石榴哭得眼睛红肿。
  祝由让祝贺去寻找祝四喜。
  祝贺在山东境内找到了祝四喜。
  原来祝四喜出来以后,遇到了混元派志虚道长的徒弟不平道长。
  两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祝四喜使用了“混元玄天剑法”,竟然和不平道长打了个平手。两人惺惺相惜,得知祝四喜是神医祝由的儿子后,不平道长大喜过望。
  为了学习天地九针之术,不平道长劝祝四喜加入混元派。
  不平道长还道:“当年祝由祝神医还通过我师父指导了我的医术,给我的鼓励让我努力学习了岐黄之术。他说我的手劲大,可以破除坚积。现在我终有所成,治好了很多患有痈痹的病人。如果小神医祝四喜能加入我派,必然能使我派发扬光大,岐黄之术得到远播。再说了,你的武功源于混元派,我们本来是一家。”
  祝四喜本来心灰意懒,听不平道长添油加醋一说,就同意加入了混元派。
  祝寿找到祝四喜,说爷爷让他回去。
  祝四喜道:“杨后溪负了我,跟别人结婚了。我已经心如死灰。现在做了道人,还能传播岐黄之术,练习武艺,心愿已足。我已经出家之人,哪里还有家?”
  祝寿多次劝说,祝四喜毫不心动。祝寿只好回家复命。
  祝由听了祝寿的讲述后,点头道:“四喜终于长大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尊重他的选择。”
  石榴埋怨道:“你这个死老头了,儿子出家了一点也不着急!”
  祝由道:“心所安处,便是家。他只是从我们这个家里到了混元派那个家里。我相信四喜将来必成大器。”
  石榴抹泪道:“我只是心疼自己白生了一个儿子,不能传宗接代,反而出家了!”
  祝由安慰道:“当年我也出过家,后来还不是还俗了。也许过几天他就回来了。”
  石榴破涕为笑道:“谁能跟你比啊,谁又能有你的福气好?”
  祝由道:“夫人说得是。只要我们四喜也能传播岐黄之术、治病救人,福气也不会差。”
  次日,祝由还是照常去灵素医馆坐堂。
  刚要问起甄九灵最近是否来坐堂之事,就见门外进来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
  祝贺迎上前去,看了一下,喊道:“爹,你过来看一下。”
  祝由走了过去,看到妇人怀中的婴儿,脸色发青,耳间青脉隆起,头上的毛发站立而起。祝由摇了摇头。
  祝贺道:“这位大嫂,这位是神医祝由,他说已经晚了,治不了了,请回吧!”
  那个妇女抱着孩子立即跪了下去,哭道:“祝神医,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吧!”
  祝由转头左手抹了抹泪,右手挥了一挥。
  祝贺拉起那位妇女,道:“大嫂,神医老人家也很难过,受不了生离死别的冲击。但是神仙也无力回天。你的孩子无法救治,你还是早点回去准备后事吧。”
  那个妇人知道神医所言不虚,只好哭哭啼啼地抱着孩子回去了。
  祝贺问道:“爹,你怎么知道这个孩子没救了?”
  祝由道:“经言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气血有上而无下,天地不应,哪里还能生还?”
  祝贺点头道:“看来以后我还得多读书。”
  祝由刚想批评祝贺几句,就听门外一个细细的声音问道:“祝由祝神医在吗?”
  祝贺应道:“他老人家在的,请问有何事情?”
  门外进来一位太监,唱道:“皇上口谕,宣祝由祝神医进宫!”
  祝贺道:“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我替他去可以吗?”
  太监道:“皇上宣的可是祝由。”
  祝由走了出来,道:“我是祝由,我跟公公进宫就是。”
  太监带着祝由来到了皇宫。
  祝由跪下磕头道:“草民祝由叩见皇帝,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祝神医免礼平身!”
  祝由站了起来,看到一个中年男人,面色祥和,于是问道:“不知皇上召草民进宫,有何吩咐?“
  这时皇帝的身后走出来一位美女,体态甚是丰腴,面如牡丹,妩媚多姿。对皇上道:“皇上,这位就是传闻已久的祝由祝神医吗?”
  皇上道:“是的,爱妃。祝由,这位是朕的爱妃杨贵人,是她请的你。”
  祝由又要跪下施礼,杨贵妃道:“罢了,念你年老体衰,这些俗套免了。”
  祝由道:“多谢贵妃娘娘。请问贵妃娘娘有何不妥?”
  皇上道:“杨贵人近日感到手足寒凉,而且时有腹泻,不知祝神医可有调制之方?”
  祝由道:“皇宫太医众多,比草民的医术更加高明,草民不敢班门弄斧。“
  皇上道:“太医已经配了药,喝了多日,并未痊愈。”
  祝由道:“待草民诊断之后,才能给皇上汇报。草民请给贵妃把脉。”
  杨贵妃坐到了一张桌子旁边,伸出雪白的手腕,道:“祝郎中请。”
  祝由给杨贵妃做了四诊合参,又看了舌苔,说道:“贵妃娘娘这是受了寒凉,厥气上逆,已经进入脏腑。请问娘娘腹泻之物,是黄色粥样还是青瓣?”
  杨贵妃道:“是青瓣。”
  祝由道:“贵妃娘娘脾胃肾皆虚,可否接受臣跟您针灸调理?”
  杨贵妃道:“既然请神医来,当然也就接受针灸调理。由于喝了太医的汤药,已经止泻,只是手足寒凉并无改变。”
  祝由道:“如此甚好。从贵妃娘娘的脉象来看,胃气已有所恢复,适于针灸调理。”
  于是当晚日落以后,祝由用针灸循经补泻之术,调理了杨贵妃的脾经和肾经,并请贵妃娘娘配合进针呼气,进针吸气。
  杨贵妃道:“神医毕竟有所不同。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经脉,特定的穴位,祝神医就用一根银针,就调理了我的脏腑。并让患者配合呼吸吐纳,甚是有趣。祝神医,你这种医患联动的方式,甚是新奇,也有乐趣。”
  祝由道:“娘娘所言极是。娘娘的言语已经通天彻地,难怪贵妃娘娘能得到皇上的宠爱。其实,最好的郎中正是患者自己。患者自己想好,配合郎中再经过郎中的调治,病才能痊愈。”
  皇上道:“祝郎中,听说你这个天地九针,历经几个朝代,已经传播开了。为何我们的太医却没有学会?”
  祝由施礼道:“皇上,要学会天地九针,必须是通天彻地之人,而且不能汲汲于名利。其实我也做过太医,太医院众人勾心斗角,还是追名逐利的。所以想学会天地九针,是难上加难。况且太医院的长处是在用药。”
  皇上道:“祝郎中之言甚是有理。希望祝郎中能把天地九针之术,普传天下,让朕的子民都能受益无穷。”
  祝由跪倒说道:“谢皇上,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天下百姓去除病痛!”
  次日,祝由再次来到皇宫,为杨贵妃调理足阳明胃经。
  祝由道:“请问贵妃娘娘,有没有记住早上醒来的时间?”
  杨贵妃道:“按照祝郎中的吩咐,我记住了,是辰时一刻。”
  于是祝由在杨贵妃醒后漏水下十五刻,进针杨贵妃的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以补法。并让杨贵妃配合进针呼气,出针吸气。在杨贵妃得到暖暖的针感后,祝由迅速出针,并盖其针孔。
  杨贵妃问道:“祝郎中,这进针的呼吸有什么说法吗?”
  祝由道:“贵妃娘娘真是聪慧之人。呼吸配合进针出针在经书《灵枢》和《素问》中都有提及。其目的是为了留住所补之真气,泻除体内之邪气。”
  杨贵妃道:“祝郎中是否只为我补了体内的真气?”
  祝由赞道:“贵妃娘娘真是神人。确实如此,因为娘娘是正气虚,所以以补法补真气。如果是邪气实的病人,就要先泻其邪气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因都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杨贵妃道:“我现在感到手足已经慢慢转暖。祝神医的医术直接有效。皇上,您看赏给祝神医什么比较好?”
  皇帝道:“祝郎中是通天彻地之人,爱妃要赏,那肯定不能是俗物。”
  杨贵妃道:“既然如此,就把臣妾弹的琵琶赏赐了祝神医,皇上觉得如何?”
  皇上点头笑道:“爱妃的赏赐甚是有趣,反正爱妃的琵琶不止一把,你就挑一把送给祝郎中。朕觉得甚好。”
  祝由背着一把琵琶回到了家里,石榴感到甚是奇特。
  祝由道:“石榴,这可是杨贵妃的琵琶,她赏赐给我的。”
  石榴道:“你一个老头,要这个琵琶有何用处?好奇怪!”
  祝由道:“这你就不懂了。天下那么多有钱人,都想收藏杨贵妃的琵琶,又有何人能买到?”
  石榴道:“这琵琶能当饭吃吗?”
  祝由道:“如果你的子孙缺钱,把这个琵琶卖给有钱人,你说能卖多少钱?”
  石榴道:“那肯定是价值连城了!不过这个也就是在盛世值钱,如果是乱世,很难保存啊!”
  祝由道:“娘子,你想得还挺深远。不如趁现在的盛世,拿出去卖了,给祝寿造房子成家如何?”
  石榴道:“如此甚好。但是如果娘娘知道你把他的琵琶卖了,嘿嘿,你的脑袋就不值钱了。”
  祝由道:“我的脑袋更值钱,琵琶那还是传给后世子孙吧。”
  石榴低声道:“就是不知道这位贵妃娘娘的名声,到了后世,是好还是不好。这个木琵琶,到了后世会不会烂掉?”
  祝由道:“照你这么说,这个琵琶成了烫手的山芋?卖掉也不行,传世也不行?”
  石榴拿过琵琶,拨动了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不小心手指弹到了木制的琴身上,发出空空的声音。祝由听了,不由得叹道:“那么多美好的音乐,竟然由绑在空木头上的几根琴弦发出。不知道这大唐的盛世,是不是如这把琵琶,看似美丽,听起来悦耳,里面却是空的?”
  石榴道:“你又要说自己懂得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大道了。既然你看破红尘,却为何要了人家的东西?既然你不为名利,却又为何要把琵琶传给子孙?”
  祝由道:“夫人说的是。我用一根银针可以沟通天地,却又何必纠结于一把琵琶的去留?夫人,琵琶交给你了,你去处理。”
  石榴见他想通了,甚是喜欢,于是把琵琶用布包了,扔到了墙角。
  这时,只见祝贺和甄心回来收拾东西,祝由觉得甚是奇怪。
  石榴问道:“那么晚了,你们收拾东西干嘛?”
  甄心道:“我娘不行了,我们得过去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祝由不由得心里一颤,问道:“你爹还好吧?”
  祝贺道:“我岳父由于担心岳母的病情,精神也不是很好。”
  祝由手一挥道:“去吧,好好照顾他们,明天我们也过去瞧瞧。”
  祝由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心中一阵悲伤。心想,甄九灵答应陪自己到死的,不会因为盛半夏要走,他也要走了吧?
  想到此处,不由得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