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悲歌一叹红尘啸 / 第十二章 变故

第十二章 变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早朝,百官在丞相陈道邻的带领下议事。文官以丞相陈道邻为首居左成一列,武官则以太尉李尹成一列居右。
  陈道邻辅政十载有余,处事严谨,心思缜密,不参与党派纠葛,一心为国为民,深受先皇信任。归雁皇朝在圣文皇帝的治理下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陈道邻居功至伟。
  唯独立储一事,先皇摇摆不定,陈道邻多次劝谏未果,索性不愿再管。入冬以来,陈道邻八十老母病重,告假回乡照料。圣文皇帝病危,连下三道圣旨召回陈道邻,奈何陈道邻年事已高,经不起快马折腾,又兼路途遥远,先皇驾崩次日方返回京城。因此直到圣文皇帝辞世,由于身边缺少公允之人,是否有遗诏留下无人得知。
  年近七十的陈道邻方头大耳,抚着花白胡须道:“如今先皇入土为安,十几日来,百官为皇位传承一事争论不休,至今未有结果,朝中事务繁多,承先皇余荫,国内尚且安定,然而大小事务,老夫不敢僭越,还需新皇决断。”
  “况且北野王朝虎视眈眈,觊觎中洲沃土久矣,如今集结大军再次南下,直逼雁返山脉,所幸镇北大将军云山行联合九皇子玉蹟布防及时,又有巨贾王家鼎力支持,才暂时保住边关未破。”
  “古语言:国不可一日无君,今皇位空缺良久,北野大军压境,国内人心惶惶,值此内忧外患之际,还请在座诸位选出明主,早日登基,以保我归雁皇朝基业!”
  陈道邻这番话可谓中气十足,句句直击要害,百官面面相觑,纷纷议论起来。
  “丞相说得有理,可是新皇人选,百官意见不一,该怎么决定,还请丞相明示!”礼部尚书秦渊率先发言。
  “青獄司大人,你觉得呢?”陈道邻答非所问,转向观文殿大学士青獄司问道。
  “在下认为,先皇在时立太子玉宁为储君,多年来。太子虽无大功,却是兢兢业业,并无大错,先皇直至离世也未曾废黜太子,所以在下觉得太子即位乃是顺应天意!”青獄司神态自若,不卑不亢。
  “此话在理,老夫赞同!”陈道邻道,“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这……”非太子阵营的官员眉头紧皱,可一时间也没法反驳。
  “我等也是此意。”以青獄司和国子祭酒安先民为首的太子阵营的官员立即附和。这些官员大多职位不高,平日里争不过其他皇子党羽,如今竟然能得以往谁都不帮的丞相支持,顿时喜出望外。
  太子玉宁先是错愕,而后狂喜。他与这位丞相大人平常关系算不上好,甚至还时常被批评,今天这位当朝威望最高的丞相大人突然转性支持自己登基为帝,不由得喜上心头,碍于不能喜形于色,只得憋着装作若无其事,眉宇间的喜色却怎么也藏不住。
  “历代君王登基,皆有诏命,如今太子如此登基,怕是有些不合礼制。”礼部尚书秦渊硬着头皮道。
  秦渊乃太师秦风度长子,秦风度又是三皇子玉霄的岳丈,两人是玉霄的嫡系支持者,所谓同气连枝,荣辱与共,若是太子登基,他们这些其他皇子的党羽,肯定要被秋后算账,谁都没有好下场。
  此前太子势弱,话语权最大最公正的丞相陈道邻又告假返乡,在京三位皇子明争暗斗,二皇子玉覃和三皇子玉霄达成共识,极力阻止太子登基为新皇,若不是有青獄司为玉宁出谋划策,玉宁太子之位早已被废。先皇病重,太子一脉被死死钳制,不能接近先皇,到先皇驾崩,在侧知情的只有二皇子和三皇子党派,因此对于圣文皇帝是否留下遗诏,一直都是未解之谜。
  如今陈道邻归来,怕引起朝中混乱并未深究,但如今一表态,此前未参与党派斗争和拿捏不定的大臣们纷纷响应。形势立即反转,其他几位皇子的支持者惊愕之余更多的是忐忑不安,但明白如今大势已不可阻挡,纷纷思虑起自己的后路来。
  “镇南王久镇南方,劳苦功高,治下百姓安平,九皇子协同镇北大将军镇守北方防备北野大军,至今未归,赤胆忠心可见一斑,四皇子历练归来,豪情才智,江湖盛赞,其余几位皇子在京,各司其职,为政亦颇有建树,如今大敌当前,不妨让诸位殿下各自领军,平定北野,功劳大者登基为帝,不知诸位同僚意下如何?”太尉李尹心有不甘,试图搅乱局势。
  “太尉高见,如此既能服众,也能彰显我大国雄威!”一群惶惶不安的大臣有了主心骨,纷纷点头赞成。
  “糊涂!”陈道邻怒极,大袖一甩骂道:“一群争名夺利的蠢货,为了个人私利,置社稷安危于不顾!”
  “让诸位殿下领军退敌固然能彰显公正,但必然会出现不服从主帅指挥,贪功冒进的情况,北野王朝蓄谋已久,大战一触即发,如果不能上下一心,各自为战,我军必败,况且若是这时候皇位未定,军中士卒议论纷纷,人心涣散,这仗还用得着打吗?”
  “北野乃手下败将,丞相这么说未免有些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了吧?”秦风度表示不服。
  “北野三十万大军,皆是马上悍卒,骁勇善战,三年前我归雁皇朝上下一心,几乎以举国之力方才惨胜,如今太师你未临疆场便敢口出狂言,藐视强敌,实乃井底之蛙!”陈道邻杏眼圆睁,指着秦风度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秦风度羞愤欲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有问题吗?”陈道邻负手而立,扫视八方,但凡目光所及,诸大臣莫不低头,归雁名相,名不虚传。
  “既已无异议,三日后,太子登基,共抗北野!”
  云来客栈二楼,枫一鸣和凌依凡正在交流武学心得,云叔上楼汇报朝中传来的重大消息。
  “少爷,枫城主,出大事了!”云叔行色匆匆,抹了一把汗道。
  “什么事,云叔,先喝口茶,慢慢说。”凌依凡忙给云叔倒茶。
  云叔接过一饮而尽,喘着气道:“刚收到消息,今日早朝,丞相陈道邻突然力挺太子登基,百官尊从,登基大典将在三日后举行。”
  “这老家伙不是向来中立吗?怎么突然支持起玉宁来了?登基还如此仓促!”凌依凡蹙眉。
  枫一鸣想了一下,开口道:“应该是迫于北野压力,想早日选出新皇,稳定人心。”
  “那为何偏偏支持玉宁?”凌依凡不解。
  “这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得提前收网了,不能让玉宁这个小人成为皇帝!”凌依凡问云叔道,“北野刺客那边,可有异常?”
  “没有,一切正常。”
  “麻烦云叔通知监视的弟兄,打起精神,好好盯着,今晚收网,我去把刺客控制住,免得夜长梦多。”
  “好的,少爷!我这就去办!”
  “且慢!”云叔说完刚要出门,却被枫一鸣叫住。
  “枫城主,这是为何?”云叔疑惑问道,凌依凡也是不解地看着枫一鸣,等待解释。
  “云叔你把兄弟们撤回来吧,如今已转为内部争斗,量天尺在干预难免招人诟病。”枫一鸣略一思索道。
  “以几位皇子身边那几个老不死的实力,想必早就发现刺客的藏匿之地了,之前按兵不动,可能是跟我们同样的想法,不想打草惊蛇,同时碍于量天尺情面,如今大局已定,只怕他们会殊死一搏,到时候难免误伤!”
  枫一鸣继续道:“我出手吧,以我如今初入褪凡境界的实力,应该能够和那几个老家伙掰掰手腕。”
  “那我这就去办了!”云叔得到凌依凡的眼神肯定,急匆匆下楼去了。
  “他们和我们目的上应该没有冲突才对吧?”凌依凡摸着下巴,还是有些不解。
  “那是以前,现在玉宁想擦屁股,派高手把刺客做掉,以免被人抓住把柄,其他人则想以此翻身,把刺客控制在手里,一旦成功,太子被废,以后无论谁做皇帝都得承这个情,甚至于凭借这个坐上皇位也不是不可能。”枫一鸣笑着解释。
  “如此看来,这个刺客现在反而成香馍馍了。”凌依凡恍然大悟,“我跟你一起去吧,我也想见识一下你们这些褪凡境界的高手过招,从中感悟一下,寻找破境契机。”
  “也好,你进入融体境界时间也不短,是该寻求突破了!”枫一鸣本想拒绝,听他说得在理便答应下来。
  “不过你得答应我,不准出手!”
  “放心,在一群褪凡高手面前出手,不是找虐吗?我可没有受虐倾向。”凌依凡翻了个白眼。
  “算你还有点自知之明,那就等天黑看戏吧!”
  太子府。
  “你可真是糊涂!”青獄司看着玉宁,气不打一出来。
  “当初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嘛!”玉宁躁动不安,来回踱步,早知道局势会突然反转,他也不会瞒着青獄司冒险和北野人达成协议,找刺客去行刺玉霄,想要找出先皇遗诏。
  “现在,唯有一个办法,请苏前辈在其他人抓住刺客之前将他灭口,以绝后患!”
  “要不我把刺客骗到城外,方便行事?”玉宁倒也果断。
  “不行的,这么大消息传出,只怕他早已有防备了。”青獄司也急了,饶是他有百般智慧,事到如今也只能催促道,“兵贵神速,晚一步,一切都完了!”
  四皇子府。
  玉恒和玉勋低声商量,卫兵来报:“潘将军派人来通知,刺客显踪,他已经带着人去抓了。”
  两人相视一眼,“走,去看看!”
  几乎同时,二皇子府邸,玉覃对着一身黑衣,带着斗篷的半跪人影道:“鬼影,看你的了,刺客与太子必然脱不了干系,不惜一切代价,把他给我抓回来!”
  三皇子府邸,满脸皱纹的老婆婆看着昏迷不醒的玉霄,喃喃自语:“伤我徒儿,管你什么牛鬼蛇神,都别想善罢甘休!”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