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陈代明 / 第126章 博古通今

第126章 博古通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郑十方渐渐麻木了起来,早已没有了初来之时的风度翩翩,自信非凡。
  “大学言“国治而后天下平”者,循其序而言也。”
  来时自由,去时已经是身不由己,郑十方还是万般痛苦之下,拿起了案牍上的文章,畅读了起来:“孟子言,修身而天下平者,推其本而言也,曰,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者,即修身治国之事。”
  缓缓的,随着郑十方以一口纯正的官话通篇诵读,现场也渐渐寂静了下来,鸦雀无声,若是一篇糟粕的文章,早就人声鼎沸。
  可现在,所有人都在极其认真的聆听,认真的思索,认真的解读。
  犹如来到了科举现场诵读墨卷的场面。
  科举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而在一场科卷至最终成绩公布并经过确认期间,阅卷制度是极其严格的。
  监考人收卷后,会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糊名,掩盖起来,并加盖骑缝章。
  而后,还有更重要的程序,易名,从外省甚至天下调集专门的人员前来对所有试卷的进行抄录,而这些试卷是用朱砂红笔抄录,故而称之为朱卷。
  在校对无误后,主考官这才会对朱卷进行阅览批阅,并且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意见,经过数十名考官的轮流批阅之后,这才会跟墨卷对比,同样会将考官的意见抄录在墨卷之上。
  而后,墨卷会被返卷,送回考生的手中。
  对于列甲者的墨卷文章,则会直接张贴在榜文上,供考生和文武大臣们阅览,任何抄阅和传播。
  而现在。
  便犹如一篇名章,在众目睽睽之下,供长安学士们阅览点评,丝毫不亚于一篇乡试解元文章。
  可现在。
  凡是听到郑十方诵读的,一个个的在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能听懂者赞不绝口,听不懂的则是四目张望,询问究竟讲了什么,听到大概的解释之后,也是震惊无比。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十三岁的孩童能写出来的文章。”
  “博古通今,引经据典,论证有据,行文有序,逻辑清晰,这,这,这,丝毫不亚于一篇解元之作啊。”
  “神童,这才是真正的神童,我一直认为,古之生而知之只是吹嘘之言,吹捧为重,如今,亲眼所见,竟是这么如山撞林冲进了我的双眼,占据了我的脑海,让我无法自拔。”
  “难怪,这等资质,着实惊人,而且,这还是人家的仓促之作,要知道这郑十方乃是突然发难,所出题目也是临时而出,而陈神童,从知晓题目到思考,着笔停笔,仅仅用了一炷香的时间。”
  “没有草稿,从落笔开始便行云流水没有半分顿挫,此等学富五车的学识,没有几十年的功底绝对不可能做到。”
  “可是,他才十三岁,满打满算十四岁啊!”
  整个城门口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惊呼声,一个又一个的学士如灵魂被暴击般,无比震惊的盯着陈文强。
  甚至有些人已经改口,不再以姓名相称,而是冠上了神童之名。
  陈神童已经用实力,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神童,什么才是真正生而知之之人。
  “好,好,好,好一篇修身为本的绝佳之作。”
  “放在乡试答卷之中,也是顶尖的文章。”
  “若是这篇文章在乡试答卷之中,我愿给个上甲第一名分数。”
  即便是此时的左邑,也不由自主的发出了自己感慨的评价。
  这已经不是依靠原本的关系了,而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对这篇绝世好文的点评。
  他真的有点后悔了,要是早知道陈家还有这等子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早就将之收为关门弟子了。
  有这样的学生简直就是他的幸运。
  多少名师是因为弟子的才学而水涨船高,又有多少名师是因为自己的弟子名垂青史。
  弟子可以因为名师效应而获得相应的地位。
  同样,名师也可以通过弟子而成为天下无双,受人称赞尊敬的名师。
  这本就是双向的。
  只不过是后者难度更大而已。
  可现在。
  亲眼所见,他敢保证,谁能收了陈文强做弟子,不是学生的福气,而是老师三世修来的福报。
  “呵呵呵!”
  而直到此时,紧张了一炷香时间的陈武强,终于眉开眼笑了起来。
  心中那更是感慨万千,也自豪万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此时此刻,他算是彻彻底底的放心下来了。
  说起来,还要感谢这对师徒,若非这对师徒,陈文强也不会这么快扬名长安城。
  如今,两篇文章,长安城的文人学士大儒们都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咔嚓!”
  可此时,若说整个现场有一个人面色铁青,那就是站在陈文强对面的三水先生。
  此刻的三水先生面色已经是非常难堪。
  他想过陈文强能够答出来,毕竟第一篇文章已经可以见到一定的水准。
  可他以为毕竟年龄还小,写出的文章定然是漏洞百出,随随便便挑出一大堆毛病来。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十四岁的孩童,竟然能写出如此一片浑然天成,合乎逻辑,与国政结合,挑不出半点毛病的文章出来。
  太惊人了,也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十三岁,这个年龄太小太小了,小到举世罕见,令人毛骨悚然。
  “会试的题目,真的能够难倒他吗?”
  “若是老夫拿出教谕大人出的会试题,被这陈文强给答了出来,那到时候,我这老脸可就真的被踩在这里,永远也抬不起头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以这个年龄,能答出乡试题已经是难得,若是再能答出会试题目,那还了得,这已经不能称之为神童,而是妖孽,真正在大明王朝横空出世存在了。”
  “这样的人物,必是各方争抢的存在啊。”
  “普通人三十而立,方学有所成,可这,太惊世骇俗了。”
  张淼的内心此时变的极其复杂。
  即想要出题难倒陈文强,却又害怕陈文强轻松作答出来。
  可对于教谕给的题目,他却不敢不出。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