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陈代明 / 第125章 骇然的郑十方

第125章 骇然的郑十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唰唰唰。
  现场仿佛能听到毛笔在纸张上面划过的声音。
  所有人仿佛屏住了呼吸,盯着陈文强奋笔疾书的样子。
  不敢相信这是一个连童生都不是的人在作答乡试大题。
  可是看着点燃的香一点点的燃烧殆尽。
  终于。
  就在燃尽之时,陈文强的笔锋骤停,停笔,吹了吹湿润的纸张,抬头,看向郑十方,“二问,作答完毕,请阅。”
  这话自然不是对郑十方说的。
  三水先生!
  请阅!
  这话不用说,懂的都懂。
  周围已经是一片的轰动。
  没人能想到,如此短的时间,陈文强竟然已经作答完毕。
  “从思虑开始,到起笔之间,全程盯着陈文强行云流水的写完,没有半分停滞,若这不是流水文章,便是思虑敏捷,胸有韬略。”
  人群中有人呢喃不止,确实被这一幕给惊到。
  这等思绪,便是他们这些童生举人,都不可能做到。
  而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案桌上那一纸答卷之上。
  究竟结果如何,全看那一张答卷。
  “这就答完了吗?”
  郑十方愣愣出神的盯着案桌上的那一张答卷,想要去拿,却双腿发麻的前进不了。
  不敢看。
  真的不敢看。
  心中的恐惧之色悠然而生,他怕,怕陈文强写出一篇同解‘早起’二字的文章。
  如此,今日他郑十方便是长安城最大的笑话。
  “取来!”
  倒还是三水先生镇定,回头看了一眼郑十方。
  郑十方心底骇然的卷起千层浪花,可此时,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
  可刚走到案桌近前,仅仅是看了一眼答卷的开头,噗通一声,郑十方便双腿无力的瘫坐在了地上,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后一副惊为天人的样子,盯着陈文强。
  虽然他没有通读全篇,可仅仅开头几句,破题之言就已经非常成功。
  没有点评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他看不懂。
  可正因为看懂了,所以骇然。
  这是一篇极其犀利的八股文章,拿捏住了修身为本,无论如何这题都解了大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是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是故大学一书,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之要,而中庸复以戒惧谨独为下学立心之始。
  仅仅开篇,分述四者,便已经站住了根脚。
  根本不用往后面看,这是一篇极其经典的论述致天下平的佳作,足以登堂入室。
  对四书的理解,对国策的方向掌控,超乎寻常。
  可这。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怎么可能。
  十三岁而已,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文章来。
  “郑春元,不如读来听听,让我等也听听,这位神童是如何解答的,让大家来评价,避免徇私舞弊的可能。”
  见到郑十方这般模样,甚至不用看答卷内容,就能猜出个大概,王源生当即在人群中起哄大笑。
  既然已经出丑了,不如就出丑到底,他一点也不介意郑十方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出丑,越大越好。
  “对啊,读出来让大家听听,瞻仰一下神童佳作。”
  人群中自然有人跟着一起起哄,乐见其成,能够看到平日里高人一等的郑十方出丑,赏心悦目。
  亲近郑十方的人很想要为其说话。
  可是。
  张口却结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本来就不是正儿八经的乡试,答卷自然没有任何保密的必要性。
  又是众目睽睽之下,读出来并无不妥。
  就算是他们想要反驳,也无从反驳。
  只能鸡蛋里挑骨头,等内容公之于众之时,再多加抨击。
  可听到起哄的声音。
  郑十方心底更加凉了起来。
  他已经把全篇给扫了个大概,虽然威望不足不足以点评,可是全篇论述类比,严丝合缝,根本不像是一个初学者能写出来的,反倒是似儒学大家理解通透了四书浑然天成而作。
  这就让他难受了。
  本来二问就已经引得悠悠众口口诛笔伐,即便是答不出来矛头也落在他的头上。
  可现在,人家不仅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出来一篇无懈可击的文章。
  这就更让他羞愧难当了。
  “那郑春元便读来听听,三水先生也籍此做出评价,不失公允。”
  左邑也得势不饶人,本来这场城门口风波大可不必出现,郑十方不顾他的颜面出现在这里,如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也没必要顾左盼右。
  今日一战,这郑十方今后与进士再无渊源了,心乱了。
  而这,压力一瞬间就给到了三水先生。
  “真的作答出来了?”
  三水先生心中同样震惊,有点怀疑,可自己的这个弟子他还是了解的。
  若非见内容太过于惊世骇俗,断然不会乱了方寸。
  胜败在此时已经分了。
  现在,他同样为难。
  究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读出来,还是私下里解决,城门诘难之事,就此作罢。
  可就在此时。
  一个小厮匆匆忙忙的来到了三水先生的旁边,没有多言,只是将一张纸条递在了三水先生手中,便匆匆离去。
  可三水先生拿到纸条仅仅看了一眼,便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十方,读与大家听听!”
  现在,不只是郑十方,即便是他也退无可退,不仅要读出来,不仅要点评,还要继续第三问。
  有人给了他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看似是一句话,实际上,这是给了他一道题目,一道不管胜败如何,都要问出去的第三道题的题目。
  这是一道会试题目,也是一句题,论策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行富贵,素乎富贵,行贫贱,素乎贫贱。
  有人想要藉此行警告之举,考究之举,却不想亲自出面,要借他之手来考究。
  可是。
  见字如面,他不得不执行。
  若是此时郑十方方寸大乱,直接在第二问便大败而逃,三问三答便就此作罢,没有由头,就只能由他硬着头皮上。
  而这,身为陕西学府教谕,诘问一个连童生都不是孩童,纯纯丢了为人师表的脸面。
  “郑十方,还不读出来,既见神童,当共同瞻仰其才学!”
  见郑十方无动于衷,三水先生再次爆呵了一声。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