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十五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

第二十五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作为协议的补充,恩斯特特意从普鲁士手里拿到了军火行业的入场券,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这次恩斯特提前说明了目的,即为了黑兴根王室管理下的东非殖民地的武器装备问题。
  毕竟,在欧洲本土你搞武器装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你要是弄条生产线就不好说了,哪怕是相对落后的技术,也会尽量避免扩散。
  恩斯特既然强调了是为殖民东非做目的,那普鲁士政府就不用太过操心其用途了,只要派人查查账,合理缴税即可。
  这次普鲁士王室和政府倒是很大方,除了一家小兵工厂外还有数条即将退役的原燧发枪生产线,以及子弹生产线。同时承诺恩斯特未来可以从克格勃等普鲁士军工企业订购需要的其他物资,当然是要付钱的,且不能用在欧洲。
  此时的普鲁士受到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影响加大了退役前装燧发枪转而生产后装线膛枪,所以才会慷慨的将前装燧发枪的生产线送给恩斯特,正好给新生产线腾位置。
  对于可以拿到这些老旧的武器生产线恩斯特已经十分知足,恩斯特打算在东非殖民地装备上这些眼见就要落后的武器。
  东非殖民地的华人移民越来越多,将来据点也会增加,而恩斯特在东非的得武装只有雇佣的德意志人,数量却只有两千多人,而华人移民目前已经快三千多了。
  其实两千多人已经不少了,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开战前夕,德属东非的兵力包括了68名白种军官、60名白种士官、132名白种医官和行政人员、2名黑人军官、184名黑人士官、以及2286名黑人士兵。
  这么点军队却镇压着面积九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今恩斯特对东非殖民地的投入就不是......争爆发也应该是己方拥有对方数倍的兵力,相较于公平对决,群殴才是王道。
  用土著来组建军队肯定是不可靠的,前世英国在非洲拉着各国殖民地组建了足足二十五万土著大军来对付德属东非,初期被德属东非的几千殖民者当猴耍。
  所以土著的战斗力和战斗欲望可想而知,可能他们也知道自己是要去送死,所以直接摆烂,不过恩斯特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他们日常的状态。
  如果要改变这些土著懒散应付的性格不是做不到,只要把教育搞好,从下一代开始抓起,应该可以扳正。
  但是那样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谁受的了,而且殖民者是来发财的可不是来扶贫的,社会的财富是有定量的,指望从殖民者手里掏钱,不如让他们拼命。
  当然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是如此,比如美国,加拿大那种已经完成“清理”的殖民地,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不能像对土著那样对待了。
  所以就转向正常国家的状态,目前东非殖民地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暂且没有办法将土著全部打包送出的能力。
  受制于人口数量,恩斯特打算未来三年里在东非建立一支五万人的华人军队。
  为了不让这支军队脱离管控,所有军官全部由德意志人担任,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担任参谋等副职协助管理。
  恩斯特也想扩大东非的德意志人群体,可是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谁愿意到那种“野蛮”的地方发展。
  只有什么时候东非殖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且欧洲处于大混乱,在战争阴云威胁下,恩斯特才能把手伸入欧洲把那些普通人吸引过来。
  作为最开始组建的东非殖民地华人军队,其武器问题自然由这些老旧的前装燧发枪生产线来解决。
  这支预想里的部队也不是......那种常备军,而是类似农军那种日常要加入生产建设的特殊性质部队。
  毕竟当前东非殖民地面临的对手只是那些未开化的土著部落,大多数还处在用石头和树木制成长矛弓箭搭配少量铁器的阶段。
  这样的对手不值得组建专业训练的常备军来对付,只要华人移民拿着从欧洲退役的燧发枪学会开火瞄准,对于那些土著部落,就是降维打击。
  
  
  
  那种常备军,而是类似农军那种日常要加入生产建设的特殊性质部队。
  毕竟当前东非殖民地面临的对手只是那些未开化的土著部落,大多数还处在用石头和树木制成长矛弓箭搭配少量铁器的阶段。
  这样的对手不值得组建专业训练的常备军来对付,只要华人移民拿着从欧洲退役的燧发枪学会开火瞄准,对于那些土著部落,就是降维打击。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