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宝初年当红主播 / 第13章 白沙镇真凶落网,江城子苏轼背锅

第13章 白沙镇真凶落网,江城子苏轼背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日,洋州驿有快骑飞抵白沙荔园,通报了有驿夫半道累死的讯息,同时损失了一匮上品“盈迟荔”,为了赶紧补上,今日园内要加班了!农人要从剩下荔枝里小中取大,匠人们也要让“香石”工作起来!
  园中荔农与熏荔匠人,听了噩耗都是一愣:
  又累死一个!
  荔枝园工作繁重,不到荔枝绝收,闲不下来。更奇葩的是,上面对荔枝的品质要求奇高,轻易过不了关。
  往往一个人盯固定几枚荔枝“优等生”——一到成熟,及时采摘,保证供应,也免得其他人抢了“头功”。愣是把一件原本很容易的事情变成有技术含量的大工程来。
  “今天又有驿夫累死了啊!好好一匮荔枝浪费了!所以熏房也要留下待命!随时补送下一批去!”洋州驿的驿吏再次通报,让匠人们虽然暗暗叫苦,却也只能在唯唯诺诺。
  “另外,”驿吏皱着眉头:“听说死者今天与熏房的人发生了口角,不知是否是其疲劳过度的原因!尔等也需一一接受盘查,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嗯,对了,有谁与死者家属相熟的,去通传一声。”驿吏嘟囔着:“今天就不用加班了。”
  说着就要转身离开,走出十步后,有人道:“小人愿往!”
  “哦?”驿吏打量着对方。
  对方恭顺地叉手:“我知道路。可以去。”
  当听说“有驿夫累死”——而不是其他死法的时候,他心中大喜,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心思早已不在熏房内。
  又听说去通信就不要加班,也不用接受审讯,让他更加想离开园里了。
  只是现在,还要在表面上保持一点对于“死者”的悲悯。
  “唔。很好。只不过——”驿吏若有思索地点点头:“我又没说死的是谁,你怎么就确定,你知道去他家的路呢?”
  匠人勃然色变!
  死的难道不是,难道不是——
  “对啊,死的是他。”驿吏冷酷道:“可他不是累死的。”
  而是被你毒死的!
  ……
  案情大白于天下。
  次日,当留宿洋州驿的陈成和郭子仪听闻真凶果然被擒获时,顺利得都不敢置信。昨天直播间里也都认为陈成不可能把真凶找出来。
  就算找出来,那也是你自导自演的结果!哼!
  想让我们相信你料事如神?没门!
  “果然如陈郎所料,一诈便将其诈了出来!”洋州驿众人与挑剔的观众不同,都对陈成刮目相看!
  佩服他在什么信息都没有的情况下,凭想象洞悉了来龙去脉,还对犯罪者的心理十分洞悉:
  先是报告“好消息”,让凶手自以为诡计得逞,没被人发现,得意忘形之下,戒备心大减;
  又是用“接受盘问”和“加班”来让其对留在园内工作产生抵触与畏惧,毕竟凶手很有可能与死者发生过冲突,否则不至于杀人;
  最后不经意地抛出“橄榄枝”,唆使对方通风报信,凶手果然就上当了!
  凶手断然不知道几百里外有人对其阴谋了然于胸,被逮捕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杀人原因则是因为驿夫长久在外,妻子独守空闺寂寞难耐,与熏房匠人勾搭成奸,眼看今年的“荔枝工程”即将结束,二人的奸情可能就要暴露,干脆先下手为强——
  过程基本就是陈成所推断的了。
  “这俩奸夫**就不怕毒荔枝到了长安,毒到贵人吗?”
  “那倒不会。”
  他们对于荔枝的检查严苛了然于胸,层层把关之下,贵人们吃到的一定是“放心食品”。
  “嗟乎!”郭子仪叹道:“此番若非十一郎心细,好叫二人脱得法网而去!”
  “郭大侠过奖了!”陈成有些不好意思,我也就平时喜欢看看《名侦探柯南》《少年包青天》什么的,初中化学都是临时恶补的。
  一路上遇到过各种稀奇古怪的案子,如郑宝旦扬州宝镜失窃之谜、王维老师“无字金刚经之谜”(那卷金刚经到现在都还在陈成的行囊里),到现在陈成都没有任何头绪。
  这还是他第一次凭自己解决悬案,小有成就感。
  ……
  告别洋州驿,踏上子午道,虽然荔枝之贡很可恶,但也的确让自古以来的险道变通途。
  不数日抵达帝都长安,陈成与郭子仪在城外作别。
  “郭大侠是知道的,我的身份特殊,恐怕给你带来麻烦。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爷俩就此别过!”
  经过这段旅途的相处,陈成的胆大心细、能武能文都给郭子仪留下了良好的映像,实在是起了爱才之心。
  自己这番回长安述职,来日出镇一方,也是可以料见的。陈成这样的少年英才,莫不如随他到边疆去历练一番,建功立业,不失为好的出路。
  “承蒙郭大侠厚爱,陈苌不胜感激!”陈成叹道:“不过家父已为晚生择选良师,不好违约呀!待我学成了本领,再来大侠账下听候差遣!”
  与郭子仪一同出阵边疆,无疑比给王之涣充当助手威风许多,毕竟王之涣只是一介县尉,还是等了多年才补的县尉。
  但陈成还是想去幽燕看一看,毕竟虽然那里没有郭大侠罩着他,可还有郭大侠的一生之敌——安禄山啊!
  “昔年陈苌曾赠诗以群将,但在陈苌看来,未有一人能与伯父相比也!”陈成感叹道,不赠一首千古名作,不足以表达敬仰!
  陈成挥笔写道:
  江城子·郭巨侠出猎
  巨侠犹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玉龙出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无用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郭子仪一看,不由得雄心大振,连赞“雄绝”,这不比陈成送盖嘉运那首“将军出城车马多”好多了?(王昌龄:可那一首我很喜欢啊!)
  就有个问题……
  “虽然郭某一介武夫,也知道这‘江城子’是坊间酒筵上流行的曲调,又名‘江神子’‘水晶帘’,乃是‘单调’,何故十一郎在此变单调为双调啊?”
  陈成答道:
  双倍长度,双倍敬仰!加量不加价!
  真实想法:特么“单调”不够苏轼吹牛B,太“单调”嘛!所以他自己动手加长了此词牌的长度!甚至还让后人效仿!哪知道东坡先生的版本不正宗呢!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