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要抓穿越 / 第23章 好奇、分野、西涯

第23章 好奇、分野、西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的活做完了。锦衣卫的老爷们好像对成品都很满意。”
  名叫陈栓柱的大憨蛋,在下午时分向安磐和湛若水通知了这个,足以让他们如闻仙音的好消息。
  陈大傻帽其实脑子还是比较清楚的,技术也还算不错。
  虽然在官营工坊里算不上一流,但各大衙门也不会把一流的高手轻易借给锦衣卫用。
  因此他这二流货在这里就是技术大拿了。
  能在他身边混,是周围好几个学徒都翘首以待的。
  但这两个人却好像颇有来头似的,只维持着标准的礼数。
  甚至就连锦衣卫赏的酒菜,也都是陈大傻子给他们两个端过来的。
  其实他们两个在这里做活,按照锦衣卫之前的承诺,是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吃食的。
  不过,那些后勤保障后来都折价发放了,毕竟折价更灵活,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而且,附近还有纪念碑基金开设的小农场,两人曾经听岩松提起过,那里有许多好吃的,早就已经谋划着要去偷些东西出来了。
  湛若水虽然是大儒,但他对里面的新奇故事其实是很好奇的。
  这个家伙。在学术上比较讲究“格物为体认天理”,而且还强调,应该“随处体认天理”。
  因此跑到农业委员会去“体认天理”,自然一直在他的时间表上。
  只可惜今天他恐怕是没有心情去了。
  因为,白天见识的那一切,已经足够让他心生好奇了。
  那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玻璃,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
  即便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也曾见识过不少海货。但南海琉璃这种东西,似乎也达不到这样的透明程度。
  因此他一直想要找个人问一下,这玩意儿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那个陈大傻子说了,但对方就说这手艺是锦衣卫带来的,他们也只是试试,看看管不管用而已。
  陈大傻子既然不肯帮忙,他只好带着安磐去找锦衣卫。
  然而锦衣卫的说法,则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翰林老爷有所不知啊。这个法子现在还不算成熟,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来事的,但正因为没有成熟的方法,因此也不好向老爷表述啊。再者说了,这可是朝廷机密,寻常人是不能知道的,即便老爷想知道,我也得请示上峰之后才能回答。哦,对了,是才能找个懂行的给你回答我是不懂的。”
  那锦衣卫军官笑得怪怪的,虽然说话客气,但总觉得是在刻意隐瞒什么。
  湛若水也知道他们不好招惹,但这件事情实在让他兴趣太大。
  恰恰在这个时候,他一个老熟人刚好从旁边经过。
  “伯安兄!”
  王云已经有好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称呼了。
  自从进入锦衣卫工作,并且在一次审理案件的时候,被一名穿越者显现,当成偶像来膜拜之后,王云就干脆改回了五岁之前使用的名字,并且表字和自号也都极少在提及。
  没想到在这里竟然碰到了老熟人。
  而且这个老熟人可不简单,他可是白沙学派陈献章的衣钵传人,
  这家学派,与自己从娄谅那里继承来的“格物致知”之学,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相合之处。
  而那些相和之处,差不多就是他们两人成为朋友的重要因素。
  那些往事,大概还是他在老家求学的时候发生的,如今想来有好戏已经是10多年前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两人的交情也似乎因之而发酵了许多。
  初一见面之后,他们甚至忍不住激动的熊抱起来。
  那名锦衣卫军官看是王云过来,脸色立刻就变得恭敬了许多。
  湛若水一看是这种情况,便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王云对此事也是很有兴趣的,他干脆换上自己的名义,要求那名锦衣卫军官带着自己去见一见那些所谓的专家。
  锦衣卫军官是有些为难的穿越者,是不能轻易和外人接触的,虽然王云不算是外人,但是他身边那两个也还不能算是内人呢。
  好在,对于发展大明优秀青年加入他们第14卫所这件事情,从指挥室到千户百户乃至小琪之类的军官都是心里有数的。
  因此他立刻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三个人可以隔着一道帷幕,与那些穿越者们交谈。
  可是这交谈一开始,湛若水和王云就都愣住了。
  也许是在锦衣卫培养出来的习惯,这些创业者已经养成了很好的顾问思路。
  一旦有人询问,他们总是能够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各种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吐露出来。
  在听到玻璃二字之后,穿越者们立刻从古罗马时代开始讲起,然后是欧洲那块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在玻璃制作工艺上的分野。
  在几百年之前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的玻璃制造,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区域。
  北方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英格兰和波西米亚,南方则主要是意大利。
  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公益传统有所区别。
  北方在罗马帝国衰亡之后,偶尔残存下来的玻璃做法大体只能躲在森林覆盖较为稠密的地方。那里的玻璃沙子大体还是沙子,但另外一些辅料就得额外想办法。
  因为他们常用的助熔剂,原本是和罗马帝国一样的,通过燃烧海生植物所得到的苏打。
  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这并不会限制植物的来源。
  把你家多肉烧了,也是会产生苏打的,甚至这种变化,揭示了刀耕火种为什么可以肥沃土地的原因。
  当然这种肥沃力度是有限的。
  不过在玻璃熔融的时候,碳酸钠似乎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北方人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就地取材,用他们当地林区的植物来进行玻璃的制作。
  在北宋中后期的时候,山毛榉这种中国的北方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植物,成为了欧洲北方地区制作玻璃的重要灰烬来源。
  而著名的冶金学之父阿格里克拉,则在他的著作当中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如果没有以上所说的树汁液,就用两份橡树、冬青、硬木或土耳其橡树的灰代替。如果这些都没有,就用山毛榉或冷杉的灰,混合一份沙子或者砾石,并加入少量从咸水或海水当中提取的盐以及微量的锰,然而用后者支出的玻璃不是很白很透明。”
  这段话可能是因为近期被关注的过于频繁,竟然有穿越者能够成段的背下来,以至于王云和湛若水当场就取出纸墨来,把它原文抄走了。
  在感叹这位所谓大国工匠的记忆力之后,一旁的安磐终于忍不住,请教了几个基本的问题。
  “这个阿格里克拉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冶金学之父?难道我大明就没有眼睛吗?”
  这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不好回答的,因为旁边还有锦衣卫虎视眈眈,所以他们不敢说些对大明不敬的言论。
  不过,阿格里克拉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同时出生于1490年,说起来他和大明也确实有一些缘分的。
  因此可以拿出来用于缓解这种莫名的紧张。
  而且,此人的名字,就连皇帝陛下也是知道的,因为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被人在皇帝面前提及。
  他的学术著作,若非还没有写成,一定会成为大明朝重点引进的目标。
  但即便如此,也进行了相关著作,也早早的被各位穿越者们摆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这自然是让文人们颇不满意的,甚至后来皇帝怀疑。那就是李东阳发起试探的动因之一。
  不过,人心是最难猜测的东西,哪有这些实际的工艺来的清楚明白。
  也难怪,有人宁愿沉浸于其中,做一个人世间的傻子,也不愿意浪费心神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但穿越者们是暂时没有资格活得如此单纯的。
  因此,阿格里克拉这个人。在被介绍到明朝的时候,必须小心的加上“他是个凡人,而不是孔子”的光环。
  从公益进步的角度讲,他确实还是个凡人,因为它的认知都是比较基础的,甚至有很多错误。
  当然,对比之下的孔子也类似出现过不少问题,之所以会强调是类似是因为没有人敢于提及。
  这可能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不过,在得知那位冶金学之父如今只有太子班大小的时候,安磐还是问出了锦衣卫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那他是怎么写出……”
  “咳咳!”
  锦衣卫军官阻止了他的询问。
  但很快,王云就起身与他说了几句,而后有人拿出了两份协议,上面用工工整整的小楷写着题头。
  “保密协议!”
  “这个,必须签签完之后所听到的,任何关于这里的事情都不能说出去,否则,我记得好像是夷灭三族来的。”
  安磐当场就表示他不签了。
  左右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
  但更加老于事故的湛若水却知道,其实他们已经听到了要紧的地方。
  甚至就连这保密协议的存在与否,都有可能是保密的,所以他们既然知道了,最好还是签了。
  至少,他不想给王云惹麻烦。
  于是,湛若水不仅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还按着安磐的手好说歹说让他也签了。
  之后,他们就可以恭恭敬敬的继续听那位大国工匠讲故事了。
  “我们是500年之后而来,因此,我们也知道50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你这是骗人的吧?弥勒降世嘛,这些我都听过!”
  安磐有些不相信。
  但王云却笑了起来。
  “贤弟今天亲眼见证了那玻璃制作的工艺,还觉得他们在说假话吗?”
  安磐恍然大悟的惊叫起来,原来那保密的工艺竟然是他们提供的。
  他立刻追问:“那我后来怎么样了,还有我爹我娘,我们大明后来都怎么样了?”
  “你以为这是在算卦吗?”
  锦衣卫军官“嗤”的一声笑了出来。
  安磐拿不准对方是否要阻止自己。但对方撇了他一眼,脸上的犹豫之后,就立刻变成了闷嘴葫芦,你就过脸去不说话了。
  这让安磐壮了胆子。
  然而,对面的那位弥勒佛却没有给他想要的答案。
  “这位大人,莫说我不知道你姓谁名谁,就算知道我们这儿也有规定,这种事情是不让说的。”
  “原来是天机不可泄露啊。”
  安磐有些失望的说。
  一旁的王云解释道:“其实这规定我们那边也有的,叫做该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而且还是这群穿越者告诉我们的。”
  “哦……”
  安磐和湛若水都感到一阵冷风吹过。
  甚至,他们刚刚燃起的一些兴趣都因此而变的冷淡下来。
  不凑巧的是,这时候一名千户突然捧着一摞书走上前来,他笑眯眯的向几个人介绍。
  “两位既然已经把保密协议签了,那这些书大可以翻阅一下。这里面是西涯山庄刚刚整理出来的,关于穿越者们的一些秘密。”
  湛若水一听,立刻和安磐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接过了那一摞书。
  王云打眼瞥了一下最上面的那本,发现那是出自台湾某家出版社的书籍。因此知道这些书籍是不需要转写字体的。
  但既然能拿出两本来,很有可能是经过誊录的。
  要知道,穿越者们虽然带了不少书籍,但皇帝都视之为珍宝,寻常是不给别人看的。
  也只有李东阳那样的大人物才有机会……
  等等,刚才听到了那个西涯山庄,莫不是和李东阳有关?
  李东阳出生在什刹海,那里有个地方就叫西涯。
  而他名讳当中的东阳二字,反而是为了与之对仗而取的。
  当然,李东阳的自号则干脆用了自己的出生地。
  如今,那座山庄又沿用下来,恐怕是别有深意的。
  王云仔细想了想,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妥。
  李东阳最近的举动,颇让人感到有些不安。
  或许那位高瞻远瞩的老大人已经看到什么不好的苗头了。
  也或许,自家老爹王华的那顿庭仗,也可以先在皇帝那里欠着。
  李东阳的府上,或许才是他最该去的地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