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凛冬将至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凛冬将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端平九年,蛰伏待机许久的大宋和蒙古都发生了一件轰动他们的各自境内的大事。
  
  天公不作美,天时不可能永远站在宋蒙的任何一方甚至有的时候两方都不会站。
  
  好巧不巧,端平九年的这一年,天时分别摧残了大宋和蒙古各自的地盘。
  
  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雨季没有推进至幽云地区以北,反而是在黄河流域停滞了下来。
  
  雨季的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宋蒙的发展情况,甚至给他们带来了灾害。
  
  大宋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爆发了大面积的洪涝,洪水淹没了无数的良田,不少人因此流离失所,不少人因为洪水的爆发失去了全本耕作了数个月的劳动成果,此等打击严重的摧垮了整个流域内所有人的安稳生活。
  
  同时,蒙古草原也是异常的艰难,雨季迟迟不到来,别说下雨了,连个雨点点都没有看见过,整个草原一片荒芜,丰美的水草地再也不见,到处都是土壤皲裂的裂缝。
  
  土壤完全的裂开,在也没有任何的一片完整的草原可以供蒙古人放牧,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牧场,失去了草原,失去了牛羊和马匹。
  
  所有的河流都十分的干涸,无尽的干旱折磨着每一位牧民的生活,为了求生蒙古牧民被迫开始了一场苦涩的迁徙,他们离开了居住的漠南草原,前往更加遥远的漠北草原。
  
  生活条件的恶劣让更多的人日子非常的艰难。
  
  对于这等情况,赵与芮等人做出的应对唯有将朝廷这两年囤积的战略物资拿来赈灾,而且立刻调集宇文靖等人去治理水患。
  
  同时赵与芮等人只能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就地征集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让他们成为修复河流的主要劳动力,给他们发放最低的生活保障。
  
  大宋将自己囤积了许久的物资全部拿了出来,粮草、钱财、丝织品等等物什都支援到了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去。
  
  大宋囤积的资源虽然足够大宋扛过这波的灾害,可这也让大宋企图进攻草原的计划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大宋原本打算一战定乾坤,一次性的歼灭整个草原的蒙古铁骑主力部队,彻底平定蒙古的威胁,但是这一次的水患让大宋上下都有些猝不及防。
  
  粮草和钱财全部投入到抗洪救灾的任务当中去了,而且整个大宋足有数百万亩的田地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而那些流民都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张嘴,他们要吃饭,就必须将大宋原本储存的数百万石粮食拿出来给他们分食。
  
  那些淹没的田亩都无法产出新的粮食,就让整个大宋的粮草处于一个只出不进的局面,粮草的储存下滑日益严重,这让大宋北伐的计划很有可能暂时搁浅。
  
  如果只是大宋遭受到了灾害的话,那么赵与芮倒是愿意将整个计划向后推迟一段时间。
  
  但是最巧合的就是蒙古人也遭受了同样的灾害,他们的干旱天气使得他们损失也非常的惨重,蒙古没有大宋囤积的雄厚国力只能选择迁徙来躲避干旱。
  
  这就让大宋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把握这一次的机会,大宋就有可能一举歼灭整个蒙古的大军,彻底的扫荡草原,要不然的话兴许来年大宋或许可以缓过来,但是蒙古人也缓过来了。
  
  蒙古缓过来的话,大宋想要平定蒙古就又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彻底的扫荡蒙古的草原势力和那无处不在的铁骑部队。
  
  这一切都让赵与芮动心了,他没有想到蒙古也遭受如此大的灾难,既然如此的话,大宋绝对不能错失这次良机,哪怕付出的再多也要将这次机会把握住。
  
  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的措施,如果不能用铁血手腕推动这次北伐战役的话,将来的但是可能要付出两倍三倍,甚至十数倍物资的消耗和人员的损失。
  
  在朝堂当中,各部大臣、赵与芮以及各部将领都争吵了非常多的时间,他们关于是否北伐,该如何北伐的问题争论不休。
  
  大部分朝臣实际上是不同意但是此时北伐的,因为大宋内部的情况,有些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如果北伐的话,将会给但是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兴许数年之内都无法恢复。
  
  他们也是一心为国着想,他们更关心的还是大宋黎民百姓的生计,是民生的建设情况。但是如果错过这次机会的话,很有可能让蒙古人卷土重来。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朝廷的还是同意了赵与芮的观点,无数朝臣们最终下定决心共同平定蒙古,让整个蒙古彻底构不成威胁,让大宋的恩威教化能够远播四方,让以后的内陆黎民百姓再也不用受到游牧的侵扰。
  
  既然决定了要北伐,那就必须要筹集更多的粮草和钱财,就必须得将现在不足的库存给补充上去,否则的话大宋完全没有余力进行北伐,没有物资保障的北伐肯定是空话。
  
  既然要筹集物资,就必须在特殊时期使用特殊的手段。
  
  大宋目前主要缺的是两种物资,一是粮草二0钱,没有了粮草和钱,那么一切都没有保障。
  
  首先对于粮草情况来说,虽然北部地区大部分被洪水淹没,无法产出更多的粮食,但是南部地区还有着无数的耕地产出,大宋的粮草产出仍旧不少,可大宋对于粮草的征集一直价格都很低,农民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粮草卖给那些米商。
  
  但此时特殊情况必须要采取不同的强硬手段,取消所有米商对于农民粮食的收购,全部由大宋朝廷统一收购,那些米商暂时纳入大宋的粮草供应体制之内,尽量不让他们亏损太多,让他们完全的成为大宋体制内部的一个粮草销售和供应渠道。
  
  集中全国的人力与物力,集中全国的粮草,将这些粮草由朝廷来统一发放,统一销售,这样可以使粮草全部聚集在朝廷的手中,农民只要留够自己的口粮,粮草可以换成多余的钱财,钱财则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物品。
  
  至于如何筹集粮草的话,就要使用钱,大宋的一贯钱是七百七十文,平均每四贯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如果想要筹集更多的钱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铸造铜钱。
  
  铸造一大批铜钱的话就可以使得大宋有了更多的钱,不过也会使得钱价的下跌,现在四贯钱能够换一两白银,也许铸造很多的铜钱的话就需要五、六贯钱才能换一两银子。
  
  这样会带来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到时候整个大宋的经济有可能就会崩溃,所以如果想要压低钱价的话,就必须将大量的白银投入到市场的流通当中。
  
  大宋库存的白银并不是很多,但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海上们开辟了海上商路之后,大量的运银船开始源源不断的驶入大宋的境内,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贩卖到各个地区之后收获了大量的白银,重新流入到了大宋境内让大宋的白银数量水涨船高。
  
  本来的情况就算是不铸造新的铜钱,钱价会上涨的很快,原本是四贯钱兑换一两银子,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大量白银流入到大宋之后,可能会变成两贯钱兑换一两银子。
  
  而此时正巧赶上了洪涝灾害,使得大量的钱需要花出去,同时要收购更多的粮食,那就必须要铸造更多的铜钱以供大宋的支出,而此时运银船的到来恰巧解除了大宋财政方面上的困难。
  
  所以大宋在钱财这方面还不是太过担心,因此大宋在筹集了足够多的钱财之后,立刻开始铸造新的铜钱同时将白银大量的放入市场去打压钱价,这非但没有让大宋的经济失衡,反而收集来了不少的粮草。
  
  大宋的粮草得到了一定情况的改善,粮草的库存节节攀升,终于攒够了可以出兵的军费。
  
  大宋打算集结二十万的主力铁骑部队出击草原,首先夺取漠南草原之后,从漠南草原出发深入大漠,一直打到漠北地区寻找蒙古铁骑的主力部队,全歼十五万主力蒙古铁骑,将蒙古铁骑彻底剑眉,让这个世间再也没有强悍的草原游牧部落,彻底的平定蒙古对于大宋的威胁。
  
  毕其功于一役这个词或许是个反义词,但此时大宋正是这样准备的,一鼓作气彻底拿下蒙古,彻底的荡平威胁,为万世不拔之基业添砖加瓦。
  
  宋军铁骑枕戈待旦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已经等待了两年,等待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大宋的名将团也早已经出发来到了幽云地区各项物资准备,也同时向着北部调集钱财粮草,纷纷向着幽云地区而去。
  
  运送物资的车队几乎挤满了整个水泥修建的大路。
  
  汪古部地区同时已经派出了骑兵前去侦察蒙古各部落各部族的动向,他们的迁徙方向他们主力大军所在的位置,他们蒙古的大汗蒙哥的情况,都在调查当中。
  
  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是时候去一决胜负,一战定乾坤。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