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女生频道 / 向北,南方姑娘 /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顺着台阶下,来到广场,又是青石板地面,广场小了一大半的。远看看不清是哪个殿宇,听走在周围的人说是乾清门。
  “日”字上半部分是内廷,也是帝王及其后妃生活娱乐的地方。而“日”字中间那一横呢,林秋把它比喻内廷正宫门的乾清门,是内廷和外朝的分界线。
  虽然叫的是门,但是和太和门一样,都是大个殿宇搭配几间屋子的。
  一眼看过去,有三个门,一大两小的。周围紧密连接着其它稍稍小点儿的屋子。整个建筑是单檐歇山屋顶,单檐是只有一层楼,连着底下几根柱子的,屋顶还是由梯形形状绕圈形成的,坐落在汉白玉台阶上,雕石栏杆环绕。
  较为醒目的是大门前的一对鎏金狮子,远远看,闪亮亮的,刺眼睛。走近,有很明显的旅客摸出的印记,经常摸的地方滑滑的,泛着光,还掉金了,露出难看的像铁一样的材质。狮子的两只爪子上面,鼻翼周围一圈,都是。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闭馆翻修一番,里面很多东西有种旧的失去光泽的那种。
  狮子被汉白玉栏杆以及铁栏杆所挡,两者之间的较大的台阶是不能过的,只能是从两侧上去。而在狮子往东西方向呢,是一对硕大的镀金水缸。上面雕刻着有些凶狠的动物像,看了一眼林秋就跑开了。
  上得台阶,是几根大红柱子,木质门墙雕刻金龙绘彩画,沥粉贴金的。
  比较吸引林秋的是那块不同于其他匾额的字体。前面几个殿宇的匾额都是汉文繁体字,就一种,干净利索。这儿,除了“乾清门”那仨个繁体字外,在它右手边还有一种,林秋看不懂,认不出来。后来看见人群里面围着一个老大爷,她挤进去听了一耳朵。说是满文。
  “乾清门”的匾额上面,林秋正对面看过去,左手边为汉文,右手边为满文,刚感觉不错,汉文以左为尊嘛!哪成想到,听老大爷说,以匾额自身来看,是满文为左,汉文为右。
  ……
  而之所以带有满文呢,是因为清代坐拥北京紫禁城的帝王是满族人。一开始好像说紫禁城所有都换成满文,后遭受到阻力,有部分宫殿是。而等袁xx的时候,是给了xx面子,留有内廷开始的后三宫,允许有汉文和满文的匾额出现。
  大爷是一张嘴巴拉巴拉巴拉……什么都敢说呐。
  多的也没记住,也就是后面三宫的匾额上面,汉文与满文一起。里面的故事那是几天都讲不完的。
  大抵不过是朝代更替吧。
  就像你买了个二手房,也是在二手房上冠以你自己的名儿,也是要把前屋子主人的门牌号给摘掉一样。区别在于,他那个是不能像你买房那样,一锤子定音,是啥就是啥。
  青砖槛墙,方格窗。绘金龙和玺彩画,琉璃瓦。色彩绚丽。从这些与“日”字下半部分外朝建筑相对比,生活气息稍显露出来,不同于外朝那种,一眼就让人感到严肃,庄严,雄伟,腿软。
  乾清门用作为处理朝政的场所时,有“御门听政”一说。斋戒,请宝接宝等庆典大事也是于此场所。
  “御门听政”一说为:
  帝王早上,上早朝在此等候众大臣奏事,再做出决策,类似于书房功能。也有朝代的帝王不在次临政的。
  整个流程是:午门击鼓,文武大臣从午门“日”字两侧的“竖”即左右,东西掖门进入,按照各自品级分列于大门两侧,当帝王坐落宝座时,这时,会有响鞭,或者唱和,而大臣们就是行一跪三叩。九卿六部的重要大臣依次启奏,有异议是看官员附议人数的,附议的多的,帝王觉得还可行的就拍案定下。没有大事的就是退朝。帝王起驾回宫处理其他政务,百官退出。朝仪制度相当严厉,故有一:“xxx大人御前失仪,杖责二十大板,以儆效尤。”等说词。
  而上早朝中,也不是谁都可以去上的,有些有名无权的,因为家里荫有功名,其继承祖业,封爵封侯封国公的,有的世袭三代就没了。
  故很多电视剧里面剧中某某侯爷,伯爷,国公爷为了使得祖业不在自己手上败落,是用尽力气心机,攀高枝,而最常见效果显赫的是嫁娶联姻。嫁女儿也好,娶儿媳妇也罢,更甚者纳贵妾,取继室,手段多的应有尽有。
  阶级制度越严谨,躲藏在黑暗里滋生下来的人的内心欲望就越强烈,仿佛成正比。
  欲望越大,内心也会越不平衡,得不到满足。
  欲望是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是在于控制。
  生存与存在,爱与不满足。
  林秋很喜欢的一句话: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记得小时候这样一件事儿:
  小小的时候,特爱吃糖果,每每家里来客人了就是笑得见牙不见脸。等人走没了,盯着圆桌上面的糖果是两眼放光。
  但是个子矮,够不到大圆桌。就会想办法,自己爬凳子,但是呢,凳子爱和人作对,谁让林秋小时候胖的跟个球一样,有个小绰号:小冬瓜。凳子是高高的,还得先爬上去,爬上它,才能够上圆桌上的糖果。爬它可比爬圆桌危险多了,凳子重量轻啊,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自己推到,还摔着了。但嘴馋,最大。最后摔着摔出经验来了,知道几张凳子叠一块儿放。可叠着一块的凳子更容易摔着。摔得更疼了,就不单单是嘴馋了,是心里不服气了。这下为了吃,为了一口气,又学聪明了,知道找工具了。门后面的用玉米杆子编制而成的扫帚拿出来,可是,还是个子矮,准头也不行,一顿乱挥,乱戳,好了,成功了。糖果到手了,也是撒了一地,还把圆桌上的茶壶杯子给弄碎了。这下,家里大人听见声音了,出来是一顿大骂啊,反正听不懂,管不着,继续一边吃,一边往兜里面装,好了,大人更气了,要让你长长记性,一个字,打。
  就着地面上的扫帚就是一顿抽,说疼吧,也不是,就是觉得气啊老难受了。打的是兜里面的糖果掉了一地,这时候,就才知道哭,哭的隔壁好几家人都跑来了。好了,不挨打了。继续捡糖果,装兜里面,嘴巴是混着眼泪鼻涕,还在嚼着糖果。
  记忆里这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了。挨打了,又摔跤了,这两样还是没记住,只记住了为了自己想得到的糖果,废了好大劲儿。记住了,不管怎样,糖果是初衷,要甜嘴解馋的,挨打的时候要哭的老大声了,哭的隔壁邻居老奶奶都听见了,就不会挨打了。。
  看来,只有流过血,才知道疼,但,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