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宣帝 / 第二十二章计划

第二十二章计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于二公子一听,心说,难道老头真的要挂!看来我得提前早做准备了。于二公子确实按照刘强所说,在子时摆了几案,烧了八十八柱高香,也虔诚的许下心愿,可是他许的愿望是自己的老爹早点挂掉,当然,这是不能给外人说的。
  “张仙人不在的话,那灯笼的事?”于二公子心说,你收了我的钱,可得给我交货,如果交不了的话,那就对不起了,我管你是西王母娘娘赐予的还是玉皇大帝赐予的,你们都得给我上大牢里面说清楚。
  “公子放心,既然张仙人答应了公子,怎么会做不到。”刘强干脆的说道。“高叔叔,请您过来一下。”刘强对着高山说道。
  高山走上前来,对着于二公子拱手施礼,刘强介绍说道,“这位高人与张仙人也有莫大因缘,高山,高敬墨!乃是能工巧匠。公子提出的要求,让张仙人感觉灯笼用处极大,用途极广,如果应用于凡间,是莫大的功德。因此,在将公子所要求的灯笼变化出来以后,张仙人向西王母娘娘请示,西王母娘娘就将灯笼的制作技艺,转授给了高山叔叔。”
  说完这句话,刘强站起身来,面朝西方,恭恭敬敬的长身一拜,转而跪坐之后又说,“西王母娘娘示下,造福人间,乃天大的功德,对张仙人修仙有莫大助益,此事机缘还因于安孝心所致,于安亦功德无量。”
  说完,认真严肃的盯着于二公子点点头。刘强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明了,一是你的灯笼已经变化出来了,二是西王母娘娘将灯笼的制作方法,通过张仙人交给了高山,三是西王母娘娘夸你了。
  于二公子被刘强那么一看,也慌忙站起身来恭敬的长身一拜,以感谢西王母娘娘。在于二公子拜完以后,刘强才笑着说道,“西王母娘娘还专门为于增年大人赐了字,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西王母娘娘还赐了字,于二公子心里犯嘀咕。刘强看到于二公子的神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于是起身说道,“公子请随我来。”
  刘强一行人来到刘强住的屋子,只见屋子的窗户都被黑布给蒙着,打开屋门,朝里面一看,只见屋内挂着四样大小不一的事物,也都蒙着黑布。
  灯笼在黑暗中才能凸显他的光彩华丽,在大天白日的,也出不了多彩,所以刘强让彭祖他们将东厢房收拾出来,并且用黑布封住了窗户,就是要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让于二公子验收货物。
  刘强只是与于二公子,高山两人进屋,待得走到灯笼跟前,他回头示意了一下彭祖,彭祖将屋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屋内顿时一片漆黑,就在这时,高山一把将一只大灯笼上面的黑布扯了下来,顿时整个室内又灯光大亮,光线亮起的同时,还伴有淡淡的栀子花香。
  先是一片黑暗,紧接着亮如白昼,这个强烈的对比,真的刺激到了于二公子,他呆呆的看着大如车轮的红灯笼以及灯笼上面的双喜字。
  刘强看到效果起到了,就轻轻地叫了一下于二公子,“公子,公子。”在于二公子缓过神来以后,他指着大红灯笼上面的双喜字说道,“公子请看,这就是王母娘娘所赐的喜字。”
  其实于二公子识字不多,虽然家中有教习,但是他不学呀,对书法也没什么研究,所以看了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他知道,这个字以前确实没有见过,刘强有将双喜字解释一番,他也只是说好。
  高山又将其余是四只灯笼上的黑布依次扯下来,整个屋子就亮如白昼了,于二公子看后大为满意,刘强说道,“在下建议,这几只灯笼,贵尊者来后,夜色降临时我等再送过去,公子以为如何?”
  于二公子说道,“好,悉听刘兄安排。”刘强制造效果的厉害,于二公子是感受到了,既然刘强这么说,那肯定有他的道理,反正灯笼摆在这儿了,无非晚上几个时辰罢了。
  出得屋来,于二公子神情轻松满意,对武六等人说道,“将那三十金给刘公子放入屋内。”趁着这档口,刘强又拱手说道,“在下恭喜于大人跟公子,能够得到西王母娘娘的赐字,这是天大的福报啊。”
  于二公子哈哈一笑,说道,“武六,回头再给刘公子送二十金过来。”说着还面向西方躬身纳拜,“以感谢西王母娘娘赐字。”
  长乐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心说,这也行。西王母赐字,这个彩头还是得要的,于二公子也上道,不管真假,这个彩头必须得给。
  等到于二公子等人走后,高山不解,问道,“公子,怎么成了张仙人教授给我了。”长乐等人也纳闷。淳于珊姐妹在于二公子来到时,被父亲淳于泽给赶到了西厢房,他怕那个混不吝的二公子,再对女儿见色起意。此时姐妹俩也来到正屋,前因后果的听彭祖解释完,也纳闷。
  其实,昨夜等江公,许公走后,刘强想着老头的做派跟说法,他隐约感觉到这事情不简单,老头看来是不想让他当这个灯笼的发明人,再者,灯笼再好,人来做了,那制作的,只能是贱人,在阶级固化的时代,连士子都不事生产,虽然刘强并不怎么熟悉这段历史,但是他知道,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被骂是织席贩履之辈,也是因为他的这个身份,屡次成为他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虽然现在落魄,但他是根正苗红的天潢贵胄啊,他的老爷爷汉武帝在临终前将他写入族谱,入了宗籍,明确承认了他的皇室身份,虽然很少有人知道。所以,刘强今天早上就直接将这个发明人送给了高山。
  刘强笑道,“高叔叔,你说这个灯笼,今天晚上挂在邑令府,会不会引起注意,甚至轰动。”
  “那指定会。”高山说道。
  “那些豪富之家,会不会也想拥有。”
  高山沉吟了一下,“那是。”
  “如果豪富之家争相购买,那这是不是一个好买卖?如果天下豪富之家都争相购买,那这是不是一个大生意?”
  高山不说话了,所有人也都听明白了,彭祖有些急了,想着制止刘强。
  刘强摆摆手,说道,“高叔叔,灯笼的制做其实很简单,而且昨天你比我们做的都好,我相信你已经将他完全掌握到手了,我也相信,这绝对是一门好生意,大生意。再者,灯笼也真的会给百姓们带来便利。几天下来,咱们相处的非常好,所以,高叔叔可以好好做做这个生意。”
  这一说,就等于授权给了高山,可以光明正大的制作灯笼售卖,其实就等于给了高山一座金山啊。
  高山有些愣住了,接着就听刘强慢慢的说道,“再说,高叔叔,你后面还带着那么多人,他们总得吃饭吧。”
  这下高山是惊呆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连许公都不知道,许公只以为高山是个豪侠,武艺高强,耿直仗义。年轻的时候,许公曾经救过高山一命,高山也是知恩图报,在许公几次危急之时都曾出手相助,也是因为如此,高山结识了淳于泽,几年下来,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刘强是在去曲阜的时候,看着那两三个工匠头子似的人,毕恭毕敬的给他们的两辆牛车行注目礼,他那两只看穿过无数毒贩伪装的眼睛,绝不会看错的,车上就这么几个人,那么,那些人行礼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山,由此,他猜测,高山不仅是个武艺高强的侠客,还可能是个工匠头子,大包工头!当然,高山的真实身份刘强肯定猜不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个高叔叔的身份不只是个独来独往的侠客那么简单。
  刘强看着高山的表情,知道自己猜测得八九不离十,刘强接着说道“当然,有些事不必说,高叔叔也不必告诉我等。我想这样,等灯笼在于府豪华登场以后,咱们就开办一个灯笼制作作坊,高叔叔可以将自己的人招来,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制作,销路应该不愁,可以分成不同等级,卖给不同家庭,我相信,制作你们一学就会,本身你们就精于此道,至于售卖方面,到时候我再同你们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这件事情绕不开于二公子,虽然那是个混蛋,所以今天我给你们两个介绍开,将来可以让他当个保护伞,好处自然得给一些。我这里就一个要求,就是得利的话,我分两成,淳于医师分一成,剩余的七成归你们。当然,既然分利了,那就得出本钱,咱们去曲阜采购,你们也心中有数了,材料方面价格不贵,唯一短缺的可能就是蜂房,这个我看回头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作坊的话,肯定不能在淳于医师家中,那就再去买一个大宅子,或者重新建一个,看这物价,无论是购买还是新建,我想三十金都足够,再加上购买材料的钱,我想四十金一点问题都没有。那等今天晚上,于府完事之后,我给你拿五十金,咱们就把这件事情操办起来。”
  刘强说完这些话,惊呆跟感动的不只是高山,还有淳于泽,淳于珊父女两人。也就是说,刘强拿钱,拿技术出来,还帮着制定销售计划,高山等人只需要下下力气,大把的金钱就到手了,完全没有任何风险。按说,得利的话,刘强应该分七成,甚至九成,现实情形是,从事贱业的手工业者,每月只能拿点工钱,少的可怜,家里人都养不活。
  现如今,刘强只拿两成,高山感动的都快哭了,他重重的叹口气,长身一揖,“公子大义,无以言报!”淳于泽更是慌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刘强将高山扶起,又对淳于泽说道,“淳于叔叔,我说使得,就是使得!”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