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殇 / 第十四章 离开雒阳 五

第十四章 离开雒阳 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丑时三刻。
  张让、赵忠、段珪、夏恽、郭胜等人心急如焚,怎么也睡不着。
  日前,张让、段珪去请求何太后,被何太后大骂曰:
  “前几次,满朝公卿都要杀你们,如果不是哀家和大将军护佑,尔等早已身首异处,如今尔等竟然背着哀家,擅杀大将军,还有脸来求哀家?哀家的权利来自皇儿和大将军,如今皇儿没有权利,之所以大臣们听哀家的,是因为有大将军在,如今大将军被尔等杀害,你们以为还有人会听哀家的话吗?”
  一句话说的张让等人哑口无言。
  现如今,张让等人也是后悔不已,暗叹:天下之大,再无我等容身之处。
  这时张让道:
  “派去见董卓的人回来没有?”
  段珪道:“没有,估计最快也要天亮以后。”
  郭胜满脸焦急,来回踱步。突然道:
  “张公,要不我们带着太后、陛下现在就走吧!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呀?我看袁绍等人天一亮,必定攻打皇宫,我们如果现在不走,怕天亮以后就走不掉了。”
  张让平时就不喜郭胜为人,此时看他竟然如此沉不住气,更不耐烦。突然眼睛一亮道:“郭胜,你怕什么,只要陛下和太后还在皇宫之内,袁绍等人轻易是不敢攻打皇宫的,我们联系董卓,只是防患于未然。再说,皇宫是什么地方,宫墙高大,到如今他们连攻城之物,都不曾准备,就算攻打,也最少要到明天,我们这里有士卒两千余人,守两三天不成问题。”
  郭胜一想,确实如此,才放下心来。
  张让又道:“郭胜啊!如今我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当同心协力渡过难关,不然都死无葬身之地。”
  “张公放心,你我虽然平时有些许摩擦,如今危难之时,必听从张公吩咐。”
  张让道:“好,所谓不打不相识,带此事过后,一定于你多多亲近。”
  郭胜大喜,毕竟张让不管地位还是能力都不是郭胜可比。
  张让道:“明日天亮,你去组织宦官两千,多派金银,去府库调取武器铠甲,全权有你指挥,一起前去守卫宫城。只需守卫一天,我们就带陛下、太后离开。只要见到董卓,我们就能平安。”
  郭胜一想:由自己分发财物,带领兵士,这可是天大的信任啊!看来以后一定要多于张让走动走动。再说,有这么多兵马,守卫宫城一天,那还不是绰绰有余。
  赶紧答应道:
  “张公放心,若不能守住一天,郭胜提头来见。如今无事,我前去准备。”
  看着郭胜离去段珪阴沉的道:
  “张公好手段,如此郭胜必然尽心尽力,守住了,是你有识人之明,守不住,有他郭胜去送死,为我等争取时间,佩服。”
  张让道:
  “郭胜乃小人也,平时于我等皆不和睦,如今也算物尽其用。”
  几人尽皆点头,表示同意。
  段珪道:“董卓,豺狼也,不可信,我们还需另寻出路。”
  张让道:“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结好董卓,最好能让董卓私下放我们离开,我等隐世不出,也能落个好死。”
  夏恽道:“我们相识几十年,余生无多,今吾愿意以死以保护你等安全离开,见到先帝,定要求先帝保佑你们,我等皆受先帝大恩,所做之事都是受先帝之命,虽有中饱私囊之举,但是不曾有丝毫懈怠。我等皆封侯爵,也算光耀门楣了,古今宦官可有我等风光?吾死而无憾了。如今我等遵守先帝遗愿,大将军已被我等诛杀,算是我报答先帝吧!希望你们能保护好陛下。如有机会,替我祭拜先帝。”
  说完转身离开。
  张让、赵忠、段珪等都是悲伤不已。
  …………………………
  寅时刚过,天还没亮。王越带领十余人,叫来史阿等人,来见刘辩。
  刘辩也就睡了不到一个时辰,此时被唐蓉叫醒,与小翠一起,帮刘辩穿衣、梳洗一番。待一切准备妥当,准备见王越时,想起了传国玉玺,吩咐小翠道:
  “小翠,你收好传国玉玺,然后随朕去见太后。”
  说完愣住了,历史记载,传国玉玺就是这次刘辩离开皇宫,返回以后就找不到的。后来被孙坚从井中从投井而死的宫女身上得到,大家都认为这个宫女是为了守护玉玺才投井而死的。不会就是小翠吧?
  这时远处传来了喊杀声,不一会儿又燃起了大火,想来是袁术等人所为,心中愤恨不已。暗自发誓:袁绍、袁术、吴匡、张璋!竟敢焚烧宫门,定不饶你们。
  来不及多想,刘辩出门,见到王越、史阿带领二十多人,在寝宫门外已经等候多时。开口道:
  “王师傅,久等了。”
  众人跪拜刘辩,刘辩扶起王越,对史阿等人朗声道:
  “诸位义士,请起。大汉如今已经是内忧外患,朕幸得诸位相助,感激不已。好了,如今情况紧急,朕就不在多言,只有一句话:但有我在,大汉不亡。”
  “但有我在,大汉不亡”众人高呼。
  “走,随朕前往长乐宫,迎太后,前往文陵,祭拜先帝。”
  说完,带上皇后唐姬、小翠、王越、史阿以及二十多死士前往南宫而去。
  刚离开没多久,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生从墙后边走出来,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嘴里念叨一声:“但有我在,大汉不亡。有意思,看来陛下也不是,传闻中那样不堪呀!”
  此人正是荀攸,身为黄门侍郎,皇帝近臣,自然可以随时出入皇宫。说完以后,慢慢的在后边偷偷跟上。
  刘辩等人刚出寝宫没多远,就见张让、段珪等人和几十个宦官,带着何太后、刘协、万年公主朝这边跑来。张让看到刘辩,不及多想,对几个宦官吩咐道:
  “快,带上陛下,走天桥前往德阳殿”
  由于太过混乱,天还没有亮,张让根本没有注意刘辩身后还跟着许多人。就在两个小宦官,准备上前拉刘辩的时候,刘辩嘴里阴沉的发出一个字
  “杀”
  史阿上前几步站住,拔剑、劈砍、收剑、入鞘一气呵成。然后朝刘辩拱手,又立于刘辩身后。
  两声惨叫声传来,张让等人才清醒过来,站在了原地,大惊,根本没有想到,柔弱的刘辩会毫不犹豫的杀人。再看看刘辩后边有二十多死士守护,心中惊讶:陛下什么时候培养了,这么多死士呀?又一想,曾有人向他隐约提起过,陛下召见过王越……在仔细一看果然,王越就在刘辩身后。又一想:陛下平时不是看不起王越吗?如今怎么……
  带领众人跪下大呼见过陛下。
  张让气喘吁吁,毕竟年纪大了,走了这么远的路,再加上心中惶恐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一脸紧张的道:
  “奴婢参见陛下,袁绍等人造反,带兵攻打皇宫,奴婢为了保护太后和陛下安全,刚才一时心急……奴才罪该万死,望陛下饶命啊!”
  其余人也大呼饶命。
  刘辩双眼阴沉,瞪着张让,张让等人害怕,不敢抬头。
  而心里却满是疑惑:陛下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势?
  “真的是这样吗?”
  刘辩淡淡的道。
  可越是如此,张让等人越是琢磨不透,越是琢磨不透,越是心惊、害怕。
  这时段珪抬头目视刘辩,不卑不亢道:
  “陛下应该知道,诛杀大将军何进是先帝遗愿,我等自知年事已高、时日不多,大将军又紧紧逼迫,我等已经打算,诛杀何进之后,如不能生,就随先帝而死。”
  刘辩就这样看着段珪,段珪目不斜视,坦然面对。刘辩知道段珪已经存了死志,如今事情紧急,还需要快点离开皇宫。就不在纠缠,对众人道:
  “都起来吧!张让,派人前往北宫,准备车马,銮驾,随朕前往文陵祭奠父皇。”
  这时,刘辩等人看到正在紧张的何太后赶紧参拜。
  “母后,儿臣来迟,害母后受惊,请母后见谅。”
  何太后上前扶起刘辩,眼泪在眼眶打转,是见到儿子,自己终于有了依靠,更是一种母亲对儿子的那种关爱,见刘辩眼神有点闪躲,又满脸疑惑的道:
  “皇儿终于长大了,快起来。”
  其实心里想的却是:辩儿如今怎么这么见外了,看到周围有许多人在,也就没有多想。又想上前仔细看看刘辩,见刘辩已经准备要走,连多看她一眼都没有,心中失落……
  陈留王刘协、万年公主刘惠乘机过来拜见刘辩。刘辩只是让他们起来,没有多言。对张让、段珪等人道:
  “尔等都随我前往德阳殿。”
  说完转身向北宫德阳殿而去。
  刘辩不是不想和何太后、刘协、刘惠多亲近一下,只是他怕,怕自己被发现是个假冒的。毕竟前世自己是个孤儿,不知道父母是谁,没有兄弟姐妹。如今有了,自然也想感受一下拥有亲人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他反而更加害怕……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