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帝国 / 第二十六章 天子私诏

第二十六章 天子私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一卷风雨飘零
  天子私诏!
  孙传庭看到前来传旨的东厂番子大汗淋漓,长途跋涉又心急火燎一刻不缓赶到山上,明显有紧急要事。
  心里掠过一丝疑问,自己跟崇祯皇帝一点都不熟,没有在他手下当过一天官,天子究竟有何事?
  然而面上他不敢怠慢,立即跪地叩恩:“草民接诏!”
  十多年远离朝堂,又不是天子门生,口称草民倒也符合身份。
  “东厂奉命护送大人进京,小人在府衙恭候。”
  孙传庭接过天子私诏尚为来得及打开看,前来传旨的东厂番子已经说出基本内容。
  说完转身抱拳离去,行动甚是利索。
  孙传庭怔然片刻,想不清楚自己怎么突然之间就简在帝心了?
  一个天启年间的五品吏部郎中,失业十几年,不要说皇上,恐怕连许多朝臣都不记得有这号人?
  缓缓打开诏书,映入眼帘的是简短几句话:
  着原吏部郎中孙传庭即刻进京任用,允其家人随同,其族中子弟优秀者,可荫补入锦衣卫。
  门生中有优秀者,可推荐朝廷量才使用!
  最后,是崇祯皇帝的私印。
  话不多,甚至没有具体职务,可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很大。在吏部厮混过的孙传庭,胸口立马噗通噗通直跳。
  这些恩荫,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吏部郎中可以享受的待遇。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天子这是要大用重用自己啊!
  虽说自己对为官与否感觉不大,主要还是想留名青史,一展胸中抱负。
  然而,要想舒展胸中的抱负,自然是权利越大越好。
  兵者诡道也!
  一个精通兵事的人,绝对不是迂腐不懂变通之辈。
  “皇恩浩荡!”
  孙传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面对京畿皇城方向,叩头谢恩。
  “启华,随为师进京!”
  欢快的话语中,孙传庭抚须而笑,难掩心中豪情。
  ——————————————————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黄土高原上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
  只是,这里也是屡屡历经战乱的地方。
  黄土夹杂着一抹惊心的绯红,一如那战场上千人的赤血,妖娆而又残酷。
  兵刃随意丢弃在地上,鲜血肆无忌惮的流淌,四周尸横遍野,早已没有了活人的气息。
  很明显,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
  晚风吹过,扬起片片尘土。
  战马甩头嘶鸣,一锦衣红袍的青年将军骑着一匹黑马缓缓走来,眉宇间隐藏着不可抗拒的霸气。
  虽然脸上带笑,却看不出他的眼中有半点笑意,反而是带着逼人的凛冽锐气,尊敬的望向前方一尊魁梧的身影。
  那是他们军中的战神,胜利的保障,山西总兵曹文诏。
  “曹将军,此战剿灭叛贼闯塌天,洪总督怕是再也不敢把军功压下吧?”
  战马缓行至身后,青年将领恭敬的问道。
  “承汉,别在意!本将就是想看他能压到什么时候?”
  曹文诏骑在马上,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浓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望着手下爱将游击将军张云甫沉声说道。
  这话说得很狂,也很有霸气,可他有这个资格。
  他出身很简单,没有什么履历,没什么背景,也没什么文化,就是大头兵一个。
  身上所有的功勋,都是用手里的长刀,在十余年的时间,一刀一刀砍杀出来。
  最早跟随熊廷弼来到辽东,广宁兵败,他没有当逃兵,坚持等到了他的第二个上司孙承宗,当上了游击。
  孙承宗走了以后,他又等来了新上司袁崇焕。
  袁崇焕出事后,他还是依然留下来,继续跟着老上司孙承宗,从建奴贝勒阿敏手中夺回关内四城。
  他终于出人头地了,后来到了山西,升为副总兵,之后又成为总兵。
  可以说,曹文诏是见过大世面的。
  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野猪皮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后来调他来打叛军。
  初来西北他只带来了一千人的特种部队,关宁铁骑。加上其他部队,他手里能调动的只有三千人。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有三万人,其中就有之后混起来的张献忠和闯王高迎祥。
  曹文诏就凭他手里的三千人,追着王嘉胤的三万人打,打得人家闻风丧胆,最后逼得王嘉胤的手下实在没办法,砍了王嘉胤的脑袋向他投降。
  更有甚者,升为山西总兵的曹文诏,还是就靠他的三千人马,追着紫金梁的三十六营二十万人打,打得三十六营的头领们都得了“恐曹症”。
  叛军或被杀,或逃窜到其他省份,再不敢踏入山西境内一步。
  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于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书朝廷,要求调山西总兵曹变蛟入陕帮忙剿匪。
  在陕西,曹文诏大小几十次战斗,立功最多,洪承畴却没有给他记功。
  巡按御史吴甡十分推重文诏,巡抚御史范复粹也再次上书汇报,但兵部还是压低他的功绩,最后还是没有给曹文诏论功行赏。
  而曹文昭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英勇谋略,给洪承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围剿叛军的过程中更加倚重于他,因此二人的关系变得极为微妙。
  远处,传来阵阵迅疾的马蹄声,曹文诏不动如山,只是眼神更加犀利,握刀的手的也紧了紧。
  “曹将军,天子私诏!”
  轰然的马蹄声中,为首一将特别显眼,银白色的锁子甲衬托出他那英武矫健的身姿。
  听到声音,曹文诏握刀的手松弛下来,那是他手下的参将,也是他的侄儿曹变蛟。
  同时,他也翻身下马,迎接天子私诏。
  此时在大明,迎接天子私诏的不仅是孙传庭、曹变蛟二人,还有湖广武陵的杨嗣昌、保定高阳的孙承宗、江西吉水的李邦华、京畿通州的阎应元……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打赏,感谢诸位道友投票支持,朕再次拜谢!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