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木匠皇帝 / 第一百零八章 城门遇阻

第一百零八章 城门遇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老奴在辽东造反后,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明显冷清了许多,偶尔几个在路上行走的也是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一看就是流民模样的人。
  此时在官道远处,一只庞大的队伍正在缓缓行来,按照路边的几个流民的惯例,看到好久不见的商队过来,肯定会上前讨点东西充饥。
  可等这几个流民看清楚这貌似商队的队伍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都站在原地不敢上前。
  这可不是什么走私商队,队伍两边是清一色的穿着鸳鸯战袄的大明士卒,其间还有不少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穿插在其中,护卫在中间的一辆辆马车上的货物更是堆的满满一叠,让人眼馋。
  依着这个队伍的防卫力量,也没什么不开眼的山贼,强盗敢把主意打到这个队伍上来。
  自从出了山海关慢慢接近沈阳,王承恩一路上除了逃难的流民,就再没见过什么人,看着路边有些荒废的土地,王承恩不由的有些心疼,现在可是播种秋麦的时节,虽然这辽东的黑土地只能一年一熟,可这土地的肥力可并不差,养活现在辽东这么多人也够了。
  王承恩在宫中可没少见朱由校为粮食这事发愁,西边的旱灾要粮食,北边建奴造反,导致百姓不能耕种,还得要粮食,朱由校自己就从内帑中掏出了一大笔银子去湖广收购粮食,甚至还召见了南洋的那些番邦,商量这粮食的事。
  “去取点干粮,分给那些百姓,顺便再告诉他们去京城,陛下正在招工。”王承恩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取了差不多够这些人一路去京城的干粮,顺便还说出了朱由校正在京城招工的事,反正只要有手有脚肯干活,在朱由校手下就不用担心饿死这种事。
  小太监抱着满满一袋干粮跑到这群流民中间,把干粮按人头一一分发后,又指了指王承恩所在的方向说了些什么。
  这帮流民听完小太监的话后,眼里隐隐有感激之色,但碍于大明的军队和锦衣卫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实在算不上友好,没敢上前,只在原地跪下,朝着王承恩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就匆匆往京城的方向赶路了。
  这种事王承恩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苦笑着摇了摇头就继续吩咐队伍上路了。
  在一边一直观察的田尔耕感觉大明真的变了,太监这种生物,向来是和什么温良恭俭让之类的是沾不上边的,卑鄙无耻、贪婪无度才是这些人的代名词。
  可自从朱由校即位后,似乎大明的太监都在一夜之间转了性子,贪污之类的几乎没有,就连现在的太监头子魏忠贤也是无论见到谁都是笑脸相迎,仿佛就是一个邻家老头,听说手下还收养着一群孤儿,简直是个活菩萨。
  “王公公真是菩萨心肠,在下佩服。”一直跟在王承恩身旁,协助王承恩把辽饷送到辽东的锦衣卫千户田尔耕说道。
  “唉。”听到田尔耕在一边夸自己,王承恩脸色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反而叹了口气说道:“田千户,咱家也只是在做些陛下口中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以前在宫里还觉的没什么,可一到这辽东才能明白陛下口中所说的那种景象。”
  不同于王承恩的一番长吁短叹,忧国忧民,田尔耕此来还身兼一个秘密任务,出京前朱由校曾经单独召见过田尔耕,要田尔耕看看这辽东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把一路的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
  无论熊延弼在奏折里说的天花烂灿,朱由校对辽东这块战略重地始终不放心,是以派出田尔耕充当自己的眼睛。
  “路上遇到数波流民,田地大都荒芜。”田尔耕在一直带着身边的小本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田尔耕很清楚,这段话要是呈上去给朱由校,那熊延弼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但那又干田尔耕何事,自己只是个没的感情的锦衣卫,只记录自己看到的东西,至于怎么决定那是皇帝的事。
  此时队伍已经离沈阳不远了,沈阳城的轮廓在远处隐约可见,不同于京城的磅礴大气,坐落在辽东,充当桥头堡的沈阳散发着一股肃穆之气。
  田尔耕感到了此地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官道两边到处都是新开垦的田地,无数的百姓正在新开垦的田地里耕种。
  脸上的表情也不像在路上碰到了几波流民一样,麻木不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希望,期待着明年的丰收。
  “沈阳城周围百姓正在开垦新的田地。”田尔耕又记下了一段话。
  又行走了一段时间,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田尔耕已经到了城门前。
  “站住,你们是何人。”一队同样穿着大明鸳鸯战袄的士卒看到队伍接近,拦在了城门口,领头的年轻人更是举起了手中的长矛,语气不善的说道。
  田尔耕很想问问眼前这拦住城门的年轻人,眼睛是不是有毛病,自己穿着一身飞鱼服还能是何人。
  田尔耕虽然知道老奴会用些假扮大明士卒,诈开城门的下三滥手段,可这光天化日的,队伍里又是太监、又是锦衣卫,还有身穿鸳鸯战袄的大明士卒,还带着粮草和银子,老奴除非是疯了不成,才会下这么个套。
  “本官锦衣卫千户田尔耕,奉陛下旨意,运送辽饷前来交给熊大人。”说着田尔耕还解下锦衣卫的腰牌,递给了面前那个脸色不善的年轻人。
  本来这年轻人也只是公事公办,田尔耕虽然不爽,但还是挑不出刺来,可接下这年轻人说的话差点让田尔耕暴走。
  “一块破腰牌而已,谁知道是真是假,你们先等着,我要去通报一声熊大人。”说着把田尔耕的腰牌扔了回去。
  “你给本官站住。”田尔耕的腰牌,在京城拿出去,无论是谁都得多少卖个面子,现在在沈阳城下被个无名小卒像垃圾一样扔来扔去,田尔耕是真的动怒了。
  田尔耕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无名小卒,转过身来的王大虎也在死死的盯着田尔耕,毫不怯场。
  王大虎是辽东本地人士,在老奴攻破开原的时候幸运的活了下来,是的,确实很幸运,除了王大虎,王大虎的爹娘,还用刚满十岁的小妹,统统死在了老奴八旗的屠刀下。
  王大虎当然想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报仇,可王大虎悲哀的发现别说报仇了,趁乱逃出开原后,就连吃饭都是奢望,就在王大虎奄奄一息,就快饿死在路边,成为又一具控诉老奴暴行的尸体时,正好碰到了新上任的辽东经略熊延弼。
  王大虎永远忘不了那时熊延弼对自己所说的一句话,“想报仇吗,那就拿起你手中的刀剑,总用一天你会用它砍了老奴的脑袋,为你的亲人报仇。”
  王大虎顺理成章的加入了熊延弼的军队,上次老奴来袭时,王大虎还手刃了一名嚣张不可一世的鞑子,升为了队正。
  王大虎当然知道面前的这位肯定是如假包换的锦衣卫,但沈阳城内最近出现的各种流言,虽然版本有很多种,但无一例外矛头都指向了熊延弼。
  大概意思就是有人在朝堂上弹劾熊延弼丢城失地,惹的皇帝大怒,近日就要派锦衣卫琐拿进京,最轻也就是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本来王大虎是不信这些流言的,熊延弼来辽东后所做的事,王大虎都是看在眼里的,皇帝怎么会听信几个奸佞小人的话,就把熊大人这种治世能臣抄家灭族。
  可现在站在王大虎面前的锦衣卫和太监似乎佐证了这个流言,去年的辽饷的运送王大勇可没见过什么锦衣卫、太监。
  再确认这些人的真实来意前,王大勇可不会轻易放这些来“抓捕”他恩人的鹰犬进去。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