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金钗志之蟾妻传 / 上卷红颜风姿 第一回 望儿山蟾精灵修道 龙首崖心月女盗草

上卷红颜风姿 第一回 望儿山蟾精灵修道 龙首崖心月女盗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辰寅二氏侍柳毅,夫妻共登跻云楼;
  舍命盗芝白娘子,只念为救许官人;
  古书多述情义妇,百卷千章万古芳;
  今人奉君《蟾妻传》,一样精灵爱无悔。
  (《跻云楼》是以传奇话本《柳毅传书》为蓝本的长篇神魔小说,叙柳毅得龙妻虎妾之助,平步青云、高官得座,最后夫妇升仙。《白蛇全传》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不作多述)
  话说山东莱州境内东北有望儿山,这望儿山:
  三峰并峙紧依偎,齐顶一线南北列;
  上覆虬松郁葱葱,下藏金脉发不尽;
  昔有老母盼儿归,身立高处望眼穿;
  岁月传说俱久远,然遗脚窝存至今。
  (要说明,由于连年采金,今昔的望儿山松被破坏严重,已近光秃,失去了旧有的样子)古有金、银二蟾,修行炼道于此。金蟾号披辉仙士,居南山下。银蟾号玉洁仙姑,居北山下。金蟾乃金气所化生,银蟾乃月精所化生。一个又叫詹(“蟾”字去“虫”旁而取姓氏)灵真,一个又叫余(“蜍”字去“虫”而取姓氏)心月。两个结拜兄妹。赵宋南渡时节,修行均已达五百年矣。虽已具有了人形,然其貌未见多少改变,相较世人而颜惭,心痛之事也。偶闻几百里外崂山有龙首崖,新植一种美人草。叶汁染面,不但皮肤会变得白皙,容貌也会变得美丽,未知传言是否准确真实。对于雌性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银蟾不禁动了心,约金蟾前去。但金蟾胆小不从,因为他也听说那儿有看守,极为厉害而不好惹。自己别再去了回不来。当然也惟恐讹传美人草事情,即便有,又是否有效,不摸底,自己会白跑一遭。银蟾则下定了决心,某日独自奔赴崂山。
  简短节说,这一天深夜,银蟾偷偷来到龙首崖。见到崖上一株株白色的草儿,朵朵黄花当中有红光跳跃。远观,似烛火。近瞅,原是一个个“小人儿”,因风而舞翩。银蟾不自觉吐舌而采,连食多个“小人儿”。崖上草植非此一种,但皆不比此种之奇。虽难断定,但银蟾认为它极有可能便是传说中的美人草。且不论是否,总之,不是寻常东西,不是坏东西,试试再讲。拔草并揉烂,以汁液涂抹于脸面。
  猛然间,震响一声“炸雷”,实则为人大喝:“何方妖类来此盗草,还不住手?”一名青年道士出现。非别,正是龙首崖的看护者,号一平子,乃老君峰下太清宫龙元真人的十九弟子。之前他下崖去听晚课,刚刚转回。见到有妖类盗草,遂行喝止。银蟾大惊,欲遁,但数番遭致遮拦。一平子喝之就伏,押而去见真人。银蟾气生,亮出武艺,试图夺路撞去。但不幸的是,本领不及于人,吃受一记力掌而在当胸,受创致跌。一平子要将银蟾拿去太清宫,交龙元真人处治。银蟾苦苦哀求,倒软了一平子的心,最后予以释放。银蟾叩首深谢,称,今世报不得其放生恩情,来世亦报,来世报不得,再来世答报。总之,虽万世不忘。一平子教之速去。他绝然想不到:
  慈心善念结因果,造就后世情缘长;
  红颜扶夫步坎路,全为答报今刻恩。
  一平子深知自己犯下错事,在银蟾去后,身至太清宫,向老师请罪。龙元真人大怒,必要予以一平子惩罚,这是本门(极为森严)的规矩,破例不得。于是,使一平子投胎重生。却又算出一平子同银蟾之间以后会发生许多事清,乃属情缘。故此,令一平子日后虽几番投胎、几番转世,然不改容颜。也并未去追索银蟾,治她的罪过。银蟾后来听说了一平子因为纵放自己而死之事,嗟叹不已,深感对不住人家。
  不说一平子托生谁家何户,单道银蟾死中得活,逃身而出崂山。未知美人草是否管用,照水而惊异发现,容颜变也。苦恼于心的疙瘩没了,细眉杏眼,俏丽十分。有如:
  初张玉芙蓉,新绽红牡丹;
  菊盛青霜里,梅傲白雪中。
  银蟾喜不自胜。有意人间走走,比赛少女、少妇。不料,被一名浪荡哥瞧见,一路尾随。银蟾发觉而生厌恶,又有心戏之,予以惩戒,遂回首一笑。浪荡哥魂走神驰,认为美人儿有意、有心于自己,不觉间蹦了一个高。桃花运降,艳福不浅也。他脚步加紧而随上。
  转过一个大镇子,实则绕之转了一个大圈子。那边靠一处开阔场子,有一所小院落。银蟾再把头转,冲浪荡哥招了一招手,先自步入院中,后进屋室。两道门均未加掩。浪荡哥色迷心窍,一切全不顾及。趋至,解衣欲同美人儿风流快活。怎料想,美人儿突然分解,变作大蛆条条,爬满这“拈花人”之身。而院、室均失,浪荡哥却是身处茅厕之中。前些时,这里进行过兵马操训。兵马不属于官,乃抗金义士所组织的民军。浪荡哥恐惧,赤条条而奔去。于后头,蝇上千逐之。银蟾现身,大笑。
  银蟾回至望儿山,去见金蟾。金蟾见一陌生女子,大喝:“何来妇人,擅自撞入本师的草堂?”银蟾笑道:“兄勿惊,乃妹也。得美人草而达成所愿,容颜变更。”金蟾惊道:“果非虚传,美人草奇哉、妙哉。”询问经过。银蟾有心一欺金蟾,羡慕死他。遂编了个谎,将事情经过说得容易十分,近乎人家会有求必应,施舍成全。
  金蟾见现在的银蟾:
  蛾眉俏姿容,粉面生春色;
  丽丽天仙女,下凡降人间。
  不禁心荡魂飘,垂涎美人而生**,乞之嫁己,配成一双。银蟾嗔怒:“既然修真入道,便当秉持信念,如何邪生凡心欲念?且你我已结兄妹,如何可以配偶夫妻?若苟且,岂不还归畜道?”拂袖而去。
  然金蟾并未将银蟾的话认真对待,只认为银蟾恶于自己相丑,心忿:“我不免也崂山走一遭。待到取得那美人草,同样一改旧颜,变个俊男站于你的面前,看你羡也不羡。”怎知自美人草失盗,龙首崖加强了看护,增人二名。其中一位护者名金力,虎精灵也,相当厉害。金蟾一至,自然结果落不得好。吃到金力掌心雷,致残左手臂,凄惨而归。能遁掉,不为擒获,实属万幸。他见到银蟾,大叫:“妹你害兄苦也。”银蟾大悔,感觉自己愧对金蟾,不当扯谎盗草一事,造成这后果。但也只能对义兄,好言宽慰。而金蟾,也只有自认倒楣。
  又多少年过去,某一日,二蟾正在中山之上切磋道功。忽然,一班不速之客从天而降。其中一位,凸面阔嘴,一副异相。身缚锁链,五花大绑。原来,此辈名嗅石(若麒麟,不食生卉,不饮浊水,嗅石则知有金,吹石则开),号修元大圣,妖仙也。其道行在千年往上。不慎交错了朋友,误识威鸣大王嗽月(似豹,饮金泉之液,食银石之髓)精。嗽月精以酒为媒,将嗅石妖灌了一个烂醉如泥,而后执之,以铁索穿琵琶骨并束缚。因嗅石妖善识金宝,故此嗽月精胁迫他为自己寻勘。未知从何渠道获悉望儿山有宝藏,于是来至。
  二蟾向外客问明来意,均加阻拒。他俩早将望儿山视为自己的领地,绝然不容外客侵占,哪怕一草一木。且对方态傲语凶,反喝令二蟾离开居达数百年之久的地界,也可称道场,让给自己。二蟾大怒,对抗犯客,保卫家界。嗽月精底下一班喽啰(小妖)被打得东滚西爬,狼狈不堪。嗽月精见状,暴跳如雷,亲对二蟾。双方敌搏,但只见:
  白马扬蹄拳扑面,黑驴尥蹶腿撩阴;
  捷豹转身盘肘打,灵猿登木冲膝撞;
  双峰贯耳太阳枭,单掌开碑照顶拍;
  十字叉花起封架,流星赶月连环击。
  大战多时,银蟾一招“白鹤亮翅”,两臂张扬,右手臂将嗽月精抽了一个趔趄。金蟾乘机进补一招“黑虎掏心”,击中嗽月精的胸口。嗽月精一个倒折跟头出去,体内翻了五味瓶,滋味说不出的难受,差一差吐血。二蟾相互一抵手掌,相互称赞,当然也为小胜得意。嗽月精恨极,亮出一宗宝物,名唤“赶山鞭”。当年秦始皇筑石桥,欲渡海而观日出。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那鞭,即此鞭也。乃属神鞭,威力巨大。缘何落于嗽月精之手,不得而知。嗽月精用之,或间接攻杀,或直接攻杀。何谓间接攻杀?鞭赶石飞,借石杀命。何谓直接攻杀?当然以鞭直接击人身体。但触,如挨刀。未知二蟾能否当得,又如何克制,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