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剑梁一梦 / 书风景照

书风景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风雪载途,人归无期。
  南槐北洲中,有座身处群峰山巅,云海绵绵的穷乡僻壤,本为离泽国四海云集,富贾走卒的通商小镇,名为“知遥”。
  自前朝以来,奉为钦定书斋,镇外连渠断江,身跨千里,镇上大小私塾,儒家书院百余有甚。
  赶考时节,京城书斋,东西郡县,南北边疆赶考书生四海云集,若应不绝。后因朝代更替,此镇也荒废出来。
  当朝赵氏皇族,心怀旧情,将此处前朝遗弃陋镇暂时隔置,为复兴文脉书风,留下当个“世外桃源”。本应春风抚岸,热闹非凡时,却变成了如今一座风雨飘摇的破败小镇。
  镇中一处名为“难舍巷”的破败陋巷中,屹立着个梧桐老院,与此巷风光格格不入。院中亭边,还栽种着颗风雪残烛的老槐树。
  院外竹门旁,正站着位身着儒家青衫,身顶竹簪的不惑青年。
  院外两旁的柳条,沙沙作响,宛如富家的张牙恶犬,对着行人狂吠。
  文生抬手挥袖,顿时那婆娑柳条哑口无言。文生掬手行礼,似溪水见江泽般,恭维无比。
  “晚辈赵徐斌,见此见过竹楼圣人。此次前来,不为论道,不为别事,只因身外桎梏,还望先生出亭解忧。”
  梧桐中人并来回绝,而是莫不做声;文生嘴角微斜,挥手春风,将其院门倾开。
  “所为何事?”一声沙哑的嗓音所院中传来,听此声,院中人已年过古稀,虽沙哑难鸣,但仍给人种儒家正道的文风威压。
  “晚辈前来,欲事二桩。第一桩所为公家事务,那便是离泽户部从京城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密令,当然与“传薪”无关,只是催促先生莫忘当年;第二桩便是晚辈琐事。”
  “什么事?”
  “我欲人自封前程,见了下盘此生无憾的棋局,但不同以往,左持白棋,右握黑棋。”
  “棋盘在否?”
  “就在此处,以人为棋。”
  “我亦为棋?”
  “当仁不让,既然对弈,就要有足够的筹码,您这尊大佛自然是要在棋中为卒,而棋局天元,便是这镇中的百年之计。”
  院中老人听闻至此,非但不怒,反而有趣。自从在阁中与那“棋占八斗”的黄毛小儿对弈后,便已断了念想,可曾想此生还能在观念一局,而且还是以自为棋,可真是因缘难断。
  “所以我想借先生一件东西?”
  “什么东西?”
  “先生坐拥光阴长河时,取得的一碗光阴流年。无需深浅,能存取七天光阴即可。”
  儒家老人思绪半刻后,虽不情愿,但毕竟是局,那终归是有趣的好。只见老人手握槐叶,用那残破槐叶在亭中水畔掏尽一滴水,。
  水似流年,此生不断。而那槐中露水却停滞不前,再无往昔,更无未来。
  “你要的七天光阴,别将它置于你那方小洞天中,它会因此无法流回光阴。”
  “晚辈自知,无需多言。”
  就在两人交谈时,一位身穿布衣,脚踏木履草鞋,脸色刹白如寒中薄雪般的穷酸少年,手中抱着从别处借来的儒家经典的三本书正从巷外那面泥胚土墙中偷偷摸摸的听着两人从刚才开始谈到现在的话语,可谓是一字不差。
  文生早已自知隔墙有耳,可并没说穿,而那老先生却也只苦笑着:“这小子下次趴墙角时,能别把你那“榆木”伸出来吗。”
  “少年你觉得呢?我能赢得此局吗?”
  那墙角少年被文生一朝点出,给吓给从那泥胚土墙中侧身飞奔至文生面前,连忙掬手道歉:“对不起,我,我错了,我不应该偷听人人谈话,如若有什么晚辈不能听的,晚辈就自行打晕自己,绝不会记住半个字的。”
  文生被这质朴少年的似稚童学言般的言语给逗个不轻,嘴角斜出了个“月牙”出来。
  “老先生,您这弟子生性质朴,是个文脉书生的好苗子。”
  “滚,滚,滚!什么好苗子,明明就是个不可雕的榆木,你要中意,送给你传承香火!”
  文生招手拒绝,将那少年给推向身前,笑着对那少年窃窃私语:“小子,记住了,就算是死,也要给我死在这梧桐院中,相信我,跟着他,吃香的嘞!”
  “晚辈记住了。”
  说罢,文生再次掬手行礼,往着难舍巷口离去。少年望着此人的文雅残影,仿佛清风见明月,野草见露珠般心中暗自发誓,以后也要读书读出个出路来。
  走向斜阳余辉的文生往少年身处望了一下,心中盘算起来
  “文脉稀薄,但是个剑肛子,这把霄字品相的飞剑就送于你吧,当做是日后赔礼道歉的礼物。”
  只见文生那锦衣袖口中飞出一把寒光四射,其势如惊虹的飞剑,朝着巷中飞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终将重逢。”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