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郭里保 / 二十五 石忠织布

二十五 石忠织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午回到家,姬石忠脱下薄夹衣,泼辣青褪色了,露出了敷里布的底色,薄夹衣穿了好多年头了。眼见着天气转凉转冷,该准备过冬的棉衣了,石忠从衣柜的底层翻出袄头,拿到院子里晒。
  棉袄穿久了,颜色红彤的,那个难看。棉布风化了,手指头戳戳有窟窿眼,再贴上点布,补丁摞补丁,铜钱大小的算是大块,实在是不能穿了。
  在郭里保,家里有十多亩地的,冬天冷了,穿个袄头,里面衬个褂子,穿条裤子,买白布缝一双袜子穿,那是好的,脱一套换一套办不到。家有二三亩地的,主要劳力才能有个破袄头,穿一条灯笼裤子,脚后跟、脚丫子都在外面露着,冻得佝偻着腰。睡的地铺是柴禾窝,铺着麦瓤,没有被子。家里小孩多的,缝上大袄侧边开襟,当被子盖。夜里冷,蜷着身子睡觉,草屋漏风,屋内火星没有,冷也没有办法,好在冬天不干活,苦熬着呗。
  石忠家有三亩地,穷,住着三间草房,四间西屋,门楼子倒反间,走北门,临着前大街。石忠家有9口人,父母住三间草屋,大哥成德一家住西屋北头两间,一个闺女。石忠一家住西屋南头两间,有两个儿子。那二三亩地不撑种,清晨晚上的就干完了。
  霜降后,天变冷了,没事了,大哥姬成德去东乡郯城马头打画(买字画),四外赶集贩卖,过年时候,贴屋里好看。他的字画摊前经常围着一大堆人,成德就讲版画上的人物故事,十二位门神,有使刀枪棍棒的,花花绿绿的,姓啥名谁,何方人士,会啥把式,有啥本领,他都能一一讲出来。不讲,买画的就不多。尤其印着秦琼、尉迟恭的字画卖得多,成德讲秦琼卖马、尉迟恭单鞭救主的故事,不比柳下集杨树行说书艺人差。成德不识字,可街坊邻居都叫他秀才。
  石忠父亲腿脚不灵便,在西屋前边的闲园种春白菜,去围墙外的前大汪用罐子挑水,浇菜,腿一瘸一瘸的,挑一趟水,并不容易。春白菜下来后,近的去柳下集,远的赶刘郭集、尚岩集市售卖,他种的菜干净、叶长,好卖。年年种,卖点钱补贴家用。
  石忠干石匠活,刻碑、刻字,碑磨平以后,找有学问的写上,写什么样,刻什么样,不走样。会锻磨,磨钎,还给人家拉院墙、盖屋,干的都是受罪的活儿。
  石忠家西边有荒园,很窄,很长,里面都是臭椿。臭椿的梗条落在树下,交叉错落,有点荒凉,臭椿树散发着异味,就像石忠的内心五味杂陈,穷人的苦楚装满荒园。
  吃过午饭,石忠背着棉花到鸿琪家,让鸿琪娘弹棉花、纺线,做过冬的棉衣。郭里保家家种棉花,家家有纺线车,家家纺线,鸿琪母亲米氏纺线手艺最高。石忠放下棉花,与鸿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鸿琪母亲弹棉花,把有虫子眼的、发黄的棉花剔出来,选出好的弹,用秫秸梃子搓,搓成骨轮,然后纺线,不会纺线的粗一轱辘细一轱辘,会的纺线一匀精细,那个好。随着纺线车的吱扭转动,线骨轮变小,纺锤就变粗,把纺锤取下来,再纺。
  郭里保的黄昏来得早,做晚饭时候,鸿庶从外面回来,米氏让鸿庶把纺锤装进布袋,又把自家存放的纺线也装了一些,让石忠先拿去织布。纺线是细活,石忠拿来的棉花以后慢慢再纺。走出鸿琪家,石忠心里暖呼呼的,和鸿庶一起赶往暮色那头的尺布胡同。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