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郭里保 / 十二 葫芦铺

十二 葫芦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芒种收完麦子后,地里没有什么收头了,里人就在麦茬里套种些豇豆、芝麻,点南瓜、豆角什么的,也耩绿豆、麦茬谷子,但还是以耩麦茬豆子为主。
  五月豆半个露,豆子在地里盖垄,没有盖垄的,露着半个豆子都能出苗。五月雨水大,豆子耩深了,一下雨,拍在地里就不出苗了。
  耩后的豆子两三天就出苗,出苗20公分就开始耪地。耪麦茬豆子那个热啊,耪地的爷们哪有穿褂子的,都穿蓑衣,穿大裤衩。耪完头遍耪二遍,有草耪三遍。等到豆子稞半米深的时候,就不需要下锄了。八瓣子草、拉拉秧被豆子欺负了,无法与豆子争雨水、阳光、天空了,一望无际的绿色填满夷河两岸。
  大暑后,豆子开黄花,花落在立秋,立秋收豆子喽。孙三呢,就是田间的王者,主宰着豆子的播种、发芽、开花、成熟、收割。
  夏至那天,孙三起得早,榆树、槐树、梧桐树漏下的疏影,洒在锄头上,透着困意,搂搂肩,披着蓑衣去白杨林除草,那块地的剪子鼓开着焦黄的花,扯拉着豆苗。接近地头快要收工的时候,孙三感觉锄头松动,这锄头跟着自己有些年岁了,有了感觉,得找个空去南稍门的葫芦铺淬淬火。
  葫芦铺是郭里保铁匠铺的官称,从事打镰铸铁器的营生,因为铸造的铁器都烙一个葫芦的印记,故镰坊取名为葫芦铺。
  葫芦铺紧靠围子南门,南门外有个深水汪,那一带的围墙就显得高,围墙内的地势显得低;葫芦铺就在围墙内南门东边的高冈处,七蹬缰踏石,三间草房,两间南屋。南屋的西间是过道,过道靠墙放着酱红色招牌,上面隶书“姬家老炉自造钢镰业行”,又旁刻“货真价实,包管来回”,右上镌绘一葫芦,系带蹁跹,旁缀小字“葫芦为记”;东间按个老炉,锻铁造镰。
  在太阳没下山的时候,孙三扛着锄,拿着几把镰刀来到葫芦铺。走进铁匠炉房的时候,姬济元(光绪二年1876年出生)正在闷着头挫锄头。见孙三进来,济元站起来说,孙三哥来了;孙三说,大兄弟,起啥呢,你看看锄头,活动了,使着不顺手。济元接过锄头,是锄鼻松了,便拉封箱生火。
  炉火没有烧旺,孙三问铁匠留一手的掌故。济元说,本家二姑嫁到金山村老高家,一开始让二弟起元去学铁匠,起元了学了十天不干了,受挖苦,还出憨力。我去的,一去就是12年,老高家就是不叫出师;不能再学下去了,回家支炉。立夏除草时候打锄头,锄鼻子和锄刃砧不到一伙去,挑着家伙捞什去几十里外的金山村砧锄鼻,来来回回有那么几次。我家二姑不愿意了,就说,老铁匠,可别再留了,教给他表哥吧。其实这活很简单,一看就会,锄鼻和锄刃两边烧得通红,抡捶砸,就砧在一起了。这也不能怨二姑夫留一手,教会徒弟,饿坏师傅嘛。
  说话的空,锄头修好了。孙三给淬火钱,济元不要。孙三说,还有几口镰刀,噶麦卷了刃,也修修,下次来拿时候一起付钱,济元也没有客气。孙三走出葫芦铺,看到门口的楸树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在保里这树不常见,多看了几眼,就顺着缰踏石走了。
  楸花开,锄头立。锄头是庄稼的亲密伙伴,高粱、谷子、绿豆、芝麻等盛装打扮等待接受锄头检阅呢。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