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厚重河南 / 05 精神金字塔永远的读解

05 精神金字塔永远的读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果中国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周易》就是这棵大树的根。
  这话不算夸张。
  而这树根,就长在羑里城。羑里城,有着为树根提供养分的土壤。
  在如今的羑里城仪门西侧,建有一幢房子。这幢房子不是住人的,而是用来保护裸露的文化堆积层的。据考古学家钻探和考察,这里的古文化堆积层厚达7米—上层有西周时期的鬲、盆、罐,有商代的罐、鬲等;下层有袋形灰坑,有泥质细绳纹、方格纹素面磨光陶片。这里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瓮、罐、盆、盘、鬲等,还有蚌壳、骨针和各种兽骨,并发现有房屋的地基。这表明,远古时期,这里先民们的生活已经有很大进步。
  据专家推测,在远古时期,羑里地势平坦,水丰草茂,鸟语花香,野兽成群,是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
  2003年夏天的羑里城,正在找回远古时期的感觉。且不说那以八卦形排列的花花草草,也不说那暗香浮动的古柏,单是那树丛里偶尔跳出的松鼠和山鸡,就让你感到了一种特别的灵气,一种久违了的自然气息。
  “在以前,这种景象是不可能出现的。”羑里周易博物馆原馆长陶涛说。
  70岁的张文敏老先生说,在上世纪40年代,羑里城曾经是一个私塾学校,周围学生都在这里免费学习。后来,来了一支国民党军队,把羑里城给占了。这支国民党军队经常到附近的村庄里抢粮,附近的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后来,附近村里的民兵趁着月黑风高,放火把羑里城里的大殿给烧了。国民党没地方住了,只好离开羑里城。经此一把大火,羑里城就成了一座残破之城。
  汤阴有句俗话:岳飞庙上的碑多,文王庙里的树多。曾几何时,羑里城的树多得数不清。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人们想到了这里的树;上世纪60年代初汤阴要建煤矿时,人们又想到了这里的树。于是,羑里城的树迎来了一轮轮的砍伐。
  1970年,汤阴县韩庄公社革委会决定,占用羑里城遗址上的“文王庙”建筑,建立韩庄高中,后改为汤阴县十一中。当年秋天,汤阴县革委会还批准砍伐羑里城古柏20余棵。
  就在此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人掀起了学习《周易》的热潮。美国人把《周易》思想运用于管理科学,推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不久,韩国和日本出现了学习《周易》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初,陶涛女士被派到了羑里城。当时,她还不懂《周易》。那时的羑里城几乎是一片荒地,满地都是纠结的枯草。附近的老百姓常常拉着架子车到龙山文化的遗址处挖土,他们认为这样的土肥沃,能“壮”地。
  “拔了十年的草。”掏涛说,“那时的草用镰都砍不动啊!”
  羑里城恢复到现在的面貌,差不多用了十年的时间。十年,让羑里城成了规模,也复苏了灵气。
  两年前,一位从书本上看到“羑里城”的台湾学者,想看看如今到底有没有这个“城”。他一路寻觅来到汤阴,当看见羑里城时,不觉热泪盈眶。他说:没想到没想到,原以为这只是传说,只是梦。
  现在的羑里城全称是“羑里周易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花岗岩雕成的周文王塑像,塑像底座是六十四卦图,塑像东西分别是花草组成的八卦图。
  雕像后面不远,演易坊横拦在坐北向南的羑里城前。演易坊为三门四柱式,用青石雕琢而成。演易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羑里城现存年代最早的遗物之一。
  羑里城平地突兀,巍然屹立,城高5米,有石阶可通仪门。仪门门额上有白底黑字“周文王演易处”六个大字。石阶左侧的“周文王羑里城”碑立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该碑原来是指路碑,1978年才被移到这里。石阶右侧的“禹碑”,是一座颂扬大禹治水的功德碑。禹碑的原碑在湖南衡山祝融峰(岣嵝山),或许是为了让羑里城的文化更厚重些,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汤阴县知县张应吉在这里翻刻了这座禹碑。此碑字迹奇特,形如蝌蚪,所以又称之为蝌蚪文。禹碑背面刻有著名学者杨慎写的《禹碑歌》。
  拾级而上,经过古朴端庄的山门,就是文王庙了。原来的文王庙已为战火所毁,如今的文王庙是1993年在原址上修复的。文王庙之后为后殿,该殿约建于明代,为文王寝殿。
  大殿前方东西两侧各建有两座八角亭楼。东侧两亭分别为《御碑亭》和《洗心亭》,西侧两亭分别为《文王易碑亭》和《玩占亭》。
  羑里城的北边,是新建的纪念馆和八卦阵。
  羑里周易博物馆的设立,显示了现代人对历史的尊重,对羑里城和周文王的尊重。
  仅仅做到这些,似乎还不够。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周易》的理论用到了科学和管理上,但我们对于《周易》,又知道多少呢?
  《周易》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个百宝箱,我们尊重先辈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开这个百宝箱,用好里面的宝贝。
  《周易》里面有些什么宝贝呢?我们举个例子。千百年以前,万千大军出塞远征时,因为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设备,很难携带大量的饮用水。那么大军如何解决吃水问题呢?据说当时采用的就是道家的方法,他们一般携带许多蓬艾,到了西北高原或沙漠地带,他们先挖一个约一丈见方的坑,然后把蓬艾放在坑中烧。这时注意遥远的四周,不久就会看见别的地方冒出烟来。从冒烟的地方打井,就能找到水。
  这就是《易经》中说的“山泽通气”,神不神?
  埃及古老的金字塔中有很多奇妙的地方让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金字塔高度的平方等于它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底边的周长除以高的两倍,正好等于圆周率;塔的高度乘以10亿,正好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周易》,实际上就是精神形态的金字塔,它同样也存在很多谜团。比如,从现在已知的领域来说,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的领域,几乎都能从《周易》里找到痕迹。《周易》虽然简易,可以《周易》为基石,生发出了博大庞杂的军事、政治、经济学说。源于《周易》的中医、气功也都具有神奇的功效。在周文王及周文王以前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当时的人们为何有如此高超的智慧,能了解到宇宙的许多奥秘?
  所有这一切疑问,让我们不能不再次将目光投向羑里城,投向神奇的《周易》。
  《周易》诞生的时候,先祖们认为《周易》讲的就是“象数”(占卦)和“义理”(哲学)。但到了18世纪,外国人从里面读出了科学。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借助先进的工具,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对于《周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奇怪的是,随着对《周易》认识的深入,人们反倒觉得《周易》越来越难以琢磨了,它越来越像个谜。
  不懂的就用迷信来解释,是一种无知;未知的就认为不存在,则是一种愚昧。我们无法回避《周易》的神奇,也无法解答《周易》的神奇。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