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无界春秋 / 第一章、夺舍之变 之2、鬼异墓穴

第一章、夺舍之变 之2、鬼异墓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2、诡异墓穴
  三个盗贼出现在一一座古墓中。
  壁上的石刻,地上的墓砖,都雕刻着粗旷的线条。线条奔放,恣肆飞杨,透着史前人类特有的简单和简约,如同一个个不解的密码,神态各异,叠加成形,能够让人想像出各种图案,因心而起,浮想联篇,由此可断定这是座古人的墓室。至于古老到什么程度,一眼很难看出。
  这是一个大厅,周边没有金银珠宝等物品,空落落的,只剩下四尊雕像。
  如果不是刚刚被开起,还真以为这是被后人盗过的墓穴,不然,里面的东西不会少的这么可怜。
  雕像伫立于大厅的中间位置,一个打头,三个并排其后,呈尖形,一付急匆匆前进的样子。
  从外形上,看不出他们是男是女,因头上有饰物,不知是头发还是包裹着的东西。他们每人手里都举着东西,即不像刀,又不像枪。从型体上,无法与兵器连系在一起。但第一个人的左手里还举着一座灯盏,像是起到照明的作用。
  三个盗贼检查完大厅后,发现这里干净的除了这四尊雕像外,真的再没有其他物品。
  这里有点怪,怪的让人无法想像。
  其中一个盗贼甚至怀疑他们是否来错了地方,不满地对三人中的另一人说:
  “大哥,这不像古墓啊!怎么啥都没有!”
  被称作大哥的人名叫唐川,是盗墓高手。为了盗挖这座古墓,他查了很多资料,甚至连当地的博物馆都去了三趟,最终知道了这座古墓的历史年代和里面人物的身份,由此断定,这座古墓中一定有很多值钱的东西,所以他带着另外两个人来了。
  这两个人,一个叫杨二,一个叫刘三。
  杨二和刘三力气大,肯吃苦,还有一处最为让唐川放心,那就是两人听话,没有野心。这便是唐川选择两人入伙的目的。
  唐川盗墓一向小心谨慎,只要他一个人能完成的,他不会叫第二人,是在防止见财起义,分赃不均,半路倒戈的事故出现。这样的例子,在盗墓行当里缕缕出现,被杀之后几乎都是尸骨无存。
  这座墓太大了,找到墓门后,一个人万难推动,必须有帮手,于是,唐川找来了两人。唐川在选人的标准上,要傻的,不要精的,要听话的,不要有主意的,他是要保持自己说话的绝对权,不能让同伙中有半点不同声音。
  说话的人叫刘三。完全附合唐川的要求。但人显的有点“二”,脾气直,藏不住话,有啥说啥。但有一样好,只要唐川说这件事要保守秘密,他便能守口如瓶,打死都不肯说。只要唐川让他闭嘴,不要告诉第三人,那这件事就能烂在他肚子里。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密不过六耳”。
  杨二是唐川的发小,打小就跟着唐川,是跟屁虫样的人物。脑瓜虽然比刘三活分,但他胆子小,凡事没有主见,一切都听唐川的。因此,唐川干什么事都带上他,让干啥就干啥,从无二话。多少年了,唐川都没发现杨二有什么地方对不起自己,所以,在这一次盗墓时,他也带上了杨二。
  唐川知道,这座古墓是省里的一级保护文物。虽说赶不上十三陵,马王堆,汉王墓等那些陵墓出名,但它的历史悠久,长的没人知道他是在哪一年,是哪一个王爷的墓。正因为这个,一些文物专家才强烈要求省领导开发这座古墓。
  唐川得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要先下手为强,否则,被政府开发,那就没他什么事。而且他很清楚,盗挖这样的古墓,一旦被抓,那就是死罪。
  对这样的法律,唐川研究个六透,知道后果非常严重,但受利益驱使,他还是要挺而走险。终于在一个夜晚,打开了这道墓穴的门,三人进到墓室中。
  唐川不愠不火地观察着四壁,看也不看刘三说:“不急,不急,这样大的古墓,一定有消息开关,好好找找。”
  盗墓是细活,一点急不得,否则便会急中出错。挖不到宝贝是次要的,弄不好便会墓毁人亡。命没了,要钱有什么用,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是人家的。所以,唐川一直持着这个想法盗墓,哪怕是跑空,也要力求稳重。
  这几年,随着《鬼吹灯》问世,关于盗墓的小说比比皆是。至于那些细节问题,不是本书的重点,所以一略而过。
  由于看不到棺椁,唐川坚信,古墓里一定还有秘密,棺椁存放处和大厅绝对是两个地方。
  既然是墓,肯定有棺椁。如果没有,那它也就不叫墓。既然如此,只要先找到棺椁,就能找到陪葬物品。联想于此,大厅里肯定有开启墓室的机关。所以,唐川一直把目光放在四壁上,想要从中找出个蛛丝马迹来。
  唐川想,按着堪舆学的理论,阴宅和阳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很多阴宅是仿照阳宅的大致走向修建的,人们都喜欢南北通透,这是基本的走向。如果此处是大厅,那么往里才可能是室,也可能是一条长长的通道,直通有室的地方。如果是这样,那通路一定是直的,决不会刚进门就拐弯。
  杨二和刘三已经把另外的墙壁抚摸完,结果没有找到机关,刘三这才发脾气。
  唐川说完,离开墙壁来到大厅中央,开始审视这四座雕像。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第一尊雕像上。他认为这尊雕像可能是他们的头,也可能是引路人。
  这座雕像,右手持着一把灯盏,灯盏上露出一段火苗,火苗呈燃烧状,尖头歪向最里侧的墙壁上。从这里可以看出,火苗经风一吹,必然倒向另一侧。如果没有风吹,里面有洞穴的话,那就应了空穴来风这句成语,它也照样会歪向那一侧。
  至于雕像上的这火苗是不是真的火苗,是被石化了,还是当初被人故意雕刻成这个样子,唐川没心思去猜想,他只想找出开门的机关。由此断定,火苗对着的墙壁后肯定有问题。
  唐川用手一指,“门口肯定在那。”
  刘三二话不说,拿起锤子便奔了过去,抡锤就要砸。
  唐川赶紧把他喊住。
  “不要砸”
  刘三把举起的锤子放下,不知所以地看向唐川。
  唐川有些生气,大声说:“我没让你砸,你轮什么锤。你傻呀,谁家开门要用锤子砸。看不到门,不会再找找。”
  刘三粗声粗气:“找了,没有。”
  唐川不再理会刘三,开始埋头琢磨这个雕像。
  灯座上的火苗与灯盏之间有个小小的缝隙,不像一次塑成。唐川猜测着,火苗是不是可以转动。他这样想着,便垫着脚,让身体尽量高一些,抬起右手将灯苖拧转了一个方向。
  没想到,他这一动之下,火苗真的动了。随着火苗转动,灯苗对着的那道墙竟然发出了“哐当”一声响,露出一点点缝隙。
  唐川大喜,知道自己猜对了。而后,他加大用力,随着灯苗的转动,墙壁上开了一道口子,渐渐地露出了里面空间。那里是一道门,足有三米之宽的大门。
  这真是一道墓门,而且是一道能够通行一辆马车的门。
  门为什么要修这么宽,肯定是因为需要往里面运东西。
  由此便能断定,里面会有大量物品。
  刘三高兴地撒腿便要进去。
  唐川把刘三喊住,“等等,先让里面进点空气。”
  谁都知道,墓穴长期不通风,里面的东西腐烂后便会产生毒气。不用人为地在里面放毒,他本身就能制造出有毒的空间。这时闯进去,不熏死,也能夺走半条命。
  三人等了一会,估计更换的新气差不多了,这才走了进去。
  他们是盗贼,不能光明正大,只能偷偷摸摸。
  现在是凌晨三点多钟,人们还都在睡觉,如果耽搁的太久,万一被人发现,偷盗的目的恐怕难以达成,所以他们要赶时间,越快越好,拿走的东西越多越好。
  如果是国家正规开发,此种情况下,必须在打开墓穴的多长时间内进行通风,要往里面通气,用鼓风机怎么也得吹它几个小时,而且还得不间断地用仪器进行检测,直到里面的空气质量附合要求时才能进。
  这些,唐三想早就想到了,但他没办法实施,他只能是按照通常盗墓的土办法,用扇子扇风。为了赶时间,也只能是能进多少就进多少吧!只要不熏死人就行。
  三人走了一段通道后,这才进入了真正的墓室。
  果然,这里有一具棺椁,周边摆着很多物品。但是,没有他们想要的金银珠宝和金币,却看到了许多不曾见过的瓦罐等陶器,而且,这些陶器粗糙的很,一看就是手工捏成,简略的烧制,与现代工艺的细腻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刘三很是失望,拿起一个陶罐,恨恨地说:“白费劲了,怎么都是这些破玩艺。”说着,把手里的一个陶罐哐地一声扔到地上。
  陶罐碎了,裂成几半,滚落在四处。
  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一声叹息。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