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侠逢乱世话春秋 / 第23章 出征平倭

第23章 出征平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朝国这边,鸳鸯阵的训练如火如荼,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任何人都不能懈怠,都在忙着训练。怀瑾曾向代王申请自己去,这是三皇子没有想到的。三皇子只是回了一个再议,并没有过多的答复。这里本就百废待兴,好多事情都要处理,你跑了,这些工作谁去干啊。
  为什么少了怀瑾会变成这样,只是因为现在的朝堂,慢慢分成了好几派,本来怀瑾在的时候,各个派别都会因为怀瑾,紧紧围绕在王权的周围,不会出现问题。只要怀瑾一走,以辰飞为主的梁国派,和以户部尚书为主的朝国老派,后期支援和刚刚提拔的朝国新派,他们就会互相争斗,闹得三皇子头疼。
  怀瑾孙然是一个代丞相,但是他做的就比较多,比如参加各个朝廷人员的婚丧嫁娶啊,组织的各个酒会啊,他都会参加,并附带一份礼品,礼品不够的话就准备些银子。总之没有空手而去的,而且他年龄小的身份,总是叔叔、伯伯的叫的亲热。他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印象,最主要的就是有事他都会先去商量,最后再在朝堂上说,属于八面玲珑,谦卑谨慎的人。
  现在的朝堂,只要是怀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别人都没有反驳的,而且他还会把解决方案,中间存在的困难,和有什么收获,变故等都说的一清二楚,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好多人都愿意同他共事。
  当怀瑾再次向三皇子提议要去的时候,三皇子果断拒绝了,说道:“什么时候都没有听说过丞相还要去参加打仗的,你去了,朝国怎么办?再说,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了,更得不偿失。”
  怀瑾却说:“我不是向往打仗才去的,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弄清楚,才能做好下步打算,好多东西都是细节决定成败,我就是看看有没有我要的那种细节。”
  “你说的什么,我听不清楚,反正你是不能去。”
  “相传,倭国本就是一个岛国,可是岛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地壳运动,另一个就是火山喷发。我从古籍上查阅过,说很久很久以前,朝国曾连续将近月余见不到一丝阳光,如同暗夜,我怀疑,可能是倭国火山喷发,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倭国。”
  “那又如何,你去不去打仗和倭国的形成又没有什么关系。”
  “火山喷发,可以从地底带出来黄金和宝石。”
  “黄金宝石?他们如果有的话,那他们不就早就发财了,人民都会富裕的,为何还要来朝国占领土地?不用找理由了,我是不会同意你去的。”
  “代王,现在朝国的土地能养活四五百万人,我们安心发展,养精蓄锐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当人口再扩大一倍,或者土地都由贵族占领,你说我们会出现什么问题?”
  “农民起义,造反?”
  “这只是轻的,饥民遍地、骨肉相食,然后才是农民起义,而且将会连年内战,直至外族入侵,断我文明了。”
  三皇子若有所思,那该怎么办?总不能限制人口啊,打仗,修建工事,耕种,什么地方都需要人,把人口限制了,就直接自断一臂了。打压贵族?短时间更不可能,他现在需要的是拉拢贵族,稳固自己的统治,如果不靠贵族,靠农民的话,更不可能。他的脸色渐渐凝重,自己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只得询问:“那怀瑾的意思是?”
  “我们为什么不让过多的贵族带领多余的穷人,再去打下一片天地呢?”
  “转移矛盾,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可是为什么你非要去呢?”
  听到三皇子已经缓和的口气和态度,他知道自己差不多已经说动三皇子了,就接着说道:“我的份量在那里,我说有,没有也是有。到时,我会带着一部分人员在灭完沿海的倭寇之后,直接去倭国,在那里去建设咱们的前哨站。·····”
  “你还准备去倭国,不行,绝对不行,换一个人,你去太危险。”
  “代王,咱们可用之人真的不多,如果我不去,那里就不知道是给谁打的,让别人窃取了咱们胜利的果实,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你去了,朝堂之上怎么办?”
  只见怀瑾直接在三皇子的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三皇子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随口说道,就这么办吧。
  第二天朝会,当怀瑾提出要去平倭的时候,所有人山呼千岁什么的,称代王英明。同时,三皇子提出,各个部门安排一个侍郎随行,这是为了方便怀瑾行事。依旧由李钰担任先锋,怀瑾随后,共带兵两万人。众人随后疑惑,不是就平万余的倭寇么,怎么要带这么多人,怀瑾的解释是,为了不漏掉一个倭寇,不能再让他们在这篇土地上横行。
  所有事情敲定,大军就开始准备出发,有人问过,为什么不等天暖和了再去。怀瑾就说,现在行军,要到沿海还需月余,等到了之后正好天暖和,而且路上不必走的太快,顺便也能练兵,使兵将配合默契,从而减少损失。
  站在城楼上的三皇子,看着远去的队伍,目光有些朦胧,他知道,是时候分别了,就是不知道这一别是能再见还是再也不见。经过这半年的相处,他知道怀瑾属于那种善战之人无赫赫战功的人,大家看到的怀瑾,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可是他给三皇子的感觉,就是他内心是一个强大的人,在路家被灭,半年只见就成长到今天,不是只靠别人提携就能成功的。但是这一走,就不知道是不是放虎归山,龙游大海了。
  三皇子转身,给近身龙卫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时刻监视怀瑾,说有事情必须上报。三皇子不想再多一个敌人,如果他要变成敌人,就要想办法把他给抹去。而且,前段时间来找李钰的武林人士,也要好好查查,他总是感觉,这些人可能知道怀瑾的底细,来投靠怀瑾的。如果都让这些人成了气候,自己的王位都难保持了,自己必须提高警惕。
  三皇子把脑中的这些想法散去,想到怀瑾说过的话,什么是自己人,只有和自己有一样的目标的时候才能是自己人,还有一种就是有血缘关系的,能叫自己人。算了,回去种孩子吧,就算他们把倭国打下来,也是派自己的孩子比较靠谱一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