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侠逢乱世话春秋 / 第11章勇夺朝都

第11章勇夺朝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皇子正焦急的在朝国都城城外,现在能派出去的人基本都派出去了,他和怀瑾在中军大帐喝茶,附近只有将近二百多人的亲卫,现在如果谁来袭击,估计他们只能饮恨了。现在的战事比较焦灼,李泰隆的大部队正在往回赶路,他派辰城主去分段阻击,延缓李泰隆的进攻态势。李钰带领的前锋已经在和李泰隆留在都城的顽固分子进行巷战,不过好在这些顽固分子盔甲不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这些人的数量较大,需要一个点一个点的拔出,有李石基领着人在前边带路,清理的还算顺利。现在还不是进城的时候,要不然他们从各个地方反扑,必定会造成己方大规模伤亡。
  传令兵一趟接着一趟的禀告,一会攻破这个地方,一会拿下了那里。现在焦急的是在李泰隆赶回来之前,能不能先把都城叛贼清空。自己头一次领兵打仗,不想让自己的父皇看扁了。
  怀瑾心里也是有着事情,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喝茶。
  传令兵又来禀报,说是只剩李泰隆的王府还有抵抗,其他一些叛贼已经被全部肃清了。
  怀瑾说到:“三皇子,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可以进城了。”说完就命令亲卫开始收拾东西,三皇子则直接穿上了自己金黄色的盔甲,尽显骚包之色。这是怀瑾心里的想法。他则是没有过多的装饰,就还是自己的衣服,不过手里拿了一个诸葛亮同款羽扇。三皇子看看他,脸上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说道:“出发,进城。”
  进了城池,看到路边众多的尸体,三皇子的脸色也是一紧,里边有梁国的军士,朝国忠于李石基的军士,剩下大部分的都是叛军。他们直接去了皇宫,建设的虽大,却还是不知道少了什么,可能武艺学的还不够吧,好像没有型似的。
  简单的转了一圈,三皇子他们又出来了,他们直接去了李隆基的王府,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李钰正在清理战场。李钰看到三皇子他们过来,赶紧抱拳禀报:“启禀三皇子,本次战斗,共杀敌三千有余,我方损失48人,受伤两百多人。李石基那里损失较大,开门和围剿叛军的时候,共损失了七百有余。”
  三皇子看着李钰浑身的鲜血,伸手在李钰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李将军辛苦了,这是李将军的第一仗,打的如此漂亮,我回去会直接向父皇请功。”
  李钰赶紧回道:“承蒙三皇子不弃,这都是应该的。”
  李石基拖拖拉拉的过来了,不是说他速度慢,只是他的腿被巨石砸到骨折了,他来见三皇子,没敢托大让别人抬着过来,就找了一根木棍当拐杖一瘸一拐的自己过来了。一见到三皇子,就加紧了步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着爬到了三皇子面前:“三皇子殿下,臣不辱使命,终于把都城夺了回来。梁国的大恩,我朝国没齿难忘。”
  三皇子一听这话,意思是自己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啥都没有了,刚想呵斥两句,怀瑾说到:“现在战事还未结束,李隆基距离这里不足二十里了,随时都能过来,抓紧时间构筑工事,把李泰隆打败了,再说别的吧。”
  随后,三皇子等一行人来到了临时救治伤员的救护所,离老远都能听到救护所里的哀嚎。浓重的血腥味压的人喘不过来气,他一路跟受伤的军士握手致敬,一边往里走,当来到救护所中央的时候,吸引来了所有人的目光,哀嚎声也听不见了,他缓缓举起右手,握拳捶到了自己的胸前,身上的盔甲应捶而响。随即喊道:“大梁威武,呼。”
  这是每个梁国军士都知道的呼声,伤员们和后边的随从们也跟着山呼。
  三皇子压低了大家的声音激动的说道:“将士们辛苦了,披荆斩棘一起走来,为我大梁建立不世之功。我代表皇帝陛下谢谢大家为了此战的付出。你们的功绩将彪炳史册,你们的家人将受到优待。”说完,竟是准备跪拜受伤的军士,距离较近的军士和身后的随从赶紧将他拉起,大呼使不得,所有人都感动的稀里哗啦。
  随后三皇子一行出来去了李泰隆的府邸,准备将这里当成自己的临时指挥所。李石基本来是想让三皇子一行进入自己的皇宫,可是被怀瑾制止了。现在战事未平,不能跟忠于朝国、忠于李石基的人结怨。现在这里被收拾好了,在会客厅,三皇子、李石基为上座分作左右,李钰、怀瑾分作两旁,后边还跟着几个重要的朝国官员和几个将军。辰城主他们还没回来,早就派人通知了,估计现在正在路上。然后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李泰隆现在带领的大军不日便到,现在应该怎样守城。
  现在的兵力分布为,李钰八百多能战的骑兵,张守备的五百骑兵。李石基从各个城池带回来的约两千轻甲步兵,还有朝都里还忠于李石基的大概三千人,现在约有六千余人,如果再加上辰城主的八千多人,现在一共将近一万五千人,还有从其他城池陆续赶过来勤王的一部分,不会超过三万人。粮草方面还算充足,用个一两个月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
  从各个方面得到情报,敌人方面应该最少还有六万余人,重型的攻城装备基本没有,要不然梁国龟城早就攻破了。骑兵大概有五千人左右,剩下的应该都是步兵。李泰隆领三万人为朝国的皇城守备军,这是最早归附他的,各地响应李泰隆造反的两万人的守备部队由李泰隆的小舅子朴子然率领,御林军统领丛飞率领五千骑兵。剩下的一万人左右为他们李氏皇族的其他藩王带领的部队。
  为什么李氏皇族要反对李石基,还要从李石基对梁国的态度说起。最早朝国附属梁国,只要每年纳贡称臣就行,梁国在朝国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帮助朝国就行。这样一直过了好多年,谁知东瀛突然将魔爪伸向了朝国,朝国派遣军队竟然没打过,致使东瀛占领了朝国的出海口,朝国已有民怨,朝国向梁国请求出兵,梁国因为刚和宋国打过,虽然占领了三座城池,但是损伤也是不小,就没同意。近几年,日寇已多次残害朝国国民,并将占领区域向内陆延申,李氏皇族见李石基软弱无能,便想让李泰隆取而代之。谁知李石基跑到了梁国,才引起这场战争。
  三皇子本打算按照刚开始的部署,准备固守待援,等梁国的大部队在后围杀李泰隆大部队后再出击,再一举歼灭李泰隆。这样代价最小,收获最高。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