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 第11章 初会协律

第11章 初会协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鸡鹿塞韩奉这才正式见了杨素。
  “下吏杨素见过佰将……”
  “杨素尔是我汉军将士?”
  韩奉一边喝着水一边询问。
  杨素拱手道:“不敢隐瞒佰将,下吏原本乃是塞外都尉李绪那贼子属下都伯……”
  杨素当下把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详细的诉说了一遍。
  “好贼子,异日某必取其项上人头!”
  刘刚听完杨素的诉说,气得一巴掌把自己面前的矮几都给拍裂了。
  韩奉看了刘刚一眼,随即转向杨素。
  “杨素尔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杨素道:“下吏曾为朔方中部都尉孔璋亲卫……”
  韩奉与韩江对视一眼后道:“杨素,尔之事非某能决定,明日某会将尔送至西部都尉处……”
  杨素拱手拜道:“下吏多谢佰将!”
  就在杨素准备离开之时,韩奉却又问起了杨素匈奴各部的情况。
  杨素也只是一个低级军官,所知也是有限,不过他说的东西对韩奉的帮助也不小。
  通过杨素提供的信息韩奉至少已经知道鸡鹿塞以北五百里之地匈奴部落和马贼获得的情况。
  从这群马贼手中夺来的物资也让鸡鹿塞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只是韩奉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他还会再见杨素。
  ……
  冬去春来转眼之间已然是元封二年三月。
  这日韩奉正带着人在挖着鱼塘,三封县令却突然带着人前来鸡鹿塞。
  “佰将,三封县令来了,快回吧?”
  斥候赵二望见韩奉远远的就开始大呼。
  韩奉听到声音,惊讶的回道:“赵二,可知道是何事?”
  赵二摇了摇头,“不太清楚,是韩头接待的……只是让我来唤佰将赶紧回去……”
  韩奉闻言把手上的工具递给身旁的人,然后到溪边洗了洗手,整理了一番仪容,这才带着赵二回了鸡鹿塞。
  “下吏韩奉拜见明公!”
  见了那三封县令,韩奉先是拜了一拜。
  “韩佰将,某今日也算是恶客上门了!”
  三封县令笑道。
  “不敢不敢,不知明公前来有何要事?”
  韩奉一边在心中思索着,一边开口询问。
  三封县令突然到访,让韩奉颇为疑惑。
  鸡鹿塞虽然名义上也属于三封县的地界,但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相统属的系统。
  这三封县令叫做李延年,韩奉虽然见过一次面,但从未真正打过交道。
  只是听闻此人原本也是宫中之人,月前方才迁为三封县令。
  李延年闻言拱了拱手道:“韩都伯当知三封县之要务为屯垦,以为我朔方大军提供粮草补给……”
  随着李延年缓缓道来,此时韩奉方才明白,李延年这是看上了韩奉在鸡鹿塞实行的代田法。
  韩奉不由好奇的询问,“这田地还没有收获,这代田法到底是好是坏还难说的很……明公何故此时就欲在三丰民屯行此事?”
  “若是有效明公不见得有多大的功劳,若是无效,明公怕是要吃些挂落啊!”
  李延年道:“韩佰将此问问的好,县内典吏和力田亦有过某此问……”
  “实不相瞒,某在长安之时有一友人,也曾经提起过韩佰将在鸡鹿塞所行之代田之法……”
  韩奉闻言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明公所言之人莫非是赵过,赵公?”
  李延年面露惊讶之色,“莫非君竟然也与赵君相熟?”
  赵过韩奉自然是听说过的,后世上学之时,可是还背诵过他的事迹,如今韩奉还感觉历历在目。
  赵过乃是著名的农学家,说到底自己所行的代田法实际就是赵过总结出来的。
  韩奉摇了摇头,“某昔日不过是一纨绔子弟如何能与赵公相交,只是曾经听说过赵公之名……”
  “明公莫非在赵公出曾经听闻过此种耕作方法?”
  李延年面露微笑,“昔日倒是听赵兄提前过这样的设想,只是一直没有条件实际印证……”
  韩奉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明公,下吏曾听闻赵公发明过一种新农具,不知可有此事?”
  李延年道:“君所言是三脚耧还是耦犁?”
  “三脚耧,耦犁!”
  韩奉面露疑惑之色。
  李延年见状,笑着为韩奉介绍起这两种农具。
  “韩佰将有所不知,这三脚耧与耦犁皆是大善之物……”
  “这耦犁是“二犁并耕,每犁各由一人执之,一牛挽之,另一人牵引二牛,故称二牛三人”
  “使用之时,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一人扶犁……比起以往的犁具却是强了许多……”
  “至于那“三脚耧”是赵兄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所制的一种新式农具。”
  “这“三脚耧”由三只耧脚组成,下有三個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的开沟器就开垦出一条入地8厘米深的小沟,然后种子经过耧脚就可撒落到这条小沟中。”
  “韩佰将可不要小看了这东西,熟练的农人使用“三脚耧”,一天可播种一百五十亩的土地……那“耦犁”在三个人的控制下,亦可在一个季节中完成345亩的翻耕任务。”
  韩奉闻言不禁感叹道:“赵公果真乃是有大功于国,凭此两物也该当封侯才是!”
  李延年亦是出言表示赞同,不过随后却是长叹了一声。
  “可惜如今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谷梁之辈言此不过奇技淫巧之物,岂能与军功同……最终赵公却是……”
  说到这里李延年再次叹息一声。
  韩奉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白。
  “难怪一直到二十年后这赵过才担任搜粟都尉……”
  韩奉压下心中的想法,对李延年拜了一拜道:“不知明公可能予下吏此两物?”
  李延年脸上露出了笑容:“韩佰将想要,晚些时候某让人送来几具便是……只是这代田法也请韩佰将莫要私藏才好!”
  韩奉闻言再拜道:“如此多谢明公……”
  随后韩奉直接带着李延年等人来到屯垦之地,并仔细讲解了代田法的原理和预计的效果。
  李延年感叹道:“若真能如此,我大汉岂不是凭空多出了数千万亩良田……”
  他一旁的力田亦道:“韩佰将有大功于国也!”
  韩奉笑着摇了摇头道:“比起赵公、李县令来却是相差甚远啊……”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