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墨色微光 / 第四十四章护送定一

第四十四章护送定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以前,于思雅见过赵顺子几次,高庆说他们是好朋友。
  现在,她不知道杀死自己丈夫的人中,是否有这个“好朋友”,所以她对赵顺子的态度是淡淡地。
  “对不起嫂子,因为前些天你家周围总有生人,我怕是特务,就没敢来看您,您,还好吧?”面对于思雅,他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虽然高庆的叛变还没有给组织上带来损失,但是他能带人到南城门蹲守,就证明他实实在在是叛变了党,他去那儿不是在守自己,又是在守谁呢?
  但是他终究还是和周达通不同,所以组织上暗中积极地多方奔走筹措,把于雅思母女保了出来。
  并且赵顺子相信,高庆的背叛只是为了保护妻女,他内心是不愿意背叛的。
  被周达通洗脑后的于雅思心里除了丈夫被杀的怨恨之外,丝毫没有考虑过丈夫背叛会给组织带来的危险。
  “顺子,你和嫂子说实话,你哥到底是咋死的,他是被谁杀的?”几个月的牢狱折磨与愁思,令不满三十岁的于思雅眼角皱纹很深。
  赵顺子避开她的目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组织上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把你们救出来,怕你们以后有危险,派我来问问,你要是想去祥符跟着公婆住,我们会派人来帮你搬家。”
  于思雅在心里冷冷地说:“你们就是不救,我也能出来!”
  嘴里却说:“谢谢,我以前不知道高庆是你们的人,现在他人没了,我也想帮你们做一些事情,我识字,可以给你们当教员啊。”
  赵顺子有些为难:“你出来后,特务一直在监视你,所以你想开展工作很难。这个问题我得回去向上级汇报,这些钱您留下,有困难了就在门槛上用粉笔画个三角形,我会来找你的。”
  最近因为形势紧迫,沈晓初一直在边区驻地,作为地委与市委之间的联络员,赵顺子除了等待,是不能主动去联系地委同志的。
  小柿子真是个坚强的姑娘,也算穷人的孩子当家早吧,住院第三天,她就强烈要求出院,她的父母居然也同意了。
  “不能再让你们花钱了,住院太贵了,你们能给柿子多放几天假,让她在家多养几天就行了。”小柿子的爹一脸的感激。
  陶红脂心里有点难受,但是见他们很坚持,她去和主治医生聊了聊。
  医生同意出院,因为穷掏不起医药费放弃治疗的病例他见得多了:“最好每天还来打两针消炎针,实在不想打针,就按时服药,七天后来拆线。”
  唐冲去过小柿子家,她和妹妹挤在一张小床上,在家里她还要帮母亲去收送浆洗缝补的衣服,每件衣服收几角钱浆洗缝补费来贴补家用。
  虽然知道当年卖掉小柿子也是他父母逼不得已,但是唐冲觉得,小柿子回家后想躺着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提出让小柿子留在自己家里养伤,那样他开车带着小柿子来医院打针也方便些。
  柿子爹知道唐冲是好意,看着女儿苍白的脸,他除了说:“让小少爷费心了”再也没别的话可说。说什么呢?自己生的女儿自己养活不起,感谢上天吧,让女儿遇到好人了。
  所以唐子苏匆匆赶到医院后,却扑了个空,他想了想,知道以陶红脂和唐冲的性格,应该会把小柿子留在家里继续养伤,所以,他又匆匆回到家里。
  小柿子就住在一楼,那里有个房间,里面有两张床,平时万一天气不好她和刘妈不想回家时是可以留宿的。
  虽是初春,怕小柿子冷,陶红脂在屋里笼了火盆,还放了个马桶。
  她听唐子苏说香港现在有抽水马桶,一拉绳子脏东西就冲走了,子苏说等开春后他托人从上海买,二楼装四个,一楼装两个,但是都得改下水,还挺麻烦的。
  小柿子不好意思地说:“太太,我哪儿就那么娇气了,上个茅房还是没问题的,这马桶还是让小四拿出去吧。”
  小四逗她:“刘妈说了,你现在腿没劲儿,万一掉茅坑里还得拿钩子捞你。马桶就放屋里吧,我负责倒,我不嫌你臭!”
  众人哄笑。
  小柿子没力气大声说话,只好翻着白眼看小四。
  陶红脂拍了下巴掌,制止了大家对小柿子的调笑:“咱小柿子这一次啊,不但救了大少爷,也救了这座院子,等于也救咱们大家,大少爷昨天拿出了一笔钱,奖励小柿子两百块,大家这段时间要照顾小柿子也都很辛苦,每人发五十块补助。”
  刘妈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脱口道:“哟,这可帮了小柿子的光儿了,甭管了,我准保这些天把咱小柿子养成小冬瓜!”
  听着大家善意的笑声,因为被这些人关心和宠爱着,小柿子突然伤心了,她把脸埋进被子里,无声地哭了。
  众人不知她为什么哭,但是都很心疼她,也就默默地散了。
  唐冲其实也有点生小柿子父母的气,虽然我们对小柿子的伤大包大揽了过来,但是她毕竟是你们的女儿,好的没有,来给女儿送些好吃的总该有吧?
  小柿子住院这三天,他们来医院时连块烤红薯都不舍得买,贫穷的父母唐冲接触过不少,他们都是宁可自己饿死,也会把最后一口吃的给孩子,可见小柿子在她父母心里,连根草的分量都不如。
  唐冲正郁闷地转身上楼,听到门口有叫卖声:“椒盐双麻饼!”
  是瘦猴儿!
  “小柿子爱吃双麻饼,我去多买一些,咱们中午吃!”唐冲连蹦带跳地向门口跑,陶红脂一连声地让他慢些,别跌倒。
  日本“在华反战同盟会”得知我大别山游击队蛟龙分队有几名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已经牺牲了五名同志,其他伤员的伤口也在持续恶化,急需得到治疗,就派出了一名叫定一的盟员去做队医。
  定一是外科医生,刚从日本来到中国。
  因为鬼子的坚壁清野,很多道路无法通行,为了定一的安全,地委决定让他以记者身份先到开封,再由开封地下党的同志们将他安全送达游击队驻地。
  负责接定一的是赵顺子,他因为没能联络上庞经理,就直接把定一交给了段未然。
  按说段未然应该把定一接到自己住处的,可是因为他为了能和米家宝私会方便,擅自将定一安排住在了赵小好的家里。
  他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米家宝的因素,想把赵小好拉进自己的队伍,也是目的之一。
  定一今年二十二岁,因为哥哥的战死令他对这场战争充满了厌恶,所以参加了反战同盟。
  他长得白净清秀,汉语说得还没没用手比划得明白。
  段未然说:“小丁是南方人,说话有点蛮。”
  小好娘觉得段未然考虑问题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家里只有母女二人,你段未然经常出入我都不乐意,你现在把个小伙子安排住进来,让邻居们怎么议论小好?
  她本来是不想答应的,但是段未然一再说:“这是我表弟,就住三两天,我住的地方是租的,租房时房东就说了绝对不允许住进外人!”
  他甚至以掏房租来对母女二人进行精神绑架,无奈,小好娘只好叫来小叔子商量。
  二叔也觉得这个段未然有些让人讨厌,但考虑到他是大哥的朋友,又在报社做主任,万一侄女以后有事儿,也许他能帮上忙。
  “不就是三两天嘛,我搬来住几天,您和小好去我家住。”二叔这样一说,小好娘也觉得只能如此了。
  虽然在统税局工作不久,小好却和日本人有过多次接触,比自己的母亲和二叔都有些见识,这个小丁的身体语言告诉她:他是个日本人。
  她不知道段未然怎么会把一个日本人安置在自己家里,但是她能断定的是这个日本人和野田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庞经理听赵顺子说定一住进了赵小好的家,他气得跺脚:“这个段未然,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唐子苏。
  唐子苏接到了电报,知道有个往游击队送外科医生的任务,所以他听了没太大反应:“今天就让让唐冲去赵小好家把定一送走,这之前你想法子拖住段未然,等定一离开后再告诉他。”
  庞经理担心地问:“是段未然出了什么问题吗?”
  “段未然现在和一个叫米家宝的在同居,那个米家宝的身份还没查实,邓图同志被捕后,咱们上下线的关系有点乱,我要和沈晓初同志谈一谈!”唐子苏有些忧心忡忡。
  因为鬼子的清缴,多个联络站被破坏,多名同志被捕杀害,又加之林泰的撤离,赵顺子和庞经理的联系比较困难。
  因为庞经理不像林泰,当时赵顺子只要在面粉厂后门就能联系上林泰,而庞经理则很少呆在自己的粮油店里。
  唐子苏曾经考虑过让高大为接替林泰的联络员身份,但是那样就意味着多了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而高大为在面粉厂和另外三名我党同志接触过密,难保不会被他们察觉出端倪。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唐冲代替林泰。
  可是唐冲性格张扬、冲动,实在不是最佳的人选。
  “老庞,这事还是我亲自和唐冲谈吧。”唐子苏觉得段未然确实是个大麻烦,所以现在必须让唐冲尽快成长起来。
  庞经理看着他:“可是,那样你就完全向唐冲坦白了身份。”
  “我自己的弟弟,我信得过。”唐子苏微笑着说。
  “好,我现在就去让瘦猴儿通知他。”庞经理开车离开后,唐子苏也开车回了家。
  他到家时正碰见小柿子的父母要离开,他们是来看女儿的,见女儿住得好,吃得好,他们不由感叹小儿子为什么没有这么好的命。
  陶红脂见他们眼巴巴地盯着小柿子床头桌边的半袋奶粉,笑着说:“那是奶粉,给小柿子增加营养的。”
  小柿子妈叹气:“我的小四三天两头闹病,郎中也说让补一补,他的吃的补品呀都是小柿子从您这拿回去的东西。”
  小柿子爸猜出她的心思,推了她一把:“走吧,你那裤腰嘴啊!”
  小柿子则羞愧得低着头,谁也不敢看。
  陶红脂给刘妈使了个眼色,刘妈面色不悦地去厨房的储藏柜里拿出一袋没开封的奶粉:“太太让你拿回去,让你家小四吃。”
  柿子妈惊喜地伸手想去接,小柿子说:“刘妈,那奶粉太太还得喝呢,家里就剩这一袋了,给太太留着,这半袋让我娘拿回去吧。”
  刘妈看着陶红脂,陶红脂笑着说:“没事儿,回头啊,让大少爷再托人去买。”
  “不!这半袋您不让我娘拿走,我也不会喝的!”小柿子的声音里带了哭腔。
  把半袋子奶粉宝贝般揣进怀里,出门看见了唐子苏,小柿子的父母平时就很畏惧他,看见他立刻默立在一旁,等唐子苏进去后才冲来送他们出门的刘妈连连鞠躬。
  “唉!我咋看咱小柿子在他爹妈眼里啊,就是路边的捡的土坷垃啊!”刘妈叹气。
  唐子苏听见了有回转来,掏出一张钱递给刘妈:“辛苦您去买两只老母鸡,咱们大家借着土坷垃的光都喝一次鸡汤吧。”
  刘妈接过钱,喜滋滋地说:“她在咱家呀可不是土坷垃,是金疙瘩!”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