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武状元 / 第三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三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两日后,一众考生陆陆续续抵达金华府。
  府衙也张贴了布告,要求一众考生开始填写报名相关的资料,并统一交到礼房。
  地方官府的礼房,其职责相当于是朝廷的礼部。
  相比文举来说,参与武举的考生要少得多,这与朝廷重文轻武的大环境有关,与考生生活的环境也有莫大的关系。
  比如骑马、射箭等项目,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到的。
  因此,参与武举的考生,军户占多半。
  大明的户籍制度很严,划分得也很细,归纳起来有四大类:军户、民户、匠户、灶户。
  《大明律》中有明确规定:“人户以籍为定,严禁脱免及变乱版籍。”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比如贱籍,也就是优娼皂隶之类,还有弃籍、丐籍等,基本等同于黑户。
  但凡三代之中有贱籍者,是不允许参与科举考试的。
  沈长安分别找到了四个同乡互相签名担保,最后又找到了府学的一个廪生做担保人。
  廪生,即廪膳生员,乃是县学、州学、府学的优秀生员,可享受朝廷发放的粮食补助,故称廪膳。
  当然,这是有定额的,一般县学为二十人、州学三十人、府学四十人。
  找廪生做担保人,除非双方有交情,不然就得交纳一定的费用或是送些礼物。
  这是一个潜规则,费用大约为一两银子。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担保人还是会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在考生点名入场时,担保人必须到场辨认,以防有考生冒名顶替。
  要是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担保人也得跟着连坐。
  这天,考试终于开始了。
  武科考试分内外场,内场考《武经》与策论,可以理解为理论考试。
  武经,乃《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本兵书。
  外场考核弓箭、舞刀、掇石等内容。
  一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按惯例,一般先考内场。
  一大早,一众考生先在考场外集合,由主考官亲自点名,点到名字,考生便上前作答,同时还要喊“某某人保”。
  这时候保人也得在现场,跟着喊一句“某某保”。
  然后出示自己的“准考证”领取试卷,进场之后还要接受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夹带小抄。
  武童试只考《孙子》、《吴子》、《司马法》这三本,按要求默写试卷中指定的武经内容,大约三百字。
  对于沈长安来说,这完全是送分题。
  七本武经,包括《百将传》、《武臣大诰》等,他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两世灵魂的叠加,令得他的记忆力远超普通人;
  二是得益于“天道酬勤”的收益,一分付出,十分收获,完全就是开了挂的。
  相比文科来说,武科考核的策论也相对简单一些,毕竟武科还是侧重于“武”。
  次日,开始外场考试,这才是重头戏。
  第一场:策马射。
  规则是在跑马道设三个箭靶,各距三十步,考生来回纵马三次,共射九箭,命中两箭为合格。
  弓,统一采用的是五力弓,按大明制,一力为十斤,这是府试最低的要求。
  在沈长安上场之前,已经有近三成的考生要么勉强中一箭,要么全部脱靶,最好的成绩是命中了四箭。
  “丙字九号考生,沈长安上场!”
  终于,轮到沈长安登场了。
  “嗒嗒嗒……”
  随着一阵不急不缓的马蹄声,沈长安由东向西策马而行,举弓、搭箭、瞄准……
  在马背上射箭是很考验技术的,毕竟马在移动,而且多少会颠簸,要想精准命中目标,除了苦练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与经验积累。
  个人的感觉,也很重要。
  “咻!”
  箭矢闪电般射出。
  “噗!”
  准准地命中靶心。
  马不停蹄,沈长安反手又从背上摸出一支箭,再次弯弓搭箭。
  “咻!”
  这一次虽然射中了靶子,可惜未命中红圈,按规矩不计入成绩。
  第三箭,依然未命中。
  第四箭,正中红心。
  第五箭,再次命中红心。
  最终,沈长安命中五箭,位列优等。
  第二场,步射,要求在五十开外射中箭靶,同样也是九箭,命中两箭以上合格。
  这一场,沈长安再次命中五箭。
  弓箭测试完毕,接下来还有舞刀、拉弓、掇石等项目。
  这些项目不一定全都要通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所有考生的综合表现,再从中择优录取。
  总之,沈长安胸有成竹。
  毕竟他的目标乃是武状元,小小的府试都通不过那岂不是白穿越?
  入夜。
  沈长安与孟德坐在客栈房间里的小桌边,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唉,也不知这次能不能通过府试……”
  孟德叹了一声,闷闷地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下去。
  沈长安笑了笑:“怎么一下子没信心了?”
  “主要是默写武经的时候,我脑子里嗡嗡响,很多内容想不起来。”
  “那还是没有背熟的原因……不过也没事,你外场的成绩不错,中等偏上,综合来说应该没问题。”
  一听此话,孟德又来精神了。
  “哈哈,听你这么一说,我又有信心了,来来来,今晚不醉不休……”
  数日后,考试结果终于出来了:沈长安与孟德双双上榜。
  但,这次考试只是一个过渡,过了这一关才有资格参加下个月的院试。
  武举与文举的规则大同小异,都是从县试开始,接下来是府试,最后一关是院试。
  院试之名的由来,是因为主持考试的乃是一省提督学政,也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试。
  武举因为涉及到军事方面,故而院试之时,还会有地方巡抚或总兵、参将之类会同学政一起进行考试。
  通过院试之后,便正式成为武生,对应儒学的生员,也称“武秀才”。
  接下来,便可以参加武乡试了。
  相对于文举来说,只要是武生便可以直接参加武乡试。
  秀才却不行,在乡试之前还得参加科试,成绩优异者方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而武生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只要通过了府试便可参加武乡试,这算是武生难得的一个优势。
  顺利过关,孟德十分开心:“长安,走,一起去喝几杯庆祝一番,你请客!”
  沈长安:“……”
  这小子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
  PS:讲一下,签约后一天更新两章,更新时间正常情况为中午和晚上。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