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聊斋:神道之上 / 15:新的发现

15:新的发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傍晚,淅淅沥沥的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秋雨。
  秋风萧瑟,吹来了寒意。
  屋里少了个人,一时间陈铮还有些不习惯,自己早早做了晚饭吃,然后伏案做笔记,把从玄云道人那里听到的见闻知识点全部写下来。
  从此以后,视作日常功课,用来反复温习。
  等到天黑,洗漱后便开始睡觉。
  睡之前,先打开特殊视野,也就是上丹田泥丸宫,看看里头青铜古灯的情况。
  “咦?”
  他猛地发现,灯腹内那种锦绣气体竟滋生出来了一丝,如同一根头发丝般。
  这个发现,让陈铮精神一振,当即对该锦绣气体滋生的根由进行各种猜测:
  第一个可能性是与时间挂钩,例如说每天出产一丝。
  但仔细想来,这个可能性不高,毕竟距离上次锦绣气体烧尽已经有好几天了,前一阵子,可没有新的气体出现;
  第二个可能性:与自己做了什么事有关。
  今天他主要做的事,就是去杜氏草堂参加入学考核,写了一幅字,还写了一首七绝诗。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这个?
  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为了验证,他赶紧起来,把家里的油灯点起,在灯下铺开笔墨,稍微酝酿,随即写下一首关于秋雨的七绝诗。
  写完之后,等了一会,再来看青铜古灯。
  锦绣气体毫无变化,依然是那么细微的一丝。
  陈铮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不是这个原因,自己猜错了?
  唉,没有师父指点,全凭个人摸索,着实麻烦。
  ……
  秋雨中的寒山湖碧波荡漾,有一种凄然的美。
  湖畔草堂,灯火明亮。
  杜元亭坐在灯下,他的书童阿狄则侍立在边上,神情态度毕恭毕敬。
  几十份诗词早已审阅完毕,选出了结果,最后只得五份脱颖而出。
  不出意外的话,那五人将成为杜氏草堂的第一期门生。
  人数不多,宁缺毋滥。
  杜元亭开办草堂,虽然敞开门槛,但能否真正入门,又是一回事了。
  想了想,他把其中一份作品拿在手上,又读了遍,喃喃道:“此子名不经传,居然能写出这般诗作,立意巧妙,措辞新奇,倒是有些奇怪。”
  书童阿狄问:“先生,你怀疑他是抄来的?”
  “呵呵,此诗我未曾读过的,出题也是临时起意,他能去哪里抄?江州偌大,有诗才天赋者不足为奇,只是不曾被发掘出来罢了。”
  “还是先生慧眼识人。”
  杜元亭笑道:“你这小家伙,越来越会说话。记住了,明早把这五份诗作原稿张贴出去,等人来了,就请他们进来。”
  阿狄忙道:“遵命。”
  杜元亭起身,来到门口,望着不远处深沉的湖水,长叹一声:“风雨如晦,民生维艰,这世道,越来越不好了。”
  对于他的悲春伤秋,阿狄早已习惯。这次开设草堂,先生的用意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培养些好学生出来,也算是有功于社稷了。
  ……
  第二天早起,雨仍未停,丝丝缕缕的。
  陈铮家里没有油纸伞,只得一顶老旧的斗笠,但不得蓑衣,这样出去的话,肯定会被风雨打湿身子。
  秋意入寒,很容易生病的。
  在这时代,生病不但麻烦,甚至会要命,哪怕一般的风寒,沾染上了,都可能导致大问题。
  想了想,他往二伯陈远家走去,来借一件蓑衣。
  下雨天,陈远在家,拿出件蓑衣来,问道:“你这是要去哪?”
  陈铮就把自己昨天参加杜氏草堂考核的事简单说了。
  陈远不是读书人,不知道杜元亭是谁,可听说其是进士出身后,顿时肃然起敬了。
  进士功名,哪怕放在陈家集河内,那也是人上人,大老爷级别的人物。
  虽然现在杜元亭已经致仕,没有当官了,可功名是一直在的。
  身份超然,下面的人只能仰望。
  陈远搓了搓长满了茧子的粗手:“陈铮,那你就是有出息了。”
  陈铮忙道:“我今天只是去看结果,未必会被选上。”
  “呵呵,能考过第一关,都很好的。”
  陈远口拙,也不知该怎么说:“陈铮,上次给你的米吃完了没?我再拿一袋给你。”
  陈铮摆手道:“谢谢二伯,不用了……对了,阿平被人看中,已经去城外的玄云观当道童了。”
  闻言,陈远大感意外,他听说过玄云观的名头,虽然只是间小道观,但终究是拿着度牒的:“阿平运道好呀,这一下,不愁吃食了。”
  “可不是?时辰不早,我先过去了。”
  “好的好的,有什么要帮忙,你尽管开口,不用跟二伯我客气。”
  陈远送出门外,见陈铮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冒雨而去。
  “就你整天打肿脸充胖子,家里小孩都吃不饱了,还往外面送米。”
  一个面皮稍黑的妇人走出来,开口骂道。
  陈远干咳一声:“陈铮父母在时,可没少帮咱们,而今他生活过得不好,咱们能帮的,就该搭一把手。”
  妇人嚷道:“他父母都死多少年了,况且,他已及冠,有手有脚的,难道还要咱们天天去接济吗?”
  陈远喝道:“你懂什么?铮哥儿去求学读书,如果能考中秀才,那就是士子了。”
  “啧啧,你都说是‘如果’,都‘如果’多少年了,根本没谱的事。”
  “那可未必,且说阿平,就去玄云观当道童了。”
  妇人一愣,连忙问起来,然后道:“依我看,阿平现在就比陈铮过得好。对了,阿平以前也没少吃咱们的米,他若是时来运转,可不能忘了咱们的情。”
  陈远:“……”
  ……
  却说陈铮大步而行,顾不上路面的积水泥泞,生怕去得晚了。迟到的话,给杜夫子留下个坏印象,那就不好了。
  与此同时,心情忐忑,七上八落的,不知自己能否入门。
  得得得!
  马蹄疾响,疾驰而至。
  幸好陈铮躲闪得快,否则要被溅上一身泥水。
  瞧着马车上的标识旗号,他忍不住嘀咕了句:“三十年河内,三十年河外。”
  不过这话听着有点老了。
  小半个时辰后,终于赶到了寒山湖畔,见到草堂那边,已是人群熙攘,拥挤在一块,对着什么在大声议论着,颇有些群情汹涌的意思。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