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有一个聚宝盆 / 第二十三章 孔孟骑士团

第二十三章 孔孟骑士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杨丰就是要玩湘军化。
  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算日暮途远了。
  无论想搞什么更先进的东西,他都已经没有时间了。
  严格来说他总共还剩下二十个月。
  崇祯十七年八月底,清军进驻沂州完成对鲁南的控制。
  二十个月。
  除了湘军化他还能完成什么?
  这是一种最简单,见效也最快,而且事实证明,也的确有点效果的民间武装体系。
  毕竟基础本身就是存在的。
  现在的地方就是以这些乡宦和科举世家子为核心,然后加上其宗族做为骨干,以其家奴为打手,最终控制各自佃户形成地方豪强。无非就是过去因为制度限制,没有解禁武力而已,只要解禁武力,分分钟形成军队,而战斗力至少比目前明军体系下的炮灰强。炮灰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他们的作战原则就是临阵掉头逃跑,能开三枪都属于对得起皇帝了。
  这样的军队已经烂到地板了,但凡层次高一点的都比他们强。
  湘军化的确仅仅是强一点。
  但强一点也比这样烂着强,杨丰倒是有更强的,但他没那么多时间啊!
  就这二十个月里,他还不知道得遇上多少危机也解决呢!
  但湘军化需要一杆大旗。
  山东境内还有谁比衍圣公更适合这面大旗呢?
  当然,其实关键是银子。
  那么山东境内还有谁比衍圣公更有钱呢?
  至于后果……
  什么后果能比原本历史上更坏?
  “只是,如此的话,于朝廷多少有些……”
  莒州张秀才欲言又止。
  当然,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虽然大家嘴上喊着扶明灭清,以血卫道,但实际就是在搞地方团练化,崇祯也不是傻子,更何况就算他的确脑子不怎么好使,朝廷衮衮诸公们也不是傻子啊!
  人家都懂。
  这么玩其实已经犯忌了。
  别说地方士绅,唐王这样的最后还不是幽禁凤阳高墙?
  “诸位,你们觉得如今朝廷还能保我等家业?别说家业?如今我等性命这朝廷都保不了,自建虏入山东,诸位可曾见朝廷一兵一卒?山东数十城为建虏所屠,各地百姓罹难者百万,其中多少士绅豪族?朝廷可曾保住一個?鹭矶公悲剧犹在眼前,算算咱们这周围,还有哪里士绅未遭难?
  蒙阴士绅死了多少?”
  杨丰说道。
  众人一片黯然。
  “公家老四被建虏掳走,生死不明。”
  赵秀才说道。
  他说的是蒙阴士绅之首,朱常洛老师之一公鼐的孙子。
  当然,公鼐已经死了多年。
  “看看,这就是现实,自从今上登基以来,建虏五次入关,整个北直隶与山东死了多少士绅,济南城破时候多少世家被屠灭?孙承宗以帝师之尊,最后还不是一样满门被屠?
  别说咱们,连藩王还不是一样被屠戮?
  这是建虏杀的。
  那李自成,张献忠杀的又有多少?
  家父就是为其所害。
  各地士绅血流成河,连福王都免不了一死。
  朝廷已经保护不了我们了。
  但咱们不能等死。”
  杨丰说道。
  张兆圣长叹一声,这个事实很让人悲凉。
  “我承认我就是想与诸位一同搞团练自保,而且此事无论朝廷如何,咱们都必须得做,朝廷能对我们怎样?咱们山东多少在朝为官的,他们若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以后也别回桑梓了。朝廷就算不同意,最多也就是下个旨,让咱们散了,咱们不用管就行,那建虏的刀又没砍在他们头上。朝廷是什么,不就是咱们养着的,咱们交税养着他们,他们就得保护咱们,他们如今保护不了咱们,咱们就自己保护自己。
  他们就不反思一下,他们吃着喝着咱们的,尽到了他们职责吗?
  此事朝廷同意,咱们得干。
  朝廷不同意,咱们也得干。
  不然下回建虏再打进山东,亦或流寇打过来,咱们伸着脖子等死吗?”
  杨丰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
  “看来此事非衍圣公不可了。”
  杜李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
  “咱们先扯个大旗,到曲阜后就对衍圣公说,这是为了保孔圣陵寝,咱们都是儒家弟子,这次建虏入寇惊扰孔圣陵寝,咱们这些儒生有护教之责,故此请衍圣公奏明朝廷,由我等山东士子组团护圣。
  我等皆士人,为护圣不得不暂时放下圣贤书拿起刀枪,骑上战马,故此可称骑士。
  我等以孔孟为尊。
  故此可称孔孟骑士团。
  咱们就在曲阜文庙大成殿正式成立孔孟骑士团。”
  杨丰有点亢奋地说道。
  孔孟骑士团……
  没毛病。
  人家圣殿骑士团在耶路撒冷圣殿成立,大明儒生们在曲阜孔庙大成殿组建孔孟骑士团,然后以大成殿为团部,各地士子都是孔孟骑士。
  既然是孔孟骑士,那一个骑士配数量不等的扈从也很合理,像杨骑士这样的,最少也得三五千扈从,同样地方上有实力的士子,都可以根据自己能力招募扈从,实际上就是团练化。而杨丰需要的,就是在安东卫打造自己的扈从军团,只要他打造出足够自保的武装,剩下就容易操作了。要知道山东可是卡在运河侧翼,清军要南下就必须解决山东的抵抗,同样江南要不想被血洗,也只能养着山东。甚至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把崇祯或者崇祯他儿子弄来,玩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送到江南,自己扮演大明孤忠。
  他锁断运河清军就没法南下。
  他在一边看热闹,清军就能兵临长江。
  江南士绅看着办吧!
  当然,此刻他面前这些家伙,还没有他这么长远理想,他们现在想的就是自保而已,毕竟事实已经证明,崇祯保护不了山东了。
  清军都五次入关了。
  第六次是必然。
  不想办法自保,难道等下次他们再入关时候杀自己全家吗?
  就在杨丰蛊惑这些家伙时候,他们这场大捷彻底落幕,追杀溃逃清军的杨大勋率领骑兵,带着清军的首级和缴获的战马陆续返回。到天黑时候,他们一共带回三百七十多颗清军首级,这个数字基本上也就是逃走的绝大多数了,就算还有逃过的也不会超过五十。不过他们的战斗很轻松,因为清军的战马实际上已经两天两夜没吃过东西,在沂水城里时候都饿得啃树皮了,这个季节城里就连杂草都没得啃。
  逃出城的清军,也就跑了三四十里,他们的战马就已经纷纷瘫倒。
  剩下就是杨大勋带着骑兵追着徒步逃跑的清军玩射兔子游戏。
  至此沂水大捷落幕。
  当然,给朝廷的奏报还得编。
  最终经过包括景淑范在内一帮人的彻夜编造,一份由莒州知州景淑范,安东卫指挥杨大勋联名的奏报完成。
  建虏大军自赣榆北上,安东卫掌印指挥胡然岳,指挥王宗,杨大勋,卫学生员杨丰,苏敦生等兵分两路,水陆并进要击于龙王河,生员杨丰有万夫不当之勇,与杨大勋,苏敦生率领骑兵击溃建虏前锋,胡指挥等大军侧翼登陆,两万建虏溃败,丢弃物资无数,然后向莒州而逃。杨大勋,杨丰,苏敦生三人奉胡指挥军令率精骑千人北上,与日照知县孟嘉士招募之乡勇联军西进,抢在建虏到达前进入莒州。莒州知州景淑范等地方官员,及生员杜李,武举宋之美率领两千青壮与援军固守莒州,与建虏血战多日,沂水,蒙阴,及莒州本地士绅庄鼐,曹吾生,张兆圣,高鉁等纷纷集结青壮救援莒州。
  最终决战莒州城下。
  期间生员杨丰奋勇杀敌,于敌阵三进三出,再次击溃建虏。
  建虏大军逃散。
  杨丰等追击于管帅店,俘斩无数。
  建虏一部约两千西逃,张兆圣等率沂水及蒙阴青壮追击,并将其围困在沂水,而后杨丰等大军回师,联军攻破沂水全歼建虏,杨丰于战场生擒建虏大将镶黄旗护军参领钮钴禄.陈泰。
  这就是最终战报。
  敌人数量,斩首数量,俘敌数量通通没有任何虚构……
  这已经很不真实了。
  话说朝廷和清军打了这些年,什么时候有过斩首数千级的大捷?
  这次可是真真切切地斩首数千级。
  总共连莒州,再加上安东卫,还有于里战场上清理出来的,总共斩首三千五百余级,全都是有人头的。
  俘虏更是做不了假的。
  就这再夸大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
  至于杨丰的那些乱七八糟,在他的要求下大家都忽略了,实际上大家都愿意忽略,毕竟加上这些,他们的功劳成色锐减。哪有什么泥头车,哪有什么法术,都是大家奋勇杀敌的结果,没有任何玄幻成分,都是大家凭着对大明的一腔热血,对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奋勇杀敌换来的。
  俺们沂蒙山区自古忠义,都是山里人环境不好,都擅长打猎什么的。
  自然能打仗。
  杨生员也是祖传武艺。
  太祖时候他祖宗就是为大明征战沙场的。
  话说他爹可是为大明殉职,他也算是满门忠烈了。
  然后这份最终的奏报,由莒州知州景淑范上奏朝廷……
  其他也没有更高的官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