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争模拟器 / 第四章:开局不利

第四章:开局不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01年01月05日,暴雨。
  “通知世杰,第1师前出侦查任务取消,全师转入救灾。”
  “是。”
  此时此刻,陈时新的脸色就像窗外的天气一样,这雨说来就来毫无征兆,就好像故意的一样,不仅打乱了先前行动安排,更是令本就不利的开局雪上加霜。
  “给我准备件雨衣。”
  “是。”
  ……
  临近傍晚,雨终于停了。
  陈时新站在临时搭建的防洪堤上,望着被大水淹没的一亩亩良田,心如刀绞。好在是雨停了,不然再下下去,他真可以直接退了。
  “世杰现在在什么位置?”陈时新回身对秦方仪问道。
  秦方仪即刻答道:“半小时前,世杰汇报他在南港镇。”
  “让他立刻带侦察营回来。通知鸣野和平章,让他们在军情室等我。”
  “是。”
  ……
  “搬家之事刻不容缓!”
  陈时新眼中布满了血丝,此刻他的身前是一幅沙盘。
  沙盘比之地图更能直观的反映出当前他们所处环境,三面环水、地形狭窄已经很要命了。
  更要命的是地势还低——整个北部盆地自南向北倾斜,形成了一个巨大缓坡,同时由于其夹在了两条裂谷带之间,地形呈现出一种“两侧高,中间低”的姿态,远远看去像极了一支斜置的漏斗。
  不巧基奥加湖正位于这支漏斗的底部,更不巧的是其上游还有一座近似于海的维多利亚湖,西面则有一座面积同样不小的艾伯特湖,前者通过维多利亚尼罗河上游段,后者通过卡富河正不断地向其中注水,导致其整体水位暴涨。
  事实上基奥加湖就是由此形成的。
  要不是这场雨,这个致命问题还真就被忽略掉了。
  “目前,我们东面的陆上出口已经全部被水淹没。”刚刚赶回来的赵世杰身上还穿着雨衣。
  通过沙盘可以直观地看到,东面的陆上出口非常窄,目测不超过10公里,低洼地势导致其很容易被淹。
  换言之,他们当前的位置,已然变成了一座孤岛。
  “我已经命工兵营加紧抢修通道。”
  “需要多久?”
  “最少需要3天。”赵世杰随即解释道:“目前,基奥加湖整体水位高出了地表,难以通过修筑沟渠的方式自然排水,只能通过先修筑堤坝,再抽水的方式排水,加之道路积水严重,车辆难以通行,只能依靠人工,所以需要3天。”
  3天已经是赵世杰往好了说了,实际上他们所面临的难题,远不止上面两个。
  陈时新当然也清楚,他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命令侦察营搜集船只和马匹,东面不行,我们就从南面走水路过去,总之要尽快弄清楚比西纳湖周边的情况!”
  “是。”
  随后陈时新又补充道:“你和鸣野留下带领1师,配合平章组织救灾,这次前出侦察我亲自带队!”
  看得出这一场雨着实是给陈时新下急了,不然也不会亲自犯险……
  ……
  01年01月07日,上午9时许,经过一天的准备,陈时新亲率第1师侦察营先遣连从南港镇出发,目标比西纳湖。
  从建元市到比西纳湖有两条路线。
  第一条是走陆路,沿湖岸先向东,走大约70公里,然后拐一个弯折向东南,最终至比西纳湖,全程大约150公里。
  第二条是先走水路向东南直抵湖西岸,然后转陆路直向东,路程比第一条稍短,约有110公里。
  原计划是双路并行,可突如其来暴雨打乱了这个计划。
  迫于现实,陈时新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走第二条路去,走第一条路回。
  这一去一回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
  中午11时许,由本地渔民做向导,先遣连顺利在基奥加湖西岸登陆。
  此行,他们一共有三项任务。
  第一个任务,摸排情况、绘制地图,为之后的搬家、作战做准备。
  第二个任务,寻找自由城镇。
  前面讲过,游戏起始玩家每位会获得一座城市及1000平方公里的主权领土,而除此之外的土地统称为无主之地,无主之地上的城市统称为自由城邦,也被称为无主城邦,大小不等、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第三个任务,清扫不稳定因素。
  无主之地上的自由城邦按人口,可分为超大型城邦(30万人以上)、大型城邦(20万~30万人)、中型城邦(10万~20万人)、小型城邦(10万人以下),出现概率大致为1%、7%、12%、80%。
  按特点,可分为工业城邦、科教城邦、商贸城邦、农业城邦,出现概率依顺序同样为1%、7%、12%、80%。
  按状态,可分为秩序城邦和混乱城邦,出现概率固定为4:1,即每5座城邦中就会出现1座混乱城邦。
  受系统控制二者均会组建军队,不同的是后者百分百不会接受玩家宣示主权,并会主动向外扩张,对玩家发起攻击。
  对玩家而言这便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与此同时,混乱城邦临近区域还会连带生成诸如强盗、海盗、土匪、乱军等其他不稳定因素。
  为何系统会给玩家一个步兵师,原因就在于此。
  相比较,强盗、土匪之流清扫起来易如反掌,可要想拔除混乱城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需要看这座混乱城邦是什么类型,相对来讲小型农业最容易,超大型工业最难。
  不过,超大型工业陈时新至今为止还未遇到过,仅在游戏论坛上见过。
  事实上根本就用不着超大型工业,中型工业就足以将玩家吊起来锤了。
  “报告,前方侦察分队回电,东南1公里发现村庄一座,情况不明。请示是否抵近侦查。”
  “让他们原地待命。”
  “是。”
  待通信员离开后,陈时新转身看向随行参谋:“速度太慢了,通知下去,太阳落山以前全营包括辎重必须完成漕渡。”
  “是。”
  陈时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配枪,而后对自己的随行警卫员张一驰说道:“带一个班跟我走。”
  “是。”
  ……
  离开渡口临时指挥部没多久,陈时新就看到了侦察分队所汇报的村庄。
  距离村庄约500远的一处灌木丛,陈时新遇到了正在执行任务的侦察分队。
  按照先前下达的命令,此次前出侦察、警戒任务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同时应任务需求,每个班会临时加派一名步话机通信员,按编制1个班是10人,加通信员一共应是11人,但陈时新只看到了8个人。
  “谁是班长?”
  一名手持冲锋枪的士兵即刻回答道:“我们班长在前面。”
  按编制,步兵班只有负责指挥的班长和副班长配发冲锋枪。换言之,眼前这名士兵是这个班的副班长。
  “位置?”
  副班长用手指了指前方的一个土坡,距离村庄大概有300米。
  陈时新随即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番,找到了另外三名士兵,其中两名正趴在土坡上方的草丛中,另外一名则隐蔽在土坡下方的灌木丛中。
  “让他们回来。”
  “是。”
  副班长命令一名士兵前出,通过手语向隐蔽在土坡下方灌木丛中的士兵,下达了“返回”指令。
  士兵收到指令之后,猫腰爬上土坡,向另外两人传达了指令。
  随后三人交替退下土坡,而后借助灌木丛掩护退回了出发地,也就是陈时新当前所在位置。
  “情况如何?”
  班长缓了口气回答道:“是一个渔村,面积不大,总人数在百人左右。当前,村子里的人正在整理早上的鱼获,未发现高威胁目标。”
  陈时新沉吟了片刻,从眼前这名班长的话中可以听出村子应是安全的,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带人进村子看看,注意纪律!”
  “是。”
  一时无话……
  20分钟后,两名士兵返回报告,村子确认无威胁。
  接到报告,陈时新带领剩余人,进入了村子,随即便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游戏设定中,秩序城邦及所属村镇对于玩家的态度分为三等,初遇均为友善。
  如果玩家态度不好,或是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态度会降为中立,有概率会拒绝玩家。
  如果是做了恶事,态度则会降为厌恶,百分百会拒绝玩家,并会抵制,甚至是使用武力驱赶玩家。
  ……
  落霞时分,陈时新的军事顾问,现任陆军部部长、第1师副师长梁含英,带领侦察营后续部队抵达西岸临时渡口。
  这个时候,陈时新已经将指挥部转移到了村子外围。
  当梁含英赶到指挥部时,正好赶上晚饭。
  “报告!”
  清脆地声音传入帐篷,陈时新一听就知道梁含英来了。
  “进来。”
  梁含英一身戎装应声走入帐篷。
  陈时新抬头一看,随即用手指了指旁边的脸盆示意梁含英去洗洗。
  “一驰,再去打份午饭。”
  “是。”
  片刻,梁含英回身,陈时新已经为其倒好了茶水。
  “现在情况怎么样?”
  梁含英喝口水回答道:“水情已经控制住了,丰年正在带人统计损失。应您的指示鸣野调拨了部分军需物资,并已经发放了下去。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地方安置受灾民众。”
  陈时新闻言揉了揉眉心,而后拿过一旁的地图。
  “这是我们目前的位置,从本地村民口中得知,向东30公里便是其所属城邦的位置。”
  “我的意思是,先在此休整一夜,明天一早你带先遣连先出发,等天亮之后我再带大部队跟上。等获得了这座城邦的主权,我们就将受灾民众安置过来,你看怎么样?”
  “我没有意见。”
  “好,那就这样。”陈时新随即叫来随行参谋,令其起草命令。
  “电报内容同时抄送军政院和参政院。”
  “是。”
  随行参谋转身离开。不大一会,张一驰带着午饭返回。
  “先吃饭吧。”
  ……
  01年01月08日,凌晨5点,天色微亮,梁含英按计划带领先遣连先行出发。
  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50米。在向导的指引下,先遣连沿着乡间小路缓慢前行。
  经过近2个小时的跋涉之后,先遣连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此时天色已亮。
  梁含英随即命人进城探查,在确认无威胁后,立即向陈时新通报。
  接到通报,陈时新命一个排留守渡口,而后便带着大部队出发。
  其所率领侦察营本是一支摩托化部队,可由于运输能力不足,主要是运输工具不行,仅有渔船,车辆运不过来。
  因此行军只能依靠11路,而辎重只能依靠驮马运输。再加之道路难行,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直到中午全营才抵达目的地。
  此次,陈时新延续了一直以来的运势——遇到的仅是一座小型农业城邦,情况和建元市差不多,没有任何重工业。
  对此他早已习惯了,在确认主权之后将其改名为“元光市”。
  接着便是通知后方准备转移受灾民众。
  看着电报发出,陈时新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
  01年01月09日,依据搜集来的情报,陈时新与梁含英再次带领侦察营出发。
  有了更为详细的情报支持,这次行军速度快了不少。
  01月11日,陈时新又探寻到了一座城邦,这次运气稍好——一座小型商贸城邦。
  依照惯例,陈时新将其改名为“元封市”。
  从元封市,他搜集到了一条关键信息——此地有一座铁矿。
  虽然不大,但也令他高兴了半天。
  01月17日,经过多日跋涉,陈时新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比西纳湖。
  在比西纳湖南岸,他探寻到了一座中型农业城邦,虽然同样没什么重工业,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但人口比之建元市多出5万多人,接近18万人。
  同样依照惯例,他将其改名为“征和市”。
  如此算下来其已经有了三座城,所辖总人口已接近40万人。
  三座城40万人,又有一座铁矿,并且没有遇到混乱城邦,这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他这次真的生在了一个好地方。
  然而,陈时新并没有高兴太久……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