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风起明末三万里 / 第九章 信使劝降

第九章 信使劝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毅回到薛家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正午的事情了。
  由于此次归途带回了大量的猎物,整个薛家崖宛若过年一般热闹,无数民众拥护着狩猎的队伍,一条条陕北特有的大红丝带缠在小队成员的脖子上。
  在这个载歌载舞的日子里,张毅却没有参与,而是悄悄的离开了队伍,回到了山上的李家祠堂。
  “恭喜大王这次带回来了这么多的猎物!这下乡亲们可以过一个好日子了!”
  一上来,张毅就听到总教官袁明清的声音,他的旁边还站着协助他练兵的李海涛和刘建宇,两人正朝着张毅快步走来。
  张献忠听到庆贺声却没有面露喜色,因为他知道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可不会再有如此多的猎物。
  况且冬季即将来临,靠着目前的这些吃食,两万人显然无法撑过这个冬天,因此他还必须另想办法。
  “袁将军,李将军,我不在的日子里,十八寨有发生什么事吗?”
  两人拱卫着张毅一起向山上的临时充作会议厅的李氏宗祠走去。
  此刻秋风瑟瑟,寒气由北方越过天山山脉开始南下,陕北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空气中冷的人直哆嗦。
  紧了紧身上的大衣,袁明清呼着热气道,
  “大王,你走后军中一切井井有条,除了陆翊他们三人的队伍并未归我们统一指挥外,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对挑选出的四千精壮进行训练,只要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派上用场。”
  李海涛揉了揉手,接过袁明清的话头继续道,
  “不过大王你起义的事情如今已经传遍了陕北,他们称你为八大王。您的通缉令已经贴满了大街小巷!”
  对此,张毅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朝廷若是不在乎,那才是有鬼了!
  紧了紧身上的白色大袄,张毅有些奇怪道,
  “朝廷没有什么动作吗?”
  听到这话,袁明清立刻开口,
  “有!两天前派了个信使过来招降,结果大王你不在,于是信使星夜离开了!”
  “招降?有意思,如今的三边总督是杨鹤吧?”
  对于如今的三边总督,张毅其实并不熟悉,而他最熟悉的反而是后来的三边总督洪承涛,毕竟这家伙背叛大明投靠后金还和大玉儿有一腿,想不记得都难。
  “嗯!大王,的确是前左都御史杨鹤。这个家伙也算是老谋深算,这一年来基本上都是先招降后围剿,许多起义的弟兄惨死在他的手中。”
  考虑到对杨鹤并不了解,张毅并不说话而是等袁明清继续说下去。
  袁明清润了润嗓子,继续道,
  “不知道为什么,杨鹤似乎并不打算大举围剿我们,总是龟缩在城内。所以如今陕西境内,起义的队伍不断壮大,就连王自在都已经发展到五万人,号称紫金梁,声势浩大,风头一时无二。”
  说话间,三人已经走到了会议厅,此刻会议厅已经撤掉了长桌,仅留下太师椅以及左右合计八张椅子。
  坐上主座太师椅上,张毅并没有对袁明清说的话露出艳羡的表情,因为他很清楚,风头越大死的越快,所以当下越不起眼反而越好。
  况且,王自用虽然号称有五万人,但其中的有效的兵力在张毅看来最多一万出头。
  之所以如此和这个时代一个普遍的观念有关,那就是虚张声势。
  所有起义大军都恨不得对外称呼自己有百万大军,然后吓的对手不战而胜,但实际上,真正的战力实在堪忧,这也是后来传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原因之一。
  滥竽充数的实在太多了,一旦逆风,跑的比谁都快,这怎么可能打得过噬毛饮血的女真人。
  此外,他对杨鹤的目的有些疑惑,他总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而这个信息才是导致杨鹤以抚为主,以剿次之的原因。
  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及其缓慢,而张毅对明末的这段历史并不了解,因此他并不知道此刻袁崇焕已死,而陕北的大部分兵力早已被调去京师勤王并未归建,自然也不知道如今杨鹤的难处。
  当然,就算他了解也只是了解别人记录的历史而已,不说这段历史是不是真实的,哪怕出一点错误,可能就是赔上无数的性命,所以他也赌不起。
  拿起茶盅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如牛饮水,润了润嗓子,刚要开口,这时杨晓峰突然走进来。
  “大王!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信使又来了!这次他说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见到大王!”
  张毅闻言脸上露出有趣的表情,说实话他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个杨鹤,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不过如今见见他的信使也不错,也许能通过他的信使了解杨鹤的为人!
  “晓峰!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
  随着杨晓峰走出大门,张毅在心中微微一叹。
  对于陆翊三人,张毅明白那是别人的选择。
  他们是带着队伍来参加起义的,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们并不欠他张毅的,反而是他张毅欠他们的人情,所以张毅也不勉强他们,大家保持着内部的和谐就够了。
  一盏茶的时间眨眼间过去了。
  期间张毅与袁明清聊了一下练兵的话题,特别提示了袁明清关于纪律的重要性,其他的张毅并不过多干涉。
  毕竟他自己也就是个半吊子,就电视上军训看到的那些三脚猫的东西,哪好意思对别人指手画脚。
  不多时,杨鹤的信使终于进来了。
  古来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礼仪,而今杨鹤的信使到来,张毅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不会青红皂白的就将他砍了,相反,他还会以礼相待。
  伸出右手,指向右手边第三个的座位,张毅露出和蔼的笑容,
  “信使,不知如何称呼?”
  对于张毅的行为,信使有一些诧异。
  他跟随杨鹤多年,见过不少流寇,甚至招降过不少义军的头目,但像张毅这种和气的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不免有些刮目相看。
  双手抱拳,脸色沉着冷静,
  “八大王!在下是陕西三边总督杨大人的家仆名叫杨三郎,此次前来是抱着诚意而来。我家大人希望大王能接受朝廷的安抚,将附近的乡民遣散回乡。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当做一切都没发生。”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