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军中情报人 / 026

026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定向处的任务、性质决定测向员要分散到祖国各地。各地的情报网站每天要把一天的工作情况,定时上报处通讯科。如果遇到特殊紧急任务,比如外军异动,或是侦听员认定这个电台比较重要,就会通过指挥中心告诉各处情报网站急报XX任务。各情报网站接到指令,与通讯科保持无线电联络畅通状态,及时上报所发生的情况,或交办的事儿。
  定向站也叫测向站属营级建制,配正副主任、教导员、后勤管理员、参谋、技师、司机、警卫人员等,麻雀不大五脏俱全。
  辛欣和其他五名同志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傍晚时分来到北国风光草原深处在一个中等规模的车站下了车,这里属河套地域巴临镇。巴临镇虽不大,但它是某盟机关所在地,重要的物贸集散地,盟各族文化、政治中心,还是军事要冲,驻扎着多兵种部队。
  教导员尚洗尘和司机小刘来接站。
  尚教导员广东人,矮个子,黑皮肤,瘦瘦的脸庞,深深的眼窝,噘噘的嘴巴,一幅标准的粤人朴实憨厚相貌。
  尚教导员带领新来人员出了站口,来到停在路边的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旁。司机小刘是七零年兵,老家在河北白洋淀老区。小刘和新同志打过招呼,就钻进驾驶室启动了汽车引擎,等候命令发车。
  虽然现在已是暮春,这在中原已是处处春暖花开的景象,可这里仍是北风凛冽,春意料峭,强劲的寒风卷着沙尘,打在人们的脸上刀割似的。辛欣他们谁也没估计到这里的气候能这么恶劣,出发前每人身上的衣服很单薄,此刻,冻得个个瑟瑟发抖。
  灰蒙蒙轮廓的火车站在夜幕里显得很寥落,几间低矮的房舍,窗户上捂层塑料布,候车室透出微弱昏暗的灯光。在候车室冰冷的水泥板登起的条凳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人;今儿夜间已无客车经过此站,这些人大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白天流浪糊口,夜间躲进候车室内避避风寒。
  尚洗尘坐在驾驶室副驾驶位置上,卡车正沿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向南奔驰。夜未央,镇寂静,四周安谧,卡车的马达声传得很远。辛欣站在车厢前部手扶横栏,他被汽车行进中带起的风吹得直发晕。这条路是巴临镇的主街道,由火车站去情报站的必经之路。从火车站往南,穿过镇区至南郊大约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到达部队营区。
  马路两旁阑珊灯火发出的光亮,只能照亮灯杆下巴掌大一片地方。汽车在萧条的灯光下行驶,一会儿行在光处,一会儿又钻进黑暗中,晃得辛欣头懵恶心。汽车缓缓而行,右前方马路边出现个灯火辉煌很壮观的大门,大门两边有哨兵站岗,大院内灯火明亮,许多窗户透出灯光。从大门口悬挂着的长牌子上辨出,此处是盟最高军事机关军分区所在地。走过军分区大院200来米,有条东西向宽敞的马路,这是巴临镇最繁华的街道——解放路。解放路两边店铺林立,行肆密布,一天从早到晚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人称塞外“南京路”。
  巴临镇是农业和牧业产品集散地。古老的母亲河在这绕个弯儿流向东方。从巴临镇往北数公里便是乌加河,乌加河注入内陆海。内陆海水面和湿地面积较阔,是野生动物繁殖生活的栖息地,特别是黄羊的数量最多,每到冬季招惹来不少围猎者。
  巴临镇属河套区域,在黄河中游冲积形成的平原上,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是著名的河套农业区。出巴临镇往北数十公里,翻座山进入茫茫牧区。牧区主产山羊、绵羊和骆驼等。牧区所产羊肉鲜嫩可口,香而不膻,肥而不腻,滋弱补虚,益身健体,畅销祖国各地。巴临特产羊皮褥子,雪白美观,柔软隔潮,裘厚保暖,防寒褪湿之上品,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而且还是出口赚外汇的畅销产品。
  巴临站处在巴临镇南郊。从巴临站往南约一公里处是某军区某情报站,北郊和西郊分别驻扎着某军区的情报侦听处。巴临镇在历史上就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驻扎重兵镇守。今天也不例外,巴临镇的四面八方,或远或近地驻扎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坦克部队、步兵部队、炮兵部队,骑兵部队,防化部队、二炮部队,还有不知名的军种部队等等。对了,在巴临镇区,还有个野战医院,民间还有数不清的民兵和地方部队……
  辛欣他们没来之前,这里的主任、教导员和后勤人员,已与周边的部队,特别是和某军区的同行们混得很熟贯了。爱着保密条例缘故,虽都不谈及工作,但彼此心照不宣,相互清楚对方的工作性质。某军区情报站的首长们见来了同行兄弟,心有惺惺相惜之意,对兄弟百般照顾,唯恐兄弟生活过不惯,时常差人送来些生活紧俏品。
  巴临站是梁岘君局长推行改革的样板站点之一。营房建筑取工字型,通道、走廊把各栋楼房和各个房间勾连相通。进入大门口,步入大厅,就可以任意到达任何一栋楼的每个房间及楼房外的任何地方。既然它是改革推行的产物,那它一定有新鲜的地方,它不但营房设计新颖功能先进超世,而且人员的各项素质也都具一流。除此之外,在后勤人员配备上进行大胆尝试,取消警卫人员建制,警卫任务由业务人员负责。这样,业务人员每天要值两个班,一个业务值班,一个警卫站岗。设巴临站大胆创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情报站发展的方向。
  虽然河套平原广袤富饶,但是民居稀少,开车跑个把小时难遇见一座村落。村落不大,最多十几户人家。民居风格于内地大不相同,低矮的土坯房,房内家具简单,每户室内盘着大大的土炕。寒区的人们不爱睡床铺而喜睡土炕,是因冬天极其寒冷的缘故。北疆的冬季不但漫长,而且寒冷,气温达零下几十度。土炕烟道与灶火相通,吸收了食炊时的余热,一天到晚土炕总是暖暖的。河套区域每年只种一季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糜子、莜麦、马铃薯为主。这里还盛产闻名全国的华莱士香瓜。华莱士瓜形如兰州的白兰瓜大小,瓜瓤靠皮的一层青色,如同碧玉般晶莹透亮;往里靠瓜瓤的一层瓜肉则呈粉红中略带些微黄,如同鸡血石般光润夺目,这是瓜的精髓部分。华莱士瓜香甜无比,含糖量较高,瓜切开溢出的汁液,如同蜂蜜糖浆般粘稠。关于华莱士香瓜的来历当地传着两个版本:一是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农业部长来当地访问时带来了瓜籽,以礼物赠给当地政府。美国那农业部长名叫华莱士,因此就把他赠给的香瓜取名为华莱士瓜。第二种说法,相传以前比利时比盛亚天主教一传教士叫华莱士,他来河套传教,除建了比盛亚天主教堂外,还从比利时带来了香瓜籽在当地种植。人们不知香甜可口的瓜为何名,后来人们就以传教士的名字为香瓜命名,相传至今。两种说法,哪个更为真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莱士香瓜确实属上好的稀有品种,誉满全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巴临站站主任位置暂空。尚洗尘主持全面工作。尚洗尘是一九五五年入伍的老同志,曾是通讯处的译电员。他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品行端正,工作方法多,点子鲜,实干精神强,还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很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因此,薄海选将时挑中了他。
  尚洗尘是第一次当首长带兵,倍感责任重大,深怕完不成任务,辜负了同志们的信任和期望,他就狠狠心丢下刚随军不久的老婆和孩子,只身来到祖国的边陲建功立业。
  尚洗尘的爱人叫郑兰香。她和尚洗尘是青梅竹马的夫妻。尚洗尘老家在广东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小山村处在大山沟里,地薄人稀,穷山恶水,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老百姓常年饿肚皮,每年有三四个月要靠吃国家的返销粮度日。尚洗尘弟弟妹妹四人,他是老大。全家人除靠父母掙工分糊口外,再无其他经济来源,家境窘困,生活十分贫苦。郑兰香娘家和尚洗尘家是同村,两个人上学时又是同班,一块上学,一同回家,星期天又一起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两个人相互关照着,久之便相互产生了爱情。正当俩人热恋时,尚洗尘抱着憧憬未来的一颗赤心参了军。尚洗尘走后,郑兰香常去照顾尚洗尘体弱多病的双亲和幼小的弟弟妹妹,同尚家一起艰辛度日,受了不少的累,吃了不少的苦。好不易熬到尚洗尘在部队提了干,尚洗尘时常寄些钱贴补家用,生活才算好些。六零年春,他们的大女儿贝贝降生了。女儿生得胖胖乎乎,天真可爱,这给两个家庭带来了不尽地欢乐。当小贝贝长到两岁时,发现女儿与其他儿童不同,不管怎么教,女儿就是不会喊妈妈爸爸,这可急坏了夫妻俩。尚洗尘赶忙休假回来,夫妻俩带女儿遍寻医院瞧大夫,医生说女儿智力低下,无药可治。尚洗尘不甘心,把女儿接到北京大医院检查,其结果是“先天性智力发育障碍”,建议他们放弃治疗。夫妻俩望着可怜的女儿,心情沉重,商量决不放弃,不管怎样也要为女儿瞧病。他们跑遍各大医院,花光了积蓄。有心人天不负,终于女儿可以含糊不清地喊声妈妈了,这使夫妻俩心里多少有些欣慰。时至今日,夫妻俩仍在为医治女儿的病东奔西走着。六二年尚洗尘和郑兰香的第二个孩子出世了。他们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小家伙虎头虎脑的,怪惹人疼爱。虽说夫妻俩的第二个孩子智力没什么问题,可是孩子的个头总不见长,十几岁了,身高还和六七岁的儿童差不多。部队首长很关心尚洗尘家的情况,为了照顾他,七零年底首长特批准郑兰香随军。郑兰香随军后,因她没多少文化,又没有什么技能,再说部队驻地处在山沟沟里,没有厂矿和其它机关可以安排就业,她只好在家当专职家属,一心照顾孩子。郑兰香没工作,全家人全靠尚洗尘的工资过活,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郑兰香觉得这比老家的日子好过多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夫妻俩仍不忘省下些钱为小贝贝瞧病。因此,夫妻俩没攒下积蓄,老婆孩子衣着补丁。逢年过节,人家的老婆孩子穿得花枝招展,可他尚洗尘的老婆孩子身上所穿是把旧衣服翻新改制的“新衣”。再后来,人们穿上时髦的的确凉,可兰香连件过时了的衣服也没买过,出门连个像样的衣裳也没有。为了孩子,日子过成这样,郑兰香心里从无怨言。
  首长决定在巴临选点建站后,尚洗尘就带着几个后勤人员赶来。他们住帐篷,吃咸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顿水煮面条下土豆蛋蛋就如过年。尚洗尘深知创业难的道理,他每天怀揣着干粮东奔西走,联系人员施工。建筑材料运到,他和工人一起卸车搬运,忙得不可开交。施工开始后,监工保质量,他同工人同吃住,同劳动。茫茫草原冬季强劲的朔风卷着黄沙吹得他面皴肤裂,块块冻疮溢液不止。费尽心血,不辞劳苦,新站终于在他的努力下竣工了。尚洗尘望着青砖灰瓦的新房,粉刷得雪白的墙壁,他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惬意。
  建好了窝,尚洗尘整天盼着业务人员到来。他十分清楚他以前的努力辛苦拼命工作都是为这批人员做的。他是这批人员的先行官,是这些人的后勤保障部长,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这样。只有这批人员到来,才使情报站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情报站才算名副其实的情报站,这时才能说他尚洗尘以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流血流汗也值得。
  昨天,洗尘接到首长的电话通知,知道日夜盼望的人要来了,激动得他半宿没合眼。翌日,他召集所有人员开会通报了消息,安排好欢迎仪式。午饭后,他找出来平时舍不得穿的一身半旧军装穿戴好就和司机来火车站等候。
  辛欣来巴临站第二天就开始安装设备、架设天线、调试机器,试机运行。他们在尚洗尘的带领下,加班加点用一周的时间架好各种天线,安装调试好各种机器,随即正式开机工作,一个崭新的情报站就这样诞生了。
  有首绝句赞道:
  宇空寻遍猎豺狼,天网恢恢架北疆。
  志士精英齐奋进,扫光魑魅筑辉煌。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