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军中情报人 / 023

02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梁岘君告别了薄海,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她心里宛如大风掠过的湖面,不能平静。她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薄海提出的那些问题,工作程序该如何改?改好了或是改坏了,事关情报系统的体制能否向前迈一步的大问题,一定得慎行。不管怎说,要想法“涉水渡河”,决不能被滔滔的河水给吓住,阻挡住,她决定尽快召开专家研讨会。
  专家都到齐了,会议在梁岘君的主持下开始了。她讲到:“今天把大家请来只讨论一个问题,怪异讯号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总部首长在等我们的结果,下面的同志也在等待我们拿出解决的办法。如果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解决不了,我相信最终也会得到解决的。因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将来终会有人攻破难关。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显得我们这些人无能了,无颜见‘江东父老’,更无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待啊!我们这代情报人决不允许一个不明讯号被我们逮住了却又不能确定它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单位,在什么地域使用的事存在。同时,我们也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科学滞后,没能掌控最先进的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倘若我们不能快步迎头赶上,那我们将会处处被动,难以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面……”
  梁岘君讲话后,薄海紧接着发言。看上去他今天精神很好,信心十足地阐明了他曾向梁岘君建议过的主张。最后他说:
  “我还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重新调整部署整个情报网点,采取在其他兄弟单位已建成的网点基础上,变他网点为我所用。说白了就是借窝下蛋。我们派人员,带设备,利用他们的基地设施,除业务外,一切由他们代管。这样做,我们可以节省时间,节约经费开支。不过,实施这个计划,需要借助上级的力量,征得上级首长的同意和支持,最好能再行文下发,拨些设备,我们配备人员就可以立马开展工作。另外,最关键的,要求多装备4401B型自动测向机,这关系到新网点的技术水准问题。如果开端起步低了,一来以后升级会更麻烦;二来也无能力和世界上高端技术相对抗。目前就我部装备状况来说,4401B型机只有六部。这也形不成重叠多网点布局,至少再争取装备十几部,这样才能构成战斗力,才能增加攻坚取胜的系数。不过,4401B型机正处在试用阶段,上级未必能如我所愿。”
  按照薄海的设想实施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个体调整调整的问题,其所需设备、资金…还要改革多年形成的体制,没有总部的尚方宝剑是搞不成的。与会的专家们畏首畏尾,谁也不敢妄发感慨。是啊,一旦搞好了还好,万一搞砸了怕追责牵涉到自己,就个个小心翼翼缄口观望不语。
  专家中有一位五十来岁,中等个儿,国字脸庞,剑眉大眼,体态肥硕的副总工程师郑志。郑总是位定向设备专家,而且又是4401A型B型机的研制发明者。郑志出身一个中层资本家家庭,他曾留学英、日、美三国。一九五四年秋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在国外从事机械(谍报工具)设计工作,回国后先在某部707研究所就职,一九五八年春被派往苏联考察学习,他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特工设备知之甚多。他性情耿直古怪,性子急爆易怒。在薄海讲话后,他见大伙都“抱着葫芦不开口”,责任感促使他又沉不住气了。他端起杯子呷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这习惯性动静,是他要放炮的前奏曲),只听他说道: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研究解决难题,面对困难却束手无策,作为一名专家难道不觉得脸红羞耻吗!当然,眼下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准还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和他们相比我们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追赶。有距离就是有距离,不如人家的地方,就是不如人家,这不承认不行啊。我作为研制设备的所谓专家,却拿不出先进的设备呈献给国家来装备部队,这是失职啊!我感到很惭愧、很内疚……”
  郑志同志动情自责,情绪激动,引起与会的人人自省。薄海见郑总太激动,他打断他的话说:
  “郑总,他们发展多少年了,我们才几年啊,咱刚刚起步嘛。我们一定会赶上来的,您不必过于自责。再说了,您研制的4401A型机已经开始装备部队。它的性能具有先进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我看苏美的那些机器也不比它强到哪去。您是功臣,应感到骄傲。我们目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开发利用新技术的问题。”
  “话虽这么说,但是作为一名专家,改变系统的落后状况,责无旁贷啊!”郑志沉思了片刻说道:“我想为了节省时间,不误战机,能在发现讯号的瞬间启动4401A型机进入工作状态,在这个环节上再加以改进,由原来手搬开关,改为脚踏式开关,这样就…”
  “好!如果郑总改进成功的话,无疑又为我们对付短快怪讯号赢得了时间。”薄海无不赞同地说道。
  4401A型机是荧光屏聚焦点指示方位的机型。在机器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时聚焦光点聚焦在屏中心点。启动它进入工作状态,必须手搬左下方开关,输入讯号屏中心聚焦光点会变成光柱自动读出讯号方位。在待机状态下光点聚焦在屏中心,如豆粒般大小。侦听时又不能事先开启4401A型机于工作状态,这因为侦听过程中其它的干扰讯号会使聚焦点偏离中心位置(这是4401A机型最大的缺点),一旦用到它,所读出的方位有误差。可是,当侦听到目标后,再去开启4401A型机测向开关,耽误了时间。如果改为脚踏开关,在搜索目标的同时脚踏在开关上随时准备启动机器进入工作状态,这大大节省了时间。薄海深知能节省出极短的时间,哪怕就半秒钟也好,这对搞定小时同志发现的那讯号方位是多么的重要啊!所以,薄海很赞同郑志的设想。
  郑志同志的发言激活了其他专家们的脑细胞,唤醒了大家的责任感。随即,发言激烈,争论不休,互不相让。其中也有赞同郑志同志的做法的,也有反对的,也有心存疑虑的……各方相持不下。这时,只见一位高个子瘦老头打断大家的争论说道:
  “我看利用现有的网站重叠布点可行。不过,要规划好范围,根据任务重点布点,临时布点和长期固定布点相结合。成立一个机动队,配备小型先进的设备,哪里有任务就往哪里机动,完成任务后就拔营凯旋,准备执行下一个任务。改动全国的网点,完全没必要,我们来个借窝下蛋再加上机动队就蛮对付了。网点布局也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比如,根据国际形势,西南、正南的网点可以先不动,重点放在西北、东北、中部和东南方向,其中沿海和远东略为重点……”
  正侃侃而谈的瘦高个老头姓王,叫王德山。他是网站系统布点专家。
  一个很干练的四十来岁的张佩工程师发言说:
  “我有点和王工程师的观点有所不同的看法,就西南和南方而论,如果说国际形势缓和,那就不需要加强了吗?巡航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航母、巡洋舰等,都是可以绕地球杀来的利器。事实不止一次证明了他们已经到过我们的南海区域活动,谁敢断定他们的洲际导弹和他们的飞机是从哪个方向飞来?他们的舰船、航母不会游弋到我们的任何海域吗!还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克格勃、中央情报局、军统等,他们都不是笨蛋,不会明知是陷阱还硬往里钻。相反,他们会选择我们的‘软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破之。俗话说,以为最安全的,其实也是最危险的;以为最危险的,其实也是最安全的。”
  “小张同志,你这是啥意思?你不笨蛋请拿出来个可行的方案给大家瞧瞧呗!”王德山对张佩的发言听不顺耳,以为是在指责他无能。
  张佩工程师在军校所学专业和王德山同科。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做工程师的资历较深,在业内说话也是有分量的。以往,张王的观点就同少异多,时常有争论发生,谁也说服不了谁。王德山是网站布点负责人,掌握着最后的决定权,以往的布点格局都是经王德山同意才实施的。王德山很自信,也很要面子,见张佩在为他以前的布点说三道四挑毛病,他心里已是老大不痛快。倘若是首长说他几句,他还可忍忍,他最最不愿同行们对他说三道四了。
  张佩工程师年富力强,知识丰富,是情报系统的少壮派。他认为王德山有理论,无实践,工作畏首畏尾,常常被人激着火烧屁股了才肯下决心。他经常在技术上质疑王德山的主张,旨在精益求精,完善技术转换成生产力的过程。今天,他刚刚发言,王德山就坐不住了,他心里顿生几分恼怒。
  论技术知识,张佩根本没把王德山放在眼里,他认为王德山的思想忒保守。平时胆小怕事儿,干工作像个小脚女人,扭扭捏捏裹足不前。此刻,他见王德山抢白他,就把声调提高八度说道:
  “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应该面对问题,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一个劲地捂着盖着干什么?比如019、017、025网站,多站布点在一条线上,这样布局科学吗?我看是浪费资源和人力,这绝对是不该犯的错。你别以为做出些成绩就可以整天介趾高气扬,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谁说那是浪费?我认为那是科学的布点。它对我们的海域构筑一道牢固的防线,布下张无形的大网。你不懂战略,也不晓得战术,不懂科学,就别在这乱弹琴,瞎咧咧,指责这,指责那的。”
  “你才不懂科学呢!除你说的优势外,你这一线的布局对南海区域和远东能发挥优势吗?三个点只能起到一个点的作用,你的优势在哪里?这不是浪费又是什么?有错不敢面对,我看你就是科学发展的绊脚石……”张佩在气头上,口无遮拦,说话也没轻没重起来。
  “你才是绊脚石呢!……”王德山气得面色青紫,说话也口吃起来。
  梁岘君见两个人像小孩子似的,拌嘴斗气,急忙制止。
  “好了,适可而止吧。都是为了工作,争几句也没什么。要是升格成互相攻击、指责、泄私愤,就不好了。”
  “梁局长,我可没……”王德山感到委屈,还要说。
  梁岘君制止住他说:“好了,王工,张工,都不要再说了,大家的思路还是回到今天的正题上来吧。”
  “我看这样吧,薄海处长是这系统的首长,由他结合刚才大家谈的意见说说我们应该咋办,最后由梁局长拍板就行了。我看在继续议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一个毛头小技术员建议道。
  梁岘君见大致的情况都议透了,会议在继续下去,也确实难再有新的突破,就同意了小技术员的建议,她环视大家后说道:
  “老薄,在你提的方案基础上,再结合结合大家的意见,重新修订个方案,然后由局党委研究。老薄,各位专家,谁还有啥说的……无话散吧。”
  在专家会议后的第三天,由梁岘君签发的绝密026号文件下发到局属各单位。文件的内容:一是抽调优秀的侦听员学习定向技术。二是698任务以侦听员为辅,测向员为主,测向员肩负起侦听测向合二为一的任务。测向员可以不经过指挥中心,自行侦听搜索目标,自主定方位。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互通情报,召集沟通协调由局参谋长负责。三是增设巴临、伊村、哈滨、北海隅、东海隅、海州、海江、黑木、西域、舵口网站,其它老网站点增加人员和设备,加强技术培训。重点网站要双人值班,严加防范。四是申请4401B型机,先装备重点网站和新设网点。五是争取所有网站都装备上4401A型机,自动和手工配套使用,确保其准确性。
  梁岘君心里在酝酿着一个事儿,她准备启用辛欣这张牌,让他发挥他的长处去学定向,来对付698。考虑启用辛欣的同时,她又把时顺良算计进来。她想,凭那小鬼的灵气劲儿,相信他一定能在定向专业上做出一番成就。正当岳辰阳三个字映入她的脑海时,她犹豫了。她犹豫并不是岳辰阳不胜任定向专业,而是她考虑到侦听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不能把侦听人才掏空了,得留些个扛旗的啊。再说了,综合岳辰阳的条件,他更适合做侦听工作。
  测向员是全才,是情报工作各工种的疏影,测向、侦听、译电、报务、架台、布点、机修等等,哪项谍报技术都要会,都要精。
  从各个单位抽调的人员共45人,全是清一色的和尚——男性公民,抽调的人员由定向处负责实施培训。为何都是男性,是因为网站设在偏远的边陲山区,属战斗的第一线,人员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等,女性生理体质不适宜测向工作。
  新点选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力争半年内全部完成并投入工作,这项工作由王德山和张佩牵头负责来办。
  梁岘君为了多装备些4401A型和B型机,多争取经费等问题,她专程去了趟总部。101是总部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上面点名要组建的,最为关心的跨世纪工程,一旦开发研制出新设备理所当然地要先装备101会战部队。经费更是没问题,要多少,首长给多少,这是组建101工程时,首长们许下的诺言。梁岘君所办的事都很顺利,她心里很是高兴。在她高兴的同时她又感到有一种巨大的压力向她袭来,她从首长们痛快地答应她的一切要求的同时,她又悟出了首长们心里的期望。是啊!国家花这么大的血本在我身上,如果因我把事情搞砸了,那是犯罪啊!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和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有首绝句曰:
  避短扬长斗智商,技科落后莫彷徨。
  精英前置弘优势,劲敌无忧致命伤。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