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军中情报人 / 08

08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八月中旬,总部派往各大军区选招人员各自带领所录选的特工新苗陆续回到学校。这次军校共招入新学员1050人,其中女学员521人,文化程度分布:大学毕业生占10%,大中专毕业生占20%,高中毕业生占30%,初中毕业生占40%。
  新学员的档案全部交接完毕后,学校先以档案为依据把每位学员分到各系。共分七个大队(系),每个大队四至六个中队(班)不等。这样,学校已达最大容量。
  军校这批新学员,在数量上占这次总部扩充计划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除了这批由军校培训的学员外,还有某些部局打报告经总部批准自行组建培训队,自主招生培训,培训毕业后补充本部所需。后来,某些大军区也效仿此培训方法,报请上级获准后,自己选拔人才培训,解决各自的人员匮乏问题。总部又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战出发,大范围内调配了一批骨干人员,重点加强第一线的战斗力。
  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北疆边防形势严峻,梁岘君即刻回到了她日夜挂牵的部队。总部再三催促梁岘君回部队主持工作,她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当面和陈校长和钱政委告别,只得授意王丽艳为二位写封辞行信,她在信中推荐了郭丁、辛欣、岳辰阳、时顺良四位学员每人适合学的专业。信中说:郭丁、辛欣、岳辰阳和时顺良具有超常人的才能,他们是我精挑细选的九十一个学员中的佼佼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将来,未来的情报事业要靠像他们那样的千万个天才传承光大。一旦他们的才华释放出来,那将是一束束耀眼的绚丽光柱。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我建议除辛欣学习x国语言外,其他三位学习xx国语言。另外,建议对他们四位都加开无线电专业课。
  最后在信的结尾处她这样写到:郭丁、辛欣、时顺良、岳辰阳四位是我部委托贵校代训的人员,将来不管他们成绩如何,临毕业时我都会派人来接他们归队。委托代训合同,我随后派人与贵校签订。
  由此可见,梁岘君对郭丁、辛欣、岳辰阳和时顺良四位寄予了莫大的厚望,她是要把他们训练成全能的超级间谍啊!
  陈校长和钱政委看了梁岘君的信,钱政委沉默思考着,陈校长心里有些不悦。他认为梁岘君此行为有些霸道,怎能自己认为优秀的学员就自己先定下呢!要是其他首长都这样,那我们还怎按政策分配?这岂不乱了套。就是他人不跟着学,他们心里会服气,会没看法?转而他又想,哎,反正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给谁都是给,谁能捞到拔尖的,那是他的本事儿,我们总不能扯着人才不撒手吧?再说了,谁人不知道梁岘君的性格,又有谁不清楚她说话的分量,就是总部首长也得让着她三分。再说,也难得她赏识他们,四位跟了她准有用武之地。倘若不同意她的要求,万一那所谓的四位天才跟了个不具慧眼的主子,岂不埋没人才啊!陈校长和钱政委交换下意见,决定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依照她的吩咐办。
  郭丁、岳辰阳和时顺良三人分在了一大队,辛欣去了二大队。他们四位还同时领到了来六大队的旁听证。一个学员拥有来两个系学习的权力,这在上千名学员中唯独他们四位,因此,也遭来一双双羡慕的目光和嫉妒的眼神。甚至有大胆的学员,去找校首长也要学习两个专业。
  辛欣虽然有扎实的报务基础,他那水准是山中没老虎,猴子称大王,在军区可以称王称霸,但是,来到军校,按照军校毕业生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外文电报他还属空白。以往,他在军区的任务就是收发中文电报,只要求报务员“吃饭”的本事——中文报过硬就行,至于外文报(英文)只求熟记常用的字母能应付联络呼叫就中,对军校学习的俄文报闻所未闻。这也难怪,一份电报除报头,结束,再就是开机联络呼叫时能用到几个外文字母之外,其他再没用到的地方。再说了,人们的思想处在和平年代没有时间观念,没了急迫感,呼叫不通可以继续呼叫,听不懂对方所述何意,可以多发几次多听几遍,没有抄全电报可以让对方重发一遍。可现在来到学校,学校按照训练间谍的条件严格要求,辛欣亟待提高外文收发报的速度,打好基本功底,以求全面发展提高。是啊,要想达到两门学业皆优秀,这对有着报务基础的辛欣来说,已是困难重重,而其他三位所面临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总之,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谍报员,不下一番苦功夫,掉下几斤肉,揬撸几层皮,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这就应了人们常说的“天道酬勤”之理。
  有首古风诗曰:
  凿壁偷光求识深,学问来自勤耕耘。
  古今成名皆如此,后辈何不苦用心。
  郭丁、岳辰阳和时顺良从基础课死记电码开始,刚起步就遇到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这真是起航偏遇顶船风啊!在无线电系他们是旁听生,按约定要求他们只有学好第一专业外语课后才能来无线电系听课。可是,教学进程是不等他们的,无线电系的教程不能因为他们没来就不讲新课。因此,他们来听课时往往摸不着头脑,搞不懂,学不会,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可是,奇才就是与众不同,再难也难不住有着聪明头脑的人。首先,他们表现出极大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其次,他们发挥其聪明才智寻规律找办法,开凿一条科学的,通向成功的捷径。他们根据两个专业互相冲突的矛盾,得空就去抄别人的笔记,找教员补课,把电码记下来加班熟记等方法。他们还发挥辛欣的优势,时不时地找辛欣辅导。就这样,辛欣也成了他们三位的业余无线电教员。他们除科学地巧干外,还加班加点,吃苦耐劳,日夜不辍。他们的刻苦上心虽谈不上是“悬梁刺股”,但也用上大蒜、辣椒、胡椒面、冰水等“刑具”,以求刺激神经提神苦学。自古以来就是汗水付出少,哪来丰收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辛勤付出,初有回报,很快他们的水平超越了无线电系的正式学员,收报能压一组电码存于脑海,抄报每分钟120码全ok,发报每分钟110码,点划均匀规整,间隔清晰标准,手法正规洒脱,姿态优雅脱俗。
  有古律激励曰:
  靓丽青春正当年,努力创业莫等闲。
  成功浸没汗海里,名人何曾谁贪玩。
  亘古天道酬勤理,不劳而获终偿还。
  百折不饶莫急躁,功夫下足苦变甘。
  啥是奇才,具备超常人的悟性,超常人的才能,超常人的理念,超常人的智慧,超常人的忍耐力,具其一者谓之奇才。
  辛欣、郭丁、岳辰阳和时顺良各具超常人之处,被称为奇才也名符其实,四个奇才在学校组织的第一次统一考试中外语专业水准都达到能用词语写作;无线电专业技术,收发报成绩都属优秀。后来,四人竟成了学员的精神榜样,辅导复习功课的小老师。
  新学员中当数辛欣智商高,悟性强。他的外语水平当下就已达到以往的学员毕业时才能达到的水准;他的无线电收发报技能使技术精湛的教员也惊叹不已。他是学员争相学习的楷模。教员繁忙时,常常让他代课。加之,他又是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帮助他人共同进步,所以,他在学员中威信极高,男女学员都喜欢他。总之,以辛欣为代表的四位佼佼者,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畏困难的顽强精神带动激励了全校的学员,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各系形成了很好的学习风气。
  陈校长和钱政委对学员们在统考中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对辛欣他们四个大加赞扬,不止一次地在全体学员大会上表扬他们。面对四人的辉煌成绩,陈校长心里不由得暗暗赞叹梁岘君真知灼见,佩服她有超常人的洞察力。
  有首绝句单说天才曰:
  哪有天才与智人,聪明来自付艰辛。
  成功可晓创拼苦,失败须知致命因。
  学校第一次考试后,学员又迎来了接二连三地摸底测试。每次考试后总有学员被淘汰,有的去了炊事班,有的去了警卫连……
  存优去劣,这是特工训练的基本方法,每次考试有学员改行这已是见怪不怪的事儿。学员被淘汰或是留下继续学习,这是学校作出的,对走留者生命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谍报事业高度负责的最佳选择。是啊,特工性质决定只有最具优秀的人方能胜任特工。一个不具备特工素质和技能的人,倘若派他潜伏敌营,那等于让他去送死。能来军校学习的人证明这人已经很优秀,但是,训练特工是优中选优。这好比玉雕过程,教员就是极具慧眼的玉匠师,精挑细选,精雕细琢,剔除瑕疵方露璀璨的美玉;教员又像是优秀的铁匠师傅,千锤百炼方锻铁成钢。美玉好钢得之不易,精英特工更是难得。据说在某发达国家特工训练更为残酷血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学员,能捱到训练结束的,只是凤毛麟角。
  学校的教学课程按计划有节奏顺利地进行着。经过几番考试,几番露涤雨洗,几番去劣存优大浪淘沙,从教员的意识到学员的思想,都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最佳的学习状态。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