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当反贼 / 第四十六章 还得是朝廷啊!

第四十六章 还得是朝廷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表弟,你既然胸怀大志,就必须事无巨细,悉数抓在手里。我问问你,现在有多少兵丁?”
  许默略思忖,“应该有七八千,不足万人。”
  “那有多少粮?”
  “前面借来数千石,后面从士绅大族那里缴获了不少,再加上从朝廷弄来的,还有在外购买的……我手上的粮食应该有两三万石,暂时够吃。”
  “那你还有多少钱?”
  许默苦笑,“这个就不好说了,应该有个三五万两,你知道我花得快。”
  徐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不知道多少人,不知道多少钱,不知道多少粮……你一个三不知还想跟朝廷斗,你做梦呢?”
  许默翻了翻眼皮,“我志在扫清天下,不能事无巨细。”
  “小事都做不好,遑论大事!”徐政毫不客气道:“把你手上的人员钱谷,悉数交给我,让我替你打理。”
  许默眨了眨眼睛,竟然点头道:“可以,我也确实需要有个详细的数目。”
  徐政坐镇吏房,很快各种卷宗都送了过来,堆积如山。
  “只是这些?还真不少。”
  周节笑呵呵道:“这只是陈州的,还有鹿邑、柘城等地的,数量更多。”
  徐政毫不迟疑,都送过来吧!
  不多时,他的面前又多了好几座山。
  徐政也觉得晕乎乎的,但他不敢懈怠,连忙整理起来……等他真正动手,他才明白,为什么许默不知道自己手上的势力……这玩意实在是太难弄清楚了。
  首先就是民兵问题……按照生肖划分十二队,这里面就不免老弱,还会把一家人分开,弊端不少,只是当初事态紧急,不得不为。
  等到了现在,许默已经陆续安排灾民返回家乡,或者就近耕田种地。
  经过一番精简,民兵剩下八百人,数量虽然少了,但这里面披甲的比率,足有一半之多!
  能有这个恐怖比例,自然要感激魏良卿,许默从人家身上,捞了不少好处。
  民兵如此,许默还把陈州的三班衙役给吞并了。
  尤其是壮班,里面一百五十人,全都换成了许默的人。
  再有就是守卫城门的兵丁,这也是许默的人。
  在整个陈州,许默拥有的兵力,差不多一千五百。
  徐政也不得不感叹,数月之间,就能弄到这么多人,许默属实厉害。
  只不过这还不算什么,许默派人前往归德府,接收地盘。
  他陆续收编了两个多县,得到了五六千民兵,又从其中挑选出一千八百人,分散各乡,暂时保境安民。
  毕竟那几个县衙门还不是许默的,没法光明正大拿出来。
  在民兵之外,还有差不多两千盗匪,很不凑巧,其中一半也是许默的!
  官兵土匪,从来没有这么亲密过。
  根本就是一伙人,两面旗帜。
  晚上去杀贪官,抢富豪,白天再来剿匪。
  一鱼两吃了属于是。
  徐政一路梳理下来,脑袋都发麻。
  你要说这就结束了吗?
  想什么呢!
  许默手上,还有多达十五队矿工,其中五队已经向汝州开拔,进入了平顶山矿区。
  这些矿工当中,也有上千民兵。
  众所周知,矿工可是天然的好兵。
  名震天下的戚家军,就是从义乌等地招来的矿工,有了这个基础,再经过戚继光的训练,才成了横行天下的雄兵。
  许默已经有了基础,接下来只要仔细训练,就不愁没有可用之兵。
  徐政熬了两个通宵,把这些都弄清楚,红着眼珠子,就去找许默了。
  “表弟,你说七八千人,我看过了,只多不少,你算得很准。”
  许默呵呵一笑,“表哥过誉了,我哪能真的稀里糊涂啊!”
  徐政哼道:“那也不太高明啊!你的这些人,有民兵、有矿工、还有匪徒……你要把他们拧成一股绳,攥紧了,成一个拳头,打人才能有力气。不然就是一盘散沙,根本不是朝廷对手。”
  许默深以为然,“表哥说得对……那你看要怎么办?”
  “要定规矩,要安排将官,还要用心练兵。”徐政道:“我提议统一整编,不能稀里糊涂。”
  许默点头,“这个我已经准备了,本想着吏员考试结束之后,就立刻推行。”
  “嗯!”徐政道:“现在吏员考试如何?”
  “包括你在内,总计录用了八十七人,加上原来衙门的人,一共有一百五十五人。”
  徐政立刻道:“这些人的名单给我……他们家住哪里,有什么亲人,都要统一登记造册,补鞥呢出任何纰漏。”
  许默眼前一亮,自己这位表哥确实说到了关键的地方。
  造反可不比别的事情,万一谋事不密,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
  控制住家人,这也是应该做的。
  “我这就安排人。”许默把周节叫来,仔细交代了几句,周节点头,匆匆下去。
  随后许默又道:“表哥,你看还有什么事情,是我疏忽的?”
  徐政想了想道:“你现在还缺一个天赐良机!自古以来,想要扯旗造反,不光要准备妥当,还要等着朝廷出错。元朝之所以灭亡,就是修建黄河大堤,聚集民夫,挖出了独眼石人。宋朝方腊起义,那也是借着花石纲举事。现在也要这么个机会。”
  许默眉头微皱,“表哥,是这样的,朝廷各地争相给魏忠贤修生祠,劳民伤财,耗费民力。现在河南修生祠最着急的两个人,一个人是我师父刘崇,一个人就是矿监孙太监。此人曾经是户房司吏韩立明的靠山。贪墨了许多赈灾款项,成千上万的灾民因他而死。现在又想着修生词,讨好魏忠贤,打算挤进司礼监。”
  徐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拿他们俩下手!”
  “等等!”
  许默拦住了他,“我的意思是孙太监,可不包括我恩师啊!”
  徐政呵呵道:“早晚的事,杀了太监,就不得不造反。到时候刘崇也跑不了。”
  许默黑着脸道:“那也不能着急,咱们还是按部就班。”
  徐政笑呵呵道:“表弟,你说了算,不过我琢磨着,杀了太监,还有缓和余地吗?当断不断!”
  许默没有搭理他,实在是不能理解……一个读书人,怎么比自己还着急?
  许默积极调兵遣将,先安排人,把孙太监的行踪摸清楚,随后他派遣了一百个人出动,就在陈留县外,袭杀了孙太监。
  一个二十多个部下,除了跑掉的,全都被杀。
  老太监的人头也被扔到了城下。
  到了这一步,除了造反,已经没有第二条路。
  许默已经厉兵秣马,只等振臂一呼。
  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个消息,从开封府传来的消息。
  矿监太监醉酒落马,被拖拽而死……
  许默看了看徐政,只见这位目瞪口呆,“我到底还是高看了朝廷!”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