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调查记者 / 第11章 乡下

第11章 乡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旅途实在无聊,望着车窗外快速朝后的田园风光,逐渐迷糊起来。
  县道变得颠簸起来,把迷迷糊糊的陈清沐晃悠清醒。
  道路两旁是连片的稻田,淡淡的晨雾缭绕,错落有致的村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早起的老人,挑着担,挎着箕,扛着筢子,到田间地头侍弄着蔬菜瓜果。
  进了县城,正好是赶上早市。
  “鲫鱼!鲫鱼!野生鲫鱼喽!”
  “4块钱一斤,十块钱三斤,十块钱三斤!”
  “厂家直销,通通二十块,不要三十,只要二十,错过就木有。”
  “……”
  人间烟火气,最在街巷中。
  “蒋哥,找个地方吃个早饭吧。”
  距离越好的时间还有一会,陈清沐想着大家都起得早,先吃个早饭。
  皇帝还不饿差兵,饿着肚子哪来的战斗力。
  司机天南地北,对县城还听熟悉,很快找了个地方。
  汁水充盈的小笼包、鸭血粉丝汤、胡辣汤、鸡蛋饼……
  横竖没多少钱,陈清沐爽快地付了账。
  吃饱喝足,抵达县里的融媒体中心。
  迎接的编辑很殷勤,客套话张嘴就来。
  纵然是倔驴脾气的赵玉明,被如此吹捧,不免也有些脸红。
  单位是需要考核的,而考核需要指标。
  对于融媒体中心来说,在市级媒体刊登了多少篇报道、制作了多少影片、举办多少活动等等,就是他们的指标。
  滨海市好几个县区,报纸板块就这么多,凭啥你上,不是人家上?
  这就考验私人关系了嘛。
  “咳咳~”赵玉明打断了编辑的吹捧,“先去采访吧,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编辑坐上车,在他的指引下,前往采访对象家。
  从县城到乡镇,花了40分钟。
  接上镇上宣传科科长,车里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女科长三十岁左右,符合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
  不施粉黛,清爽干练,嗓门粗语气大,衣着都比较接地气。基层这地方,男人是当牲口用,女人是当男人用。
  女干部就更甚,几乎褪去女性的柔弱,蜕变成挑得了重担、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的“勇士”。
  距离被采访家其实不远,只是乡间是单行道的水泥路,时不时有拖拉机、三轮车交车,开得很慢。
  女科长对乡镇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娓娓道来,很好地调剂了路上的无聊。
  路过一个大坑,车里的人都弹了起来。
  女科长不好意思:“本来想把把黄爱军喊到镇政府接受采访的,不过我们还是觉得得实地采访,这样出来的报道才更加生动。”
  “倒是让领导们受罪了。”
  赵玉明没说话。
  为了不冷场,陈清沐安慰道:“采访本来就应该实地,况且一路走来,才能够体会到县里、乡镇上的同志们的辛苦。”
  他好温柔,我哭死。
  女科长好感动。
  她发四,绝对不是因为陈清沐的颜值。
  ……
  村里的小破屋,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满是异味。
  黄爱军的母亲就躺在这里,目光呆滞,不能言语,手脚也基本没有反应,生活无法自理。
  另一边的小床上,黄爱军的父亲还打着石膏,没法起身。
  黄爱军才四十多,但脸上都是愁出来的皱纹,看着打了十几岁。
  或许是因为有记者来采访,黄爱军特意翻出了压箱底的衣服。
  只是他最好的衣服,手肘已经磨得泛白,裤腿也有破损。
  陈清沐临阵磨枪,来之前看了不少采访技巧。
  只是目睹了黄爱军的生活环境,和病榻上的父母。
  纵然是脸皮极厚的陈清沐,不知该如何开口。
  扒开生活的伤口,诉说自己的苦难,完成这一次采访,是不是太残忍?
  苦难,本不不值得歌颂。
  好在,黄爱军主动开了口。
  他四十二岁,是个老光棍。
  家里穷,还有卧床生病十多年母亲,没有哪家的姑娘看得上他。
  屋漏偏风连夜雨,绳偏挑细处断,生活总欺老实人。
  年初的时候,黄爱军父亲遭遇到车祸,瘫痪在床,保险找各种理由拖延支付。
  为了给父亲治病,黄爱军求爷爷告奶奶,把能借的亲戚都借了个遍,勉强维持的家彻底垮了。
  乡政府了解情况之后,提供了切实保障。
  一方面是协调保险垫付医疗费用,另外一方面是给黄爱军家申请低保和补助。
  算得上是正能量的官方报道。
  “感谢县里、镇上的领导,感谢各位领导!”黄爱军诉说着家里的悲苦,不由得哭出声来,“没有领导们的关心,我们家真的是活不下去了!”
  陈清沐发现自己似乎没用到什么采访技巧,黄爱军所经历的苦难,他平铺直叙就足够让人动容。
  女科长眼眶也犯了红。
  她手里有几份材料,也提前来踩过点。
  可实实在在听黄爱军诉说一遍,心里头还是憋闷地难受。
  她赶紧把红色的小信封塞在了黄爱军的手里,里面是补助和从慈善总会争取的一些善款,能够缓解一下黄爱军家的境况。
  女科长的感性很快过去,以小见大,从救助黄爱军一家的例子,趁热打铁地给市里来的记者讲述乡镇近些年惠民政策。
  联众帮扶、“123”工作法……
  基层卧虎藏龙啊,真该让她来当记者。
  真人,真事,真作为,加上照片和视频,写一篇报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赵玉明显然对现场情况有所预料,加了下微信,接收了几份材料,剩下的就是回报社看怎么拼凑。
  倘若是平时,赵玉明这样的老油条都不乐意实地跑一趟,直接让县里融媒体给他篇素材,他修修改改就能够发出去。
  说到底,他在报社呆了那么多年,所掌握最重要的就是发新闻的能力。
  县里融媒体中心的报道想上《滨江日报》,那得在一堆稿件当中拼杀竞争,而他也就是和编辑部一句话的事情。
  混了那么多年,谁没有几个哥们啊。
  不过如今毕竟不是往常,时逢周年庆典的关键时候,千万不能够犯错,到时候被树典型,谁都救不了。
  实地走访,是报道真实性的保证。
  既然实地采访没问题,赵玉明也就放下了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