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网游竞技 / 这是谁家的部将 / 第二十四章 时局突变

第二十四章 时局突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玄海笑了笑说:“你知不知道,我其实对你动过杀心的。”
  王放很不解的问:“为什么?”
  张玄海看着王放回答:“我有些理解周含章为什么杀你,因为你让他感到害怕,他觉得若不杀你,以后必定会被你所杀。我也有这种感觉,朝局动荡,内有莲花会作乱,外有西戎入侵,稍有不慎就是烽火遍地,也正是你这类人迎风而起的时机。
  你有大志,也有大能,关键你还如此年轻。若放任你,日后必然是大炎的大患。”
  王放笑了起来:“张相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张玄海说:“我为官那么多年,轻易不会看错人。”
  “就算你看的对,那你为什么告诉我?”
  “因为……”张玄海没有说明缘由,而是看向亭子外的天空:“我虽出身世家,却深知世家门阀正在动摇大炎的根本,陛下也知这一点,因此对我极为宠信。我在宰相位上时,极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培养势力对抗世家,然而却没有什么成效。
  世家门阀依然根深蒂固,大炎却是摇摇欲坠。此次罢相回乡一路走来,更是让我意识到大炎已经病入膏肓。想要挽救家国与危难,必须下猛药,我身边缺少你这样的帮手。”
  王放说:“我不懂张相说的猛药是什么?”
  张玄海这才说道:“九城司拱卫京师,又有监察百官的职责,但权利有限只能充当陛下的耳目。这次我若有机会回中枢,必会奏请陛下给予九城司更大的权力,不仅仅有监察权,还可以对官员实施逮捕、审讯。
  让九城司不仅是陛下的耳目,还是陛下的爪牙。
  你若是愿意做我的客卿,我可以培养你,再一步步把九城司交给你。”
  这不就是锦衣卫吗?
  王放说:“九城司若是有了对官员的逮捕和审讯权,是贻害无穷。”
  “因此这是一剂猛药。”
  “你不怕我是一把双刃剑,伤你敌人的同时,会反伤你。”
  “既然是猛药,我有承担后果的准备。你是一个聪明人,背景清白,不畏权贵,杀伐果断,你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王放问:“如果我不愿意呢?”
  “不愿意就不愿意。交个朋友总比树立一个敌人好……”张玄海笑的真诚:“我做官最大的感悟就是,万事看开一点,不能强求的事不要强求,‘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王放也被引的笑了起来:“我考虑考虑,毕竟对我来说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你慢慢考虑,反正我短时间也不会回京师。走,一起回席上去,不要让人说我这个做东的怠慢客人。”
  王放跟着张玄海站起来:“应该没人敢说吧。”
  “嘴上不说,心里会多想的。”
  张玄海迈着四方步稳重的从凉亭中走出来,此时一个护卫慌慌张张的跑过来。
  “老爷!京师急报,西戎大军兵临京城。陛下发出诏书,命天下兵火速支援京师救驾!”
  听到这个消息,张玄海惊的一个踉跄,幸好王放及时搀扶才没有摔倒在地上。
  张玄海上前抓住护卫的胳膊,问:“这消息是真是假!”
  护卫呈上一封公文:“这是九城司快马刚刚送到县衙的文书,孙吉业县尉验明是真的,九城司快马已经离城前往左江府。
  现在前衙已经乱做一团,官员和士绅们都盼您去主持大局。”
  张玄海接过公文,一边看一边自语:“不是已经往河谷关增兵五万了吗,西戎怎么可能突破河谷关兵临京师?”
  待看清公文中的内容后,张玄海面目煞白,接着一口血喷了出来:“你们这些世家害我大炎万劫不复!”
  时风冲过来,和王放一起把张玄海架回凉亭内坐下。接着时雨拿出银针扎在张玄海头上的穴位上,再推背活血。
  王放问:“公文上写了什么?”
  张玄海吐出一口气,无力的把公文递给王放:“你自己看吧。”
  王放拿过公文细读。
  大致意思是:安庆帝任命闻人度为平西将军,前往河谷关统兵抵御西戎。闻人度到达河谷关后,随即率军向西戎发起进攻,结果大败。
  西戎趁机攻占河谷关,河谷关后一马平川,西戎铁骑一路无阻杀到了京师城下。
  京师因为抽调一部分禁军加强河谷关兵力,因此在京师内的禁军不足一万。安庆帝下诏令,命令各方府县卫所立即驰援京师……
  一旁张玄海缓过劲来说道:“我在朝堂上与那些世家斗了那么多年,只抢到了户部。吏部在赵氏手中,兵部在闻人氏手中。
  没想到我刚刚离京,闻人家就迫不及待的把手伸到河谷关。想来是闻人度急于立功,最终却葬送了我好不容易攒出来的家底。
  完了,都完了!
  我空有振兴之志,却无力回天!”
  王放把公文交还到张玄海手中,问:“若各府县全力驰援,应该还是能解京师之围的。”
  张玄海摇摇头:“京师以西无雪干冷,地面冻硬适合驰骋。京师以东大江南北大雪漫路,行走困难。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大炎,如何能解京师之围?”
  王放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昨天与沈家一起离城,在雪地中马车走了不到五里就不得不歇息。从江淮县到京师距离有几千里,等大军集结再赶到估计都到春天了。
  过了一会儿,张玄海恢复精神,对时风说:“去把沈师爷叫来。”
  时风领命离开。
  张玄海对王放说:“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要去京师尽我绵薄之力。只是我的家人不能跟我回京师,大乱在即继续去左江府也不安全。
  我想请王公子护送我的家人前往幽州大都避难。”
  时局急转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若是安庆帝死了,张玄海没了最大的靠山,就只能依靠左江的家族。
  王放想不通他怎么会放弃回左江,而是让家人北上去幽州。
  王放没有立即应允,而是问:“大人为什么让家人去幽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