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28

28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四月的一天,店里来的人实在多。
  又有几个要理的,看到店里人太多,到了门边又走了。
  师傅很着急,但也很无奈。
  自己不是千手观音,只有两只手,分身乏术啊。
  何清秀想帮着理,请示过师傅,师傅勉强同意了。
  徒弟总需有出手的一天,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何清秀理完,师傅把了把关,顾客也很满意。
  何清秀服务的第二位顾客,师傅没再把关。
  师傅心里明白,徒弟理得并不比自己差。
  她哪里知道,何清秀在家理发已经快两个月了。
  两人同时出手,进度快了不少。
  没用三个小时,顾客们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闲暇无事,师傅夸奖何清秀手艺学得快,比其他徒弟都要强。
  学艺前,师傅讲过,一年内没有工资。
  但从第五个月起,师傅每月给何清秀二百块的零花钱,以后又加到了三百。
  何清秀完全可以自己单飞了,但她没有那么做。
  做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何况师傅待自己真的不错。
  秋天,一日下午的三点多,一位身材壮硕的小伙子来店里理发,由何清秀接待。
  不时有老油味从他身上散出,何清秀心想:“这人一定是在饭馆工作。”
  打那之后,小伙子隔三差五就会来理发店。
  要么修个边,要么净个脸,要么吹吹风,要么定个型,只要何清秀服务。
  谈些天南海北的事情。
  何清秀虽只有一次不太成功的恋爱经历,可她心里明白,这小伙十有八九看上自己了。
  时不时地来,是为混个脸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自己不再上学了,手艺也算学成了,一年半载也就自立门户了。
  自己已经二十出头,遇到合适的,也该考虑婚嫁之事了。
  想好这些,何清秀便从各方面考察起小伙来。
  经过攀谈,何清秀了解到,小伙名叫谢云峰。
  家离县城也不远,父母也就四十来岁,有一个姐姐,初中毕业后,没再读书,已经出嫁了。
  他在经贸饭店做厨师,掌勺已经两年了。
  饭店每月给开五百元,提供两顿工作餐,人也住在那里。
  了解完这些,何清秀觉着谢云峰与自己很般配。
  如果做人方面没有大问题,说不准倒是个合适的结婚人选。
  从此,两个年轻人就粘糊到了一块儿。
  双方虽没有言明关系,但干的就是那样的事。
  吃个饭,跳个舞,逛个街,是常有的事。
  对于此事,何清秀的父母没有明确反对。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亘古未变。
  经过深入了解,何清秀在谢云峰身上发现不少优点:为人大方,善于体量别人,做人做事比较耿直,有正义感。
  当然,缺点也不少:花钱大手大脚,做事一根筋,不懂变通,说话粗鲁,性格暴躁。
  一次,何清秀向谢云峰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惹你生气了,你会怎么做?
  不要轻易回答,想好后,再来告诉我。”
  两、三天后,谢云峰告诉何清秀:“我知道自己性格暴躁,如果你惹我生了气,我绝不对你动手动脚。
  如果动了,我就剁掉自己一根手指。”
  何清秀说:“好,希望你说到做到。”
  春节之后,何清秀在家摆了桌谢师宴。
  一来感谢师傅的教导,二来也将自己自立门户的打算告诉了师傅。
  师傅自然也不反对。
  徒弟带多了,哪个学成了,总是要走的,再正常不过了。
  不久,何清秀的理发店开张了,店名就叫“清秀美发。”
  从此,谢云峰去得更勤了。
  五月的一天,何清秀由母亲和伯母陪着,以走亲戚的名义,去了趟谢云峰家。
  一排红砖红瓦的房子虽算不上多么气派,但也很是齐整。
  院落中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
  一看便是殷实能干的庄户人家。
  谢云峰请了假,早在家中准备。
  姐姐、姐夫、姑姑、伯伯、姨姨、舅舅等一帮亲戚坐了一家。
  何清秀一行到了后,所有人鱼贯而出,到大门外迎接,将何清秀等人迎入室中。
  端茶递烟毕,拉些家常。
  女眷们张罗着做饭,男人们陪着说说话。
  吃过饭后,谢云峰的舅舅向何清秀母亲提起了两家孩子的事。
  母亲征询了何清秀的意见,也和妯娌商量了一番,觉着很合适,就答应把两人关系确定下来,并提了些将来结婚必备的条件。
  男方需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何家也不要什么财礼,但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是必不可少的。
  女儿结一回婚,买衣服的钱肯定是要有的。
  其他像沙发、电视、冰箱等一类居家过日子的东西,是自不必说的。
  谢云峰的父母也都答应下来,说那是自然,怎么会让自家孩子在马路上过日子。
  双方商量妥,院中便放起了鞭炮和二踢脚。
  谢云峰把早已备好的订婚戒指套到了何清秀右手的中指上,托起手来,深深地吻了一口,大家相视而笑。
  谢云峰的父亲又递给何清秀一个红包,里面是一千块定婚礼金。
  举行完这些仪式,谢家的女眷们又要张罗饭菜。
  何清秀说:“不要麻烦了,车是租的,司机等不了。另外,回去也有事。”
  谢云峰一家人和其他亲属只好把何清秀等人送出了大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