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24

2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志远回家已经四天了。
  父母请假陪了他两天后,便又去上班了。
  一个人在家闷得慌,想到街上走走。
  小县城的变化很大。
  原本七拐八折的小街,变得笔直、宽阔起来。
  两、三条断头的街道,已经被拆通了,和其他街道相连接。
  街道两旁的商业门店已经换成二层或三层的小楼。
  外观基本一致,显然是统一规划的。
  间或有五、六层的大型商厦点缀其间。
  主要街道都装了路灯,原来可不是都有的。
  这些变化,让土生土长的朱志远眼花缭乱,熟悉而又陌生。
  漫无目的走着,就遇到了同学柳小帆。彼此谈些各自的经历。
  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柳小帆便去补习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考上了省城一所师范学院。
  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县二中工作。
  任数学老师,代两个班的数学课,还兼着一个班的班主任。
  工作量很大,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少得可怜,一个月也就八、九十块钱。
  当个班主任,磨碎了嘴,跑断了腿,废尽了心,一个月只值十几块钱。
  累死累活一个月,一张大钞就打发了。
  他想到南海闯闯,父母死活不同意,说他们就是这样熬过来的,现在过得也很好。
  柳小帆也谈到了别的同学的情况。
  许智超、沙浩然的工资是他的二倍。
  智晓东第二次高考失利后,他父亲安排他去上职工中专。
  现在是县水泥厂的办公室主任,权力大得很,外面吃饭只签个字。
  陈巴图已经调到了县警察局,在乡下一个派出所工作。
  钟澜在京城读研究生,基本没见过。
  邸洛蒙是省报记者。
  乌兰在省司法厅法制处工作。
  王一平在市财政局会计科上班。
  叶原在市城建局上班。
  康杰在邻县一个地质队工作。
  兰羽在省城一个区的群工局上班。
  据说张殿臣还在鹿城的水果发远站干活儿。
  何清秀已经成家了,丈夫是个厨师。
  何清秀成家的消息让朱志远感到吃惊,不过想想也尽在情理之中。
  二十多岁的人了,不上学,不是也该成家了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而然,只是自己少见多怪而已。
  告别时,柳小帆说要联系同学们聚一聚。
  朱志远说四、五天后就要走,就别麻烦大家了。
  柳小帆说:“现在是各奔东西,聚少离多,见一面真的很难,怎么能说是麻烦呢?”
  让朱志远等他消息,便各自离去。
  第二天是个周末,一觉醒来已是上午八点多。
  朱志远感叹人适应能力的强大。
  在军营时,即使起床号未响,他也能按时自然醒来,短短几天时间,自己竟然睡起了懒觉。
  父母怕吵醒他,悄悄上班走了。
  起床,洗漱毕。
  朱志远便去张罗早点。
  餐桌上有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牛奶放在餐桌上,倒入锅里热一热,要不断搅拌,不然会溢出或发糊。
  桌上有熟鸡蛋和干馍片。”
  朱志远窃笑母亲的繁琐。
  吃过早点,便打开了电视。
  上午十点多,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柳小帆。
  朱志远说:“快进屋。”
  柳小帆说:“不进去了,还有其他事。
  今天中午十二点,云川饭店318房间,不见不散,不得有误。
  街面上的基本能来,市里的由智晓东联系,情况不清楚。”
  顿了顿,又强调道:“中午十二点,云川饭店318房间。”
  说完,风风火火骑了自行车走了。
  柳小帆走后,朱志远回屋继续看电视。
  十一点多,闭了电视,准备赴宴的行装。
  几年的部队生活,让他省了不少买衣服的钱。
  真要找套像样的便装,还确实不容易。
  翻来拣去,总算找到一套西装。
  那是前年回家过年时,母亲陪他去定制的。
  只穿了十几天,走时也没带。
  经过洗涤和熨烫,还和新的一样。整整齐齐叠放在衣柜里。
  穿了保暖衬衫,系了领带,穿上西装,又给皮鞋上了点油,算是收拾妥当。
  朱志远给母亲也写了张条:“中午同学聚会,晚饭看情况。”
  穿了军呢大衣,锁了门,就向云川饭店走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