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262章 让刘伯温父子回家养猪

第262章 让刘伯温父子回家养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伯温的回答,并没有出乎杨宪的预料。刘伯温这些年为官并没有存下多少钱,归乡养老后,大抵上只能种种地。这并不难猜,古代文人也都推崇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可除了刘伯温,同样还要为刘链考虑,要知道刘链是跟着刘伯温一起辞官归乡的。他还年轻。总不能下半辈子,也和刘伯温一起种地吧。即便是抛去刘伯温儿子这个身份。刘琏还是很有才华,遇事刚果,坐折奸佞,不挠不阿,且富有锐气,这些年在工部当差做了不少实事。如今虽然不在官场上混了,可也不该就这样白白浪费这样的人才。于是杨宪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开口道:“孟藻兄,我这儿倒是有一个项目适合你。”刘链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多谢杨国公好意,只是如果不是为了能陪在父亲身旁,我也不会辞去工部的差事了。”在刘链看来留在杨宪身旁,无论是在扬州为官,还是在明记商行做事,都要离开刘伯温,对他来说,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杨宪开口笑道:“孟藻兄误会了,我说的这个事情你可以带回青田去做。”一旁刘伯温这时也开口道:“你让希武把话说完,伱还这么年轻,老想着陪着我一个老头子像什么样子。”杨宪开口道:“明记商行如今正想扩展养殖业,老师的家乡青田,青山绿水,十分适合。”“养殖业?”“对,就是养鸡、鸭以及猪。”杨宪点了点头,笑道。这里,就要辟谣一件事情。“猪”在明朝从来就不是什么忌讳字,什么因为朱元璋自己姓朱,因为谐音,就专门给猪改了名字,口语中称“肥肥”,书面则写作“豕”、“彘”。这些都是谣言。还有说老朱一家不吃猪肉的,更加离谱了。《南京光禄寺志》卷二《膳羞》当中,记录有一则洪武十七年六月的膳单:上面赫然有:“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谣言不攻自破。不过明朝期间,确实发生过禁止养猪的事情,那是荒唐皇帝朱厚照在位期间干的事情。明武宗这道禁猪令是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巡行到仪真时,由兵部左侍郎王宪抄奉下达的。一个月后,禁猪令传回到京师,当时,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留守京师,哭笑不得,于正德十五年二月上了一道《请免禁杀猪疏》,毫不留情地驳斥了明武宗那三条不经一驳的禁猪理由,要求明武宗重新颁诏天下,废止禁猪令。而在正德十五年三月,礼部又上奏说国家的正常祭典必须要用到牛、猪、羊“三牲”。明武宗没有办法,只好悄悄取消了禁令。也就是说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禁猪令”,在大明王朝三百年历史中,其出现时间不过有三个月,一段小插曲而已。现在很多人以讹传讹,将这一点也用作攻讦朱元璋的残暴,真是不知所谓。回到神侯府。杨宪的话,让刘伯温父子懵逼了。他们原本以为,杨宪能提出什么好项目来。到头来,竟然是养鸡、养鸭,这都不用杨宪说,他们回老家种田之余,本就是顺带要做的事情。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和米,就是田园生活的代表。
  杨宪将刘伯温父子表情看在眼里,知道他们误会了,他笑了笑,接着开口说道:“我说的养殖业,与你们想的那种散养十来只鸡鸭完全是两回事。”这个时代养鸡,就和后世农村养鸡一样,有些是散养的,到了时间喂鸡,鸡也不会乱跑,有些则是用篱笆围起来。同时还养鸭养猪。一般家里或者家门口有个鸡窝,养上几只鸡白天放出去找东西吃,再喂点。刘伯温他们理所当然认为杨宪讲的就是这种。不就是养鸡养鸭吗,还能有不同的?多了,养个几十只,算规模大了。杨宪也不废话,让下人找来黑板和粉笔,然后他直接现场给刘伯温父子科普起各种现代养殖知识。半个时辰后。“大概就是这样,具体的一些细则还可以再探讨。”杨宪放下手中的粉笔,拍了拍手,回头看着刘伯温父子。刘伯温、刘链全程都是处在两眼睁大,嘴巴微张的震惊状态。养鸡养鸭还能这么养?!数万只的规模?单单只是听,就觉得无比震撼,刘伯温父子很难想象,自己亲眼见到这个场景时,又会是怎样的反应。要知道在此之前,养鸡最多的人是汉朝住在尸乡北山脚下的洛阳人祝鸡翁,传说他养鸡一百多年,鸡有一千多只。这件事时被记载在刘向的《列仙传》里头,而《列仙传》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古人想象中的神仙故事里头,最多也就一千多只鸡的规模。杨宪张口的几万只,这个时代的人连做梦都不敢做。这也难怪刘伯温父子会如此震惊了。按照杨宪的规划,准备在青田打造三个庞大的养殖场。分别养鸡、鸭,以及猪。三个养殖场,全部采用后世统一喂养管理的方式,进行大规模饲养。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将会是大明飞速发展的时间。大明子民的体质同样不能落下,因此必须提早准备大量的肉食。这件事,本就在杨宪的计划中,明记商行里的养殖部门也已经设立,只是一时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如今刘伯温父子可以说是最佳人选了。“这种事情,真.真的能做到吗?”刘链开口问道。“这些年,孟藻兄你有见过我做不到的事情吗?”杨宪笑着,反问道。听了杨宪的话,刘链两眼放着光,身子也在微微颤抖。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好男儿,就一定会想要做出一些丰功伟绩出来。刘链如今虽然辞了官,可不代表他没了志气。眼下这件事,只要做好了,注定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又怎么可能会拒绝。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