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尘风起之寒江吟 / 第七章:问道静水园

第七章:问道静水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来悟道不由书,觌面相呈已有余。
  麈尾花飞终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宋·张耒
  凡尘三年皆为幻,迷得那镜中人,深深回望眼,本就在世中,又何来入世出世偏悟空...
  -----
  老天师带着张平安进到内院,在静水园内盘腿而坐。
  静水园是天师府后院中的一个石雕园林,园林中有一片湖泊,通过湖面上长达100米的浮木桥后,就来到了湖中心的静水阁,静水阁是在一块特别大的巨石上修建的,巨石的平面高出湖泊三公分左右,巨石上右侧建有望月台,望月台周边摆满了用花盆种植的各种花卉。
  巨石左侧,有一道长长的水渠,前后与湖面接壤,不时还有小鱼在水渠中穿行,水渠将望月台与左边的静水阁分割开来,虽说是阁楼,但静水阁四周并没有修建围墙,只是在巨石上凿了四个洞立了四根柱子,柱子顶部用横梁相接,上面盖了些茅草,想必是用来避雨的。
  静水阁四个方向分别有四张木桌和四个垫子,上面摆有茶具。而在静水阁的左边,有一个水潭,这便是静水园的静水了。
  静水是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石潭,石潭并不深,其底部有一个铜钱大小的泉眼,巨石周身和石潭底部,都埋有大量粗、细砂砾和木炭,所以石潭中的水异常干净清澈,又因巨石身处湖中,石潭中的水位常年与湖泊中的水位齐平且常年平静,故得名静水。
  此时的张平安和老天师,正在静水旁坐着。
  张平安看着眼前的静水园如同往日一样,不由的想起曾经在此修行的情景。随即看着眼前的老天师对他说道:
  “师父,弟子这次归来,心中有太多不解和莫名的情感,感觉很乱,已做不到如往日一样心如止水般,静心而修。”
  老天师随即对着巨石所处的湖面,轻轻一指,随即便收了回来,只见湖面瞬间泛起阵阵浪花,莲花也在这无风天摇摆起来,莲叶顺着水面的波纹,起伏高低的拍打着水面,浪花冲向巨石,在石头上溅起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水珠。
  老天师指了指石潭对着张平安说道:
  “这石潭的水可曾有变化?”
  其实,这石潭的水虽说连着外面的湖,只是湖水从石潭的底部进来,所以就算平日里童子在石潭中取水,不多时,水潭又自动恢复了水位,湖面水浪起伏不断,石潭里的水却依旧平静,没有任何变化。
  张平安看着眼前的水潭,说道:“不曾波动。”
  老天师对张平安说道:
  “可有所悟?”
  “只要保持自我内心安宁,外界的所有事物就不会影响到我们。”
  张平安若有所思的答道。
  老天师反问:
  “这两处的水本就一体,又何来内心与内外界之说呢?”
  张平安不知如何作答随即请教道:
  “弟子把湖泊看作外界,把石潭自我内心,有何不妥吗?”
  “这是像,修道之人不可太拘于像。”
  “弟子愚钝。”张平安不解其意,只能回复道。
  不多时,水面恢复了平静,只见老天师起身,在静水阁的一侧,拿起一个用葫芦制作的瓢,在水潭边搅动了起来,激起阵阵水花,湖面依旧平静受任何影响,老天师乘了一瓢水,走到望月台的花圃,浇着花,对着身后跟着的张平安问道:
  “可有所悟?”
  张平安知道这是老天师的第二个问题,思考一会儿后便答道:
  “水有万千种形态,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器具去装它,用瓢装它,它就是瓢的形态,可以饮水浇花;用水潭装它,它就是水潭的形状,可以取水养鱼;它往低处流,汇成了大海养育万物;它往高处走,成了雨滴滋养万物。”
  “这还是像!”老天师对着张平安说道。
  “师父,弟子愚钝”张平安只能再次无奈的答复道。
  老天师接连对张平安提出了两个问题,见张平安都没有明白,随即对张平安说道:
  “哈哈哈哈,不急不急。我门弟子修满十年,皆需要出世历练,他们本就由来于世间,学得些本领自然也就归于红尘,你自小在门中清修,虽说懂得很多,三年游历也所见颇多,但万千世界,又岂是千个朝夕所能见?年轻人被一些问题困扰不是坏事。”
  张平安听完老天师的话,知道师父是在安慰自己,随即一如往常一样说道:
  “还望师父多多指点。”
  老天师却对张平安说道:
  “其实也不难,你只需取一瓢石潭的水,倒入湖泊里,再取一瓢湖里的水,倒入石潭里,你就知道答案了。”
  说完老天师就坐在静水阁里,微闭双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回想以往和师父交流的经历,张平安第一次觉得师父如此高深,以前有问题,师父会直接告诉他答案,并讲解答案该怎样理解,这一次师父却总是弯弯绕绕的说话,让他一时有些苦恼。
  张平安没有按照老天师说的做,因为他知道,就算做了也还是不懂,那到底是啥意思,他想不明白,却又不好问了。
  见张平安满脸沮丧,老天师又缓缓开口说道:
  “平安,十日后,我就要闭关了,下个月你要同你二师叔去东海,能指导你的日子,很少了。如果心很乱,为师教你一个方法。”
  张平安顿时来了兴致,高兴的对老天师说道:
  “谢谢师父!”
  “世界是多面是无限的,而世人又只能通过两枚铜钱大小的眼珠去看世界,我们所思所想所感,皆只是自我眼界内的事物,有时候不妨换个方式看世界!”老天师依旧双眼微闭,对张平安说到。
  “那我该怎么做?”张平安听完若有所思,又不得其理。
  “你如今的苦恼,来源于你这三年的经历,这三年是你自己经历、体会的,也是你眼中、耳中、脑中所见的世界,今日不妨用心去回顾、感受这三年的经历。”
  “用心感受?”张平安不明所以,疑惑的重复着老天师的这句话,思绪也瞬间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
  “还有啊,平安,此次下山历练,有三件事需要谨记,第一:不得以道家弟子自居,不得联络各国道家分支;第二:不得逞凶斗狠、杀人;第三:准时回来!”老天师继续对着即将下山的张平安说道。
  “弟子谨记!”张平安回答到,虽然听的认真,也不免嫌这几个老家伙有些婆婆妈妈的了,心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对于即将到来的旅行,充满期待。
  其实张平安也没准备以道家的身份出山,毕竟自己虽说是道家弟子,可毕竟还没经过天师度,而且以道家身份出去太招摇,一路上肯定江湖中人对自己会多加照顾,反而对下山历练之事毫无帮助。对联系道家分支这个事也是无感,毕竟联系起来事多也繁琐,还不如保持点神秘感,闲云野鹤般逍遥自在。至于师父说的不得逞凶斗狠、杀人,肯定是不会做的,毕竟当今天下能杀得了他的,应该也找不出几个。
  其实这次下山历练,张平安最想的,还是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虽然师父给他讲过小时候的事,可他始终坚信能找到自己的父母,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在哪里,又该如何去找。
  张平安思索之际,老天师递给张平安一块令牌说道:
  “虽然不让你以道家弟子自居,但这块令牌你带着,若遇到危险,拿着这块令牌去找当地的道家首领,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张平安,接过令牌,对着师父和三位师叔行了礼,转头便向山下走去。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