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盟传奇 / 第十一回 暗度山崖张珏行计,刀下留人张虎效命

第十一回 暗度山崖张珏行计,刀下留人张虎效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陈盟领吴郡郡守后,数月间招兵买马,休养生息,百姓皆称其为治世之杰,于此期间,吴郡百姓安居乐业,食果腹而寝可席。拨资以助百姓修缮房屋,开垦荒地,遣郭秀为将,治理周边匪患。
  但言这日,三龙山有匪党张虎作乱,其手下人专劫各县运往吴郡的官粮官饷,陈盟护粮兵马每每损之其八而失其粮饷。
  而三龙山匪患日益严重,便遣郭秀、张珏二人领兵三千上山剿匪。
  此山地势险峻,荆棘遍布,藤蔓丛生,沟壑四通八达,而张虎之寨扎于山顶崖壁之侧,易守难攻。此处多生虫患,郭秀将营扎于山中,士卒夜间多受虫扰而不能寐(睡着)。
  以至于日间行军,众士卒个个昏昏欲睡,亦有不慎坠崖者数人。乃尚未至匪军寨外,我军人马已损十之有三。
  是日,军马乃至山腰,上山道路荆棘已为伐之殆尽。张珏遂谓郭秀曰:“将军,此处已离贼军大寨不远,预计明日可达,今夜需让将士们睡个好觉,否则明日战端一开,我军士卒个个昏昏欲睡,定然损伤惨重。”
  郭秀叹曰:“只是,这山中蚊虫众多,我尚且不能安眠,奈将士们何。”
  张珏曰:“珏有一计,乃使士卒多集此草,于营帐周围一圈,乃灭火起烟,蚊虫不敢近。”遂绘制一草,其态阔卵而深裂,掌状。形似菜花。
  秀遂使将卒行军途中多集此草,乃至夜色将近,扎下营帐,收集此草,其数乃众(收集了驱蚊草很多)。于是使士卒于营帐之外围此草屏障,起烟燃之。
  一夜,蚊虫果然不敢近,众将士皆得安眠。次日行军乃士气充沛。
  遂至匪军大寨。见其寨高十二尺,皆以木制,下有石基。背靠崖壁,前有葫芦小口,山崖两畔可置伏兵。郭军见之不敢入。
  郭秀曰:“此寨唯有此口得入,其状如葫芦,山崖两侧必有伏兵,我部入得,必为聚而歼之。”
  张珏曰:“将军所言不错,此盗虽为匪徒,但我闻其首张虎,本为赵劲部属,不知为何于此落草为寇。若先为官兵,定有大谋,我等绝不可小觑。”
  对曰:“既然如此,参军可有良策。”
  珏曰:“可先以数军佯攻其寨,然后趁夜于其后迂回,袭其后路,大事可成。”
  对曰:“参军可知那贼寨之后乃是万丈高崖,鸟雀尚且难以逾越,休说我等士卒了。”
  珏曰:“将军所知,贼兵亦知,既然如此,贼定于此口设重兵埋伏,而其后定然无甚兵马,若我部士卒在前血战而不得进,不如出其所料的使一精兵部从自崖壁一侧攀爬而上,则大事可成。”
  对曰:“事已至此,倘若于此久战,损兵折将,倒不如拼死一搏了。如此,我且率前部佯攻,先去会一会那厮,参军且驻大军于此,乃令人入深林之中,另谋其路。”
  说罢,引前部百人,入葫芦口,此口乃于崖底,两侧皆是高崖,两壁距离不过十三尺,六马并行不得过。望以一线成天,好一番自然景致,果真是鬼斧神工。此等仙境,竟以落寇为贼巢,真是可惜可叹。
  大军入内只得成两列并行,后部乃是前队,而郭秀据于前,此则遭袭便可立马回转。
  复行不足数十步,乃有阴风阵阵,望前可见敌营大寨寨门。然寨后烟尘四起,似有旌旗埋伏。郭秀觉察,立马回转,曰:“撤!有伏兵。”
  但见两侧崖壁出得弓箭手若干,寨门之后贼兵冲出,前来追杀。
  郭军虽早有所料,但仍然被袭之,措手不及。大军死伤惨重。幸得郭秀勇武,以一人之力抵挡寨内贼兵数十人,以谋取撤军时机。
  大军退出葫芦口,数百人丧之二一(二分之一)。
  敌军未有来袭,可见此人有深谋大略,深知葫芦口外必有郭军兵马所伏。
  郭秀张珏二人会合,秀曰:“葫芦口内果有伏兵,其口于内愈发狭窄,大军入内,必然排列不开,无法与贼兵周旋,倘若于此攻之,哪怕我有数万兵马,恐怕亦难以攻下。”
  珏曰:“将军,此或非坏事。”
  对曰:“此话怎讲。”
  珏曰:“如今可见,贼兵必然依次据险而守,必料不得我军乃于其后迂回,其后方必然空虚。派遣先锋已觅得一路,可达贼寨后方崖壁,其高虽万丈,但落脚之处尚有,我等只需提出善于攀爬的精兵百人,稍加操练,定成大事。”
  次日,遂于军中找出百余善攀岩者,日后每日操练,或攀于崖壁,或攀于树木。
  以防敌兵起诈,郭秀则每日遣数十兵马前往葫芦口佯攻,以故作长期作战之状。
  不及七日,百余善攀精兵操练完成,乃于近夜时分绕于贼寨之后崖壁下。其人等皆腰系朴刀,身缠藤蔓,每寻得落脚,便使藤蔓缠绕于其侧树枝之上,以防坠落,数百余人步步为营,期间有数人坠崖而亡,竟不发丝毫之声,若为发声,定为贼兵所觉。
  郭秀事后叹曰:“我军士卒如此,乃我之幸也。”
  乃至午夜时分,精兵已攀至崖上,虽仅剩八十余人,但仍然斗志十分。
  乃攀扶上崖,互相搀扶,只待八十余人尽皆上崖,乃见贼兵寨后果然无甚守备,潜入杀之二三,遂燃起火把,袭其寨门之不备,贼兵大惊,慌乱逃窜。便大开寨门,与寨外郭秀大军里应外合,冲入寨中厮杀,只叫贼兵不及反应,大败而逃。
  但见贼兵之中有一将出得,其人颇有几分英资,虽蓬头垢发,尚见发后眼神,颇俱杀机。此人身着布甲,手执两柄开山斧,杀入我军阵中,逢人便砍,遇马则杀。郭秀冲出,与那将战于一处,秀手持一杆长枪,二人战了数合仍不分上下,郭秀之枪其杆为木柄。而那将之斧削铁如泥,几合下来,竟将郭秀手中长枪削为三段。秀大惊,幸而弯腰躲过一斧,然另一柄斧头于左侧砍将下来,秀深知自己躲不下这一击来,然,那将竟然于几寸之间停下斧头。吼曰:“那厮,取兵器来与我再战!”遂有身边一士卒,扔出一柄朴刀,秀接下此刀。又与敌将战了数合下来。匪军已为郭军杀之殆尽,唯有数人与敌将一道,逼于崖畔。
  众人正欲杀出,郭秀拦之,谓那将曰:“这位壮士方才不杀之恩,在下记着,见壮士身手不凡,定有大义,我家主公好结识天下英雄,倘若将军愿意归降,定得我家主公大用。”
  那将曰:“你家主公乃淳于狗贼,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厮乃无情无义,鱼肉百姓之辈,我岂肯降之。”说罢欲纵崖而下。郭秀连忙上前拉住此人,谓之曰:“将军误会了!我家主公并非那淳于岳,相反那淳于狗贼已为我主公怒而斩之,如今的吴郡郡守乃我家主公陈盟陈孟哲!”
  那壮士正是张虎,字康成,此人颇有忠义,先事扬州太守赵劲,奈何那赵劲乃是一介无义之主,只因与李赢贼兵作战途中,损兵折将,竟要斩之,张虎遂一路杀出赵劲营帐,奔逃于此,落草为寇,虽为匪盗,但从不抢劫百姓,只劫官粮官饷,以供自己讨个生路。
  郭秀闻之,颇有所感,对曰:“将军之义,天下难得,今日之事,实乃天大之误会。那太守赵劲罚赏不明,胜败乃兵家常事,岂可一败论英武。我家主公陈公,赏罚分明,爱才如命,将军若肯为其效力,定可为其重用!在下本是钱塘太守部下,亦是闻陈公之义,故而归降。我二人如今有生死之交,同事其主,可成古今之妙谈啊!”
  张虎闻言大喜,立马下跪,曰:“蒙将军不弃,张虎愿为陈公效犬马之劳。”
  郭秀、张珏皆是大喜,遂引大军下山,回吴郡以报此喜。
  真可谓:“赵劲气小立强敌,陈公大义得英雄。”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