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人在米国玩转乐队 / 第二十九章 开始发酵

第二十九章 开始发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仲文已经打车来到了玛丽的公寓,不过反复敲门之后没有人回应。
  当然了,因为玛丽和莉莉丝在一起,两个人在莉莉丝的卧室正在看博客上粉丝对专辑的反应,尤其是新歌关注度和反响都非常强力,而且两人的粉丝又一次在激增。
  仲文以为玛丽在伤心,不愿意见自己,于是轻轻叹口气,拿出手机:
  “玛丽,开门,我需要见你。”
  玛丽手机响起了收到信息的提示音,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恋人在关心自己。
  心中一甜:
  “抱歉,布鲁斯。我不知道你会去找我。现在我还在莉莉丝这里。”
  仲文收到信息后,感到奇怪:
  “还在那里?我记得你已经离开了。对了,你和莉莉丝吵架了吗?”
  “当然没有,不过如果我和莉莉丝吵架了,你会帮谁?”玛丽脸上露出了俏皮的笑意。看布鲁斯会怎么回答。
  “当然是帮你,你已经是我的女人了。”仲文回复说道。
  “可你也是莉莉丝的男朋友啊。”玛丽不打算放过仲文,虽然她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惹不起我可以先躲着。”仲文已经想象到玛丽淘气的神情。
  看到玛丽似乎在开心的回复着什么信息,莉莉丝也更加想念自己的“男朋友”。
  “布鲁斯,你答应了今天都会做我男朋友的,怎么可以那么快离开?”按下了发送键。
  本来仲文收好手机打算回学校,没想到又收到了信息,打开发现竟然是莉莉丝的。
  “抱歉,我只是有点受宠若惊。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仲文回复。
  “哼,你骗我。”莉莉丝娇憨的表示不满。
  “请息怒,我没有骗你的意思。今天生日你最大。”仲文可以想象到莉莉丝可爱的样子,他不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莉莉丝难过。
  “我不管,回头你得补偿我。”莉莉丝也微微露出笑意。
  “好的,早些休息。”仲文知道玛丽就在莉莉丝旁边,在没有和玛丽商量好怎么解决这件事情的时候,仲文不想让事情更复杂。
  “晚安,Mua~”莉莉丝在行使她作为女朋友的权力。
  “晚安。”仲文回复过去,放好手机,心里想着事情的复杂情况。
  ...
  玛丽和莉莉丝…
  大卫还有迈克尔…
  仲文站在寝室里电脑桌前,看着窗外的夜空,水蓝星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良久之后,仲文坐了下来,在电脑上又开始了敲敲打打,他需要记录下来今天的那首《献给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
  RichardClayderman-理查德克莱德曼黄金典藏三部曲
  …
  莉莉丝卧室内的床上,两个女生盖着一条轻薄的被子面对面。
  “莉莉丝,如果布鲁斯喜欢别人你会怎么办?”玛丽轻声问道。
  “我会努力变成他最喜欢的那个人。如果还是不行,我也想一直守着他。”莉莉丝的眼睛晶亮。
  “那,如果有别人也喜欢布鲁斯呢?”玛丽继续问道。
  “当然是勇敢面对,让对方知难而退啦。”莉莉丝抱住玛丽,“不过如果是玛丽,我可以分享的。Mua。”说着莉莉丝亲了玛丽的脸。
  “你希望和我分享?”玛丽笑着捏了捏莉莉丝的脸。
  “Em,只是不介意,而且迈克尔不是很喜欢你吗?”莉莉丝想了下,用自己的小脸蹭了蹭玛丽的手。
  “这并不能决定什么。”玛丽轻轻拍了下莉莉丝。
  “也对。”莉莉丝想到了大卫对自己也是很喜欢,但自己最终还是爱上了布鲁斯。
  玛丽躺平看着黑暗中的天花板,想着事情越来越复杂了,还是听听布鲁斯的想法好了,或者直接让他来解决吧。
  两个女生相互缠绕着进入了梦乡。
  …
  爱丽丝乐队内部总算是暂时平静了下来,网络上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张专辑十二首歌曲,每一首都可以嗨爆众人的水平。新粉丝感觉到了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老粉丝则喜滋滋的看着五首新歌曲,纷纷点开了自己第一眼看中的歌曲。
  太多人今夜无眠了。
  没办法,听着电音确实难以入睡,尤其是还这么嗨的歌曲。
  两个女生的博客上评论区已经进入了狂欢模式,每秒刷新都必有新的评论,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表达着赞叹,崇拜,疯狂热爱的意思。
  油管上的反应没那么快,毕竟基于视频制作,大家没办法立刻就出作品,但即便如此,很多懒人纯粹弄了个静态甚至纯黑色画面,上面配上一两句话,然后将《献给爱丽丝》专辑里面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就作为视频创作了。
  然而就是这样就已经抢占了先机,这些人的评论区也跟着爆炸了,无数人在追问着他们是什么音乐,他们也大大的收获了一批流量和粉丝。
  第二天天亮后,不只是米国国内,就连很多欧洲国家都已经了解了爱丽丝乐队这个名字,以及他们疯狂的同名专辑。
  只能说是这张专辑真的是太能打了,就连一些世界级的歌手放出的新歌也被分流了,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去两个女生的博客上去听歌。
  无论是玛丽还是莉莉丝,博客上的私信一封接着一封,粉丝也跟着一夜之间增加到了两百万出头。而爱丽丝乐队在油管上的帐号则直接狂揽五百多万粉丝,包含了世界各地。
  到底有多么火爆,接下来的半个月才日益感觉到。
  …
  玛丽和莉莉丝睡的不算好,做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梦。次日起床已经十点多了。
  一夜过去了很多事会缓和不少,玛丽和莉莉丝的心情也没有之前那么纠结。两人习惯性的打开了微博,毕竟昨天晚上发布了第一张专辑,两个人对粉丝的反应还是很在乎的。
  首先二百一十多万的粉丝让两个人还是很欣喜的,因为这说明了大家对自己专辑的认同。其次专辑下面的评论显示9999+,到底是多少系统已经不再显示,不过这也是两人第一次突破系统上限,很有纪念意义。
  打开博客里面的私信,满眼都是各大媒体和娱乐公司的信息,还有一些电视台的邀请信息,总之可以肯定的是,爱丽丝乐队真的火了。
  有人就有争论,虽然都是爱丽丝乐队的粉丝,但也开始了分裂趋势。有喜欢玛丽的,有喜欢莉莉丝的,有喜欢大卫的,也有喜欢迈克尔的,当然也有喜欢仲文的。
  于是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攀比:
  “玛丽真是女神,颜值高,身材性感,唱功也一流。”
  “莉莉丝才是乐队的C位担当,有颜有才,听过她唱歌的人都懂。”
  “大卫是队长,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大卫就是乐队代表,其他人让让。”
  “抱走男神迈克尔,论颜值,论唱歌,论身材,我们迈克尔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相对来说,仲文的粉丝少很多,主要集中在那些老粉。一是因为他是东方面孔,这点永远是他的劣势,再就是他从来没有唱过什么歌曲,而乐器演奏显然并不能代表一个乐队的能力。
  比颜值,比才艺,比作品。
  爱丽丝乐队的粉丝内部开始了分化,各自有自己的拥趸对象。
  …
  爱丽丝乐队的成员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粉丝的竞争,尤其是玛丽和莉莉丝,她们开始了自己的歌曲推荐:
  “感谢各位粉丝的支持,这首新歌《Lullaby》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祝每一个粉丝能有人为你们轻唱摇篮曲。”
  刚刚发出,下面评论已经泛滥成灾:
  “啊啊啊啊,第一时间啊…”
  “女神,这摇篮曲让我无法入眠啊,我只想起来嗨。”
  “我爱你玛丽。”
  “什么时候能开演唱会啊!!太嗨了。”
  “好想看现场啊,或者有没有MV的计划啊?”
  …
  短短几分钟,评论已经破百,而且还在不断的快速增加着。
  玛丽歪着头,一手托着腮,一手看着手机,感受着粉丝们的拥护,心中想着布鲁斯和自己在一起时候的样子。
  莉莉丝也在博客上编辑好了自己的歌曲推荐:
  “这首《Runaway(U&I)》希望能让大家体验电音歌曲更多的魅力,而且可以发现我也是可以有一定高音能力的,里面的男声是我们的乐队成员大卫,另外这首歌创作的初衷是为了那些受到校园暴力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可以勇敢的面对并反抗,我们将会站在一起。”
  评论区的反应丝毫不比玛丽的慢,瞬间已经出现了若干条评论: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歌啊啊啊啊,谢谢莉莉丝。”
  “莉莉丝的嗓音太有魔力了,我到现在还在循环。”
  “感谢莉莉丝,也感谢创作这首歌的爱丽丝乐队所有成员。作为一个经常被校园霸凌伤害的小透明,我也好想有人能和我站在一起。”
  “最爱莉莉丝。”
  “好想现场看莉莉丝飙高音。”
  “莉莉丝的节奏真的是太棒啦。”
  ...
  而到了中午,安妮那边的博客上更新了动态:
  很开心爱丽丝乐队发表了第一张专辑,我有收藏他们所有的作品,尤其是其中有两首歌让我很有感触。大家知道是哪两首么?欢迎大家去倾听这一张宝藏专辑,也希望有机会能和爱丽丝乐队再次合作。附加链接并@玛丽以及@莉莉丝。
  安妮自从发布了《Victory》后,博客的粉丝已经突破五千五百万,而且还在继续增长着,这些新粉丝基本都是音乐爱好者,老粉丝则更多是颜值粉和泛娱乐粉。
  因此当安妮这条博客动态发出后,立刻为玛丽和莉莉丝带来了恐怖的粉丝增量,两人的博客粉丝先后突破了三百五十万。
  当然这也是因为玛丽和莉莉丝颜值够高,而且并且是《Victory》的创作和演奏,加上《献给爱丽丝》这张专辑真的堪称宝藏,让那些粉丝非常感兴趣并果断关注了。
  玛丽和莉莉丝本心并不太想承安妮的情,毕竟这个女生也和仲文有联系,而且魅力实在太大了。但是对方的这种好意,两个人也没法拒绝,只得各自引用安妮的动态表示感谢。
  ...
  随着时间的继续,也因为安妮的粉丝遍布全球,无论是《Victory》还是《献给爱丽丝》这张专辑开始往全世界发酵。当然也包括在地球对端的华国。
  “精英群体”聚集地编乎,本来这个平台是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而出现的,旨在欢迎所有的能力人士编辑词条与答案,帮助那些心存困惑的人。开始确实都是一些高端或者精英人士,大家一起努力做出了贡献。随着后面大批涌入的用户良莠不齐,大大助长了人的劣根性,慢慢的精英人士和编乎都带上了引号,被其他平台调侃嘲笑编乎用户大都是装样子编故事的群体等。不过即便如此,编乎的根本已立,在网络中仍然拥有很高的威信。
  就在京华时间8月24日凌晨左右,编乎上有人提了这样的问题:
  请问大家对米国新崛起的爱丽丝乐队怎么看?他们的首张专辑《献给爱丽丝》应该作何评价?
  时间不长,下面开始出现了洋洋洒洒的回复。
  谢邀,人在米国,20分钟后准备起飞,不再对此问题追答。
  据我的了解,爱丽丝乐队是一支酒吧驻唱乐队,成立时间不超过两年,队员有五个人,分别是队长,也是主唱兼节奏吉他手大卫,主音吉他手迈克尔,贝斯手莉莉丝,键盘手玛丽以及鼓手布鲁斯。
  据说五个人都是圣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了学校实践而组建乐队。在三个月前面的圣曼哈顿品酒节一举成名,随即一发不可收拾。
  从品酒节到现在只有三个多月,这支爱丽丝乐队完成了这张专辑,具体发表时间是米国时间8月22日晚上。
  该乐队由于刚刚成名,暂时没有黑点。
  再来说一说我对这张专辑的看法。
  首先里面的十二首歌我都听过不止一遍。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优点是这些歌曲的节奏都很狂热,气氛嗨到爆炸的那种。所以很抓年轻人的耳朵,让他们一听就奉为宝藏专辑,相信在西方文化中流行起来的概率不小。
  缺点是风格单一,而且没有内涵,后半句也是欧美歌曲的通病。
  总评:爱丽丝乐队刚刚起步,作为圣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的未来有一定潜力,能兑现多少无法保证。至于首张专辑《献给爱丽丝》,由于其单一的风格和没什么营养的歌词内容,我认为更适合欧美那边的音乐习惯,与当今国内的百花齐放相比没有可比性,最多是一些小众群体会觉得喜欢。
  这条是被顶在最上面的回复,点赞已经超过了500。
  这还是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冷门,热门话题的话,点赞数万都很正常。
  至于下面的一些评论就很零散,大多就是我喜欢某首之类的。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Victory》的问题,也是不久前在编乎上出现的。
  请问《Victory》这首歌曲怎么样?以及这首歌的演唱者安妮布莱曼应如何评价?
  谢邀,人在米国,刚下飞机。
  在说《Victory》这首歌之前,必须先说下这首歌的演唱者安妮布莱曼。以下简称安妮。
  安妮在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曝光,如果你们肯去翻下以前的娱乐新闻就会发现,这个女生的炒作能力非常强,被媒体称作最美西方女孩。事实上是因为一段短视频而爆火的。链接如下。
  首先这段视频就是伯利兹影视公司的子公司暴风雪放出来的,之后被投资大佬看中,带到《中土战争》剧组做客串,在米国本土有报道说她是《中土战争》投资方的私人禁脔。其次人的审美各有不同,我是无法get到她的任何动人之处。
  另外她除了这段视频,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直到《Victory》出现。
  《Victory》是一首会让人感觉到气势恢宏,或者说热血沸腾的歌曲。不过按照我的专业能力分析,这首歌是修音然后合成的电子音乐,甚至演唱者是不是这位安妮都待定,因为如果真的是这位安妮,我相信在之前不会有那么久的沉寂,因此我个人倾向于是挂名,目的应该是用于炒作。我有看到这位安妮的博客,上面还有《中土战争》官方对其申请授权。
  这样一首歌大概率是伯利兹影视公司的公关手段,将安妮重新炒热以讨好投资方,《中土战争》的电影也能蹭一波热度博取眼球。
  或许再过几天,《中土战争》就会放出以《Victory》为背景音乐的新片段,然后顺势开展预售,对登顶影史发起冲锋。
  总评:《Victory》是一首不错的歌曲,后面或许会有一些短视频人群以此作为视频创作的背景音乐,不过这首歌更重要的是为电影《中土战争》的推广而准备的,史诗魔幻大片配合这种让人热血的音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而安妮布莱曼本身,因为颜值以及和投资方的关系,因此被推出来炒作的女生。
  这条回答被顶在最上面,点赞数也超过了100多。
  下面的评论有反驳的嘲笑的,也有鼎力支持的,还有求安妮更多信息的。
  类似的问题不止出现在编乎,还有千寻发帖,博客,琥珀论坛等。各类的答案五花八门,也有相互引用的。
  有赞誉有支持,也有冷眼旁观和不屑一顾的。每个平台都是差不太多。
  总之爱丽丝乐队也好,安妮也好,《献给爱丽丝》还有《Victory》也好,开始慢慢在华国内扇动翅膀。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